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3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3节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人体需要空气》第三节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本节无难点。但从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习惯,还要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科学方法,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和交流带来的愉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并能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难点)。 2.通过阅读教材的材料分析,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重、难点)。 3.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知道进行人工呼吸的重要性(难点) 。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生能够认识到呼吸系统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比较和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进行系统性思考; 科学探究: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并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其科学原理;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影响,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1、食物的热价是指1 g 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2、三大供能物质热价: 糖类和蛋白质:17.15 kJ/g。脂肪:38.91 kJ/g。 3、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和维持体温。 5、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参与补充和排出。 (二) 播放视频。 问题: 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为什么会出现? 丁达尔效应 光传播途中遇到微粒时,由于光波的波长大于微粒尺度而发生的散射现象。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教师:展示图片并总结,有害气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提问:结合日常生活,你能说出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空气质量? 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释放出的有害气体、燃料燃烧产生的污物。 提问:被污染的空气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答:①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②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教师总结: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大面积植树造林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任务二: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并分析课后问题 1.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答:①损害呼吸系统: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②导致癌症:肺癌等 ③损害人体的多种系统: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 ④危害他人的健康: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要大于吸烟者。 教师展示非吸烟者的肺和吸烟者的肺的对比照片,并总结“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并强调青少年应该拒绝吸烟、避免被动吸烟、宣传吸烟的危害。 2. 自2011 年1 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针对这项规定,谈谈你的认识。 答:保护公众健康:减少二手烟危害、保护青少年健康。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公共意识、改善公共环境。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推动控烟行动:政策支持、国际合作、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 播放“一氧化碳中毒”的视频,科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任务三: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展示一氧化碳中毒、溺水、触电图片,提问:120急救人员还未到达之前,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以上问题。 组内表达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人工呼吸:根据呼吸运动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模拟活动: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1. 使被救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并将其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2. 救护者将一手置于被救者的额部,另一手托起其下颌,使下颌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将纱布盖在被救者的口鼻上,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鼻孔。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张开口包住被救者的口唇,用力吹入。 4. 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口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0 ~ 12 次。吹气过程中,如果被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吹气而略有隆起,气体从口部排出, 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问题:1. 总结口对口吹气的操作要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技能。 答:口对口吹气的方法要领: 1.仰卧位、清口鼻、解衣领、松腰带 2.颈垫高、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3.深吸气、口包口、用力吹、防漏气 4.吹气停、松开鼻、细观察、不放弃 5.每分钟,16~18次。 是否有效的要领: 吹气时胸廓隆起,松开口鼻后有气体排出。 2. 对于因一氧化碳中毒或溺水而呼吸暂停的被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 煤气中毒的患者,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对于溺水的患者,要先把患者的呼吸道清理干净,再进行抢救。 3. 除了口对口吹气,你还知道哪些人工呼吸的方法?这些抢救措施的原理是否相同?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糖类的作用。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习题巩固】 1. 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源的是( D ) A、工业生产中的废弃排放 B、车辆、船的尾气 C、秸秆焚烧 D、动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 2.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有( D ) A、二氧化碳、焦油 B、尼古丁、二氧化碳、焦油 C、一氧化碳、焦油、二氧化碳 D、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D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植树造林 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4.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B ) A.人工降雨 B.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C.过滤空气 D.种草种树 5.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 D ) A.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B.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C.保证救者的安全 D.保持呼吸道通畅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人体需要空气 第二章 人体需要营养物质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烟雾污染、装修污染、汽车尾气、大风扬尘等。 二、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四、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课后作业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B ) A.感冒 B.哮喘 C肝炎 D沙眼 2.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以下几种( D ) A.工业生产排放 B.车辆船舶尾气- C.秸秆焚烧 D.以上都是 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宣传吸烟的危害,开展戒烟、限烟的健康教育活动。下列有关吸烟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长期吸烟导致肺癌发病率增高 B.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 C.孕妇如果长期吸烟,会诱发胎儿畸形 D.吸烟只对自己有害,对他人无害 4. 在一次模拟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中,不正确的急救施是( B ) A.让被救者仰卧,头后仰 B.不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就直接吹气 C.吹气时捏住被救者鼻孔 D.每分钟吹气次数为15~20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展示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图片资料和几种大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和亲友中的吸烟情况。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认识到工厂排放的废气、燃烧的垃圾、汽车尾气等都是大气污染的祸源,它们时刻袭击着我们的呼吸道和肺,使呼吸系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让学生特别关注大气污染问题,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教学后可以与班主任配合,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坚决不吸第一支烟的宣誓活动等深化本节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二章 人体需要空气
第三节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济南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回顾旧知
1、食物的热价是指 。
2、三大供能物质热价:
糖类和蛋白质: 脂肪:
3、呼吸作用反应式: 。
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用于 和 。
5、呼吸作用不断消耗 并产生 ,由 参与补充和排出。
1 g 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17.15 kJ/g
38.91 kJ/g
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维持体温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能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并能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1
通过阅读教材的材料分析,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
02
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知道进行人工呼吸的重要性。
03
难点
重、难点
重、难点
课堂导入
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为什么会出现?
