/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3.2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2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2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第二节内容。本节概述了不论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还是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是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主要是在血管和心脏中循环流动,因此,血管作为运输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血液之所以能在循环管道中不停地流动,就是依靠心脏有节律地舒缩活动,因此,心脏是运输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要求掌握:心脏有四个腔,与四个腔分别相通的8条血管以及两组瓣膜及其作用。理解心脏的舒缩与心瓣膜活动以及血流关系是学好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人的心脏模型说出心脏各个腔的结构名称及与之相连的血管,描述心脏内血液的流动状况(重、难点)。 2. 通过观看视频,概述心脏跳动一次的过程,描述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房室瓣、动脉瓣的活动和血流关系,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重、难点)。 3. 研读教材资料,说出心率的概念以及心率的正常范围,树立保护心脏、增强珍爱生命的情感(难点)。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血管与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其相互适应性,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借助实验观察和结构分析,培养推理和分析能力,理解心脏与血管的生理机制。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探索心血管系统的奥秘。 社会责任:认识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心脏的结构; 心脏结构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心脏的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种类管壁管腔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动脉较厚小大快运输血液 心脏→全身静脉较薄大小慢运输血液 全身→心脏毛细血管非常薄极小极小最慢物质交换的场所
(二) 课前播放视频, 师:血液能在我们体内不停地流动,是身体的哪一个结构提供了动力? 生:心脏。 由此引入新课。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1、让学生蹦跳 30秒,使心跳加快,明显感受心脏的跳动,判断心脏的位置。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和完整的心脏,感受心脏的大小和形状。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大致和本人的拳头那么大。 2、分组实验——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小组之间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实验 问题: 1. 心脏包含哪几个腔?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2. 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互不相通,这有什么意义? 3. 比较心脏各腔室壁的厚度,尝试对其厚度的差异作出解释。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 心脏包含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2. 防止心脏左右两侧血液混合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效率 3. 左心室>右心室>心房. 心室是血液循环的起点,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而体循环比肺循环长,需要的动力大,所以左心室的比较厚,收缩有力。 3、阅读聚焦——心脏内的瓣膜是如何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瓣膜的种类、数量、位置、开口方向。找学生上台用教师自制教具演示瓣膜的工作原理。总结瓣膜导致的血液的流动方向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左: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血) 右: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静脉血) 4、扩展延伸 PPT展示问题,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进行验证并回答问题 (1)在上腔静脉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 肺动脉 (2)在肺静脉里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 主动脉 (3)在主动脉里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为什么? 主动脉,有瓣膜 (4)在肺动脉里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为什么? 肺动脉,有瓣膜 情景提问:利用出血状况不同应该在哪个位置止血? 【任务二:心率】 1、课件展示心率示意图,提问什么是心率?什么是心跳?健康成年的心率一般为多少?如何保持心脏健康? 2、播放视频,展示心脏的跳动过程,观察心脏四个腔的收缩和舒张的交替配合以及两种瓣膜的开闭状态。然后图片加文字总结心脏的跳动过程。 3、总结心脏的重要地位 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直观的感受、形象的图片判断心脏的位置。 通过记录填写实验记录表格,总结答案。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习题巩固】 1. 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B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2.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 B ) A.场所 B.动力 C.血液 D.原料 3. 现有一只新鲜的猪的心脏,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 A )。 A.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 4.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 D ) A.接受全身的血液 、 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 D.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三章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
课后作业 1.将水从主动脉灌入结构完整的猪心脏,将观察到水从( C )流出。 A.肺静脉 B.上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2.触摸颈动脉能感受到搏动,它搏动的动力源于某一结构的收缩和舒张,该结构是( B ) A.动脉 B.心脏 C.静脉 D.毛细血管 3.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C、B所示结构分别是( C ) A.左心房、左心室 B.右心房、右心室 C.右心房、左心室 D.左心房、右心室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知程度十分有限,在探究式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总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围绕教学目标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是很有必要的。教学中,也可以从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心脏的跳动引人,让学生畅谈自己对心脏要的认识和想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获取心脏的结构和猜测心脏功能的热情。课下可调查心脏病的有关资料,以拓展视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第三章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2课时)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济南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种类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较厚
小
大
快
运输血液
心脏→全身
较薄
大
小
慢
运输血液
全身→心脏
非常薄
极小
极小
最慢
物质交换的场所
静脉出血:近心端包扎。动脉出血:远心端包扎。
回顾旧知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人的心脏模型说出心脏各个腔的结构名称及与之相连的血管,描述心脏内血液的流动状况。
01
通过观看视频,概述心脏跳动一次的过程,描述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房室瓣、动脉瓣的活动和血流关系,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02
研读教材资料,说出心率的概念以及心率的正常范围,树立保护心脏、增强珍爱生命的情感。
03
难点
重、难点
重、难点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
阅读课本57-58页,完成导学案(3min)
结合分组实验,总结心脏形态及结构(2min)
结合图5.3-10,讨论心脏内的瓣膜是如何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3min)
课堂导入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探究新知
活动:原地调动30秒,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心跳,准确的说出心脏的位置。
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 ,
左右两肺之间。
左下方
大小:
大致和本人的拳头那么大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左心室
主动脉
主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肺静脉
肺动脉
右心室
肺动脉
上腔静脉
左心房
下腔静脉
上、下腔静脉
问 题
1.心脏包含哪几个腔?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房室瓣
动脉瓣
上房下室
左右相反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问 题
2. 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互不相通,这有什么意义?
左心室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肌肉壁
房室瓣
动脉瓣
上下通
左右封
防止心脏左右两侧血液混合
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效率
静脉血
动脉血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问 题
3. 比较心脏各腔室壁的厚度,尝试对其厚度的差异作出解释。
左心室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右心室>心房
心室是血液循环的起点,
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
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
而体循环比肺循环长,需要的动力大,所以左心室的比较厚,收缩有力。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阅读聚焦
心脏内的瓣膜是如何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推动着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左: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血)
右: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静脉血)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1)在上腔静脉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
(2)在肺静脉里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
(3)在主动脉里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为什么?
(4)在肺动脉里往里灌水,水从哪里流出?为什么?
肺动脉
主动脉
主动脉,有瓣膜
肺动脉,有瓣膜
拓展延伸
任务一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出血点
近心端
远心端
动脉出血:
按压 止血
静脉出血:
按压 止血
近心端
远心端
任务二 心率
心脏泵血的过程,俗称心跳。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作心率。
正常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
心率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可保持心脏健康
任务二 心率
为什么一次心跳中有“嘣、嘣”两种不同的声音?
任务二 心率
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一些,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并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
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
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
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任务二 心率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动,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血管能够保障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
心脏、血管和血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堂小结
心率
位置: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作心率。
心跳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
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
成人的心率, 正常一般为每分钟 60 ~ 100 次。
1. 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2.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 )
场所
B.动力
C.血液
D.原料
B
B
课堂练习
3. 现有一只新鲜的猪的心脏,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 )。
A.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
左心室壁心肌最发达
A
课堂练习
4.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 )
A.接受全身的血液 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 D.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
D
体循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