回答下列问题:
观看视频
课堂导入
丁达尔效应
光传播途中遇到微粒时,由于光波的波长大于微粒尺度而发生的散射现象。
每一次呼吸,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悬浮微粒从我们的口鼻中进出。
阅读课本39-43页,完成导学案(3min)
结合教材,举例说出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2min)
结合资料分析,列举吸烟的危害及描述正确的人工呼吸方式(3min)
课堂导入
任务一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探究新知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有毒有害气体
固体颗粒物
结合日常生活,你能说出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空气质量?
任务一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生活垃圾释放出的有害气体
燃料燃烧产生的污物
任务一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被污染的空气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①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②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改善空气质量:
大面积植树造林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阅读聚焦
任务二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讨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控烟措施。
分析讨论
资料一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焦油是一种黑色黏稠物质,能够黏附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使黏膜分泌物增多,并抑制纤毛的运动,降低呼吸道的净化能力,从而引发相关疾病,甚至诱发癌症。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严重影响氧气运输,引起机体组织缺氧。尼古丁是一种味苦、可溶于水的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四肢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小板凝集等。它还作用于大脑中的神经细胞,让人产生愉悦感,同时产生依赖性。
任务二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讨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控烟措施。
分析讨论
资料二 全球192 个国家参与的一项研究显示,约40% 的儿童、35% 的女性非吸烟者和33% 的男性非吸烟者遭受过被动吸烟。被动吸烟者同样会受到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的危害,长时间被动吸烟会增加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孕期妇女被动吸烟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任务二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问 题
1.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①损害呼吸系统: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②导致癌症:肺癌等
③损害人体的多种系统: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
④危害他人的健康: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要大于吸烟者
任务二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非吸烟者的肺
吸烟者的肺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拒绝吸烟
避免被动吸烟
宣传吸烟的危害
任务二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问 题
2. 自2011 年1 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针对这项规定,谈谈你的认识。
保护公众健康:减少二手烟危害、保护青少年健康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公共意识、改善公共环境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推动控烟行动:政策支持、国际合作、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
任务二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中毒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120急救人员还未到达之前,你会怎么做呢?
一氧化碳中毒
溺水
触电
根据呼吸运动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人工呼吸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模拟活动
1. 使被救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并将其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2. 救护者将一手置于被救者的额部,另一手托起其下颌,使下颌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保持呼吸道通畅。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3. 将纱布盖在被救者的口鼻上,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鼻孔。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张开口包住被救者的口唇,用力吹入。
4. 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口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0 ~ 12 次。吹气过程中,如果被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吹气而略有隆起,气体从口部排出, 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问 题
1. 总结口对口吹气的操作要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技能。
口对口吹气的方法要领:
1.仰卧位、清口鼻、解衣领、松腰带
2.颈垫高、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3.深吸气、口包口、用力吹、防漏气
4.吹气停、松开鼻、细观察、不放弃
5.每分钟,16~18次。
是否有效的要领:
吹气时胸廓隆起,松开口鼻后有气体排出。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问 题
2. 对于因一氧化碳中毒或溺水而呼吸暂停的被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
煤气中毒的患者,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对于溺水的患者,要先把患者的呼吸道清理干净,再进行抢救。
任务三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问 题
3. 除了口对口吹气,你还知道哪些人工呼吸的方法?这些抢救措施的原理是否相同?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学习呼吸保健与急救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堂小结
因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垃圾
有效措施
根本措施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大面积植树造林
损害呼吸系统
损害神经系统
导致癌症
一只手捏鼻防漏气
另一只手托起下颌
口对口吹气见胸起
松开口鼻再次重复
2.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有( )
A、二氧化碳、焦油
B、尼古丁、二氧化碳、焦油
C、一氧化碳、焦油、二氧化碳
D、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
1. 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源的是( )
A、工业生产中的废弃排放
B、车辆、船的尾气
C、秸秆焚烧
D、动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
D
D
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植树造林
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有害物质污染环节
D
课堂练习
4.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C.过滤空气 D.种草种树
B
5.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 )
A.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B.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C.保证救者的安全
D.保持呼吸道通畅
D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