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章 人体需要排出代谢废物
第二节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济南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毛细血管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图5.4-4 尿液的形成示意图
含代谢废物的动脉血
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
原尿
尿液
回顾旧知
回顾旧知
一、肾小囊中的液体?成分?
二、肾小管中的液体?成分?
三、肾静脉与肾动脉相比:
( )( )( )减少,( )增加
四、肾小管病变,会使尿液中有( ),导致( )病。
五、血尿和蛋白尿的原因。
六、人体中尿素等废物含量最低的血管是?
七、尿液的排除顺序?
原尿
尿液
氧气
尿素
尿酸
二氧化碳
葡萄糖
糖尿
肾小球病变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水和无机盐、尿素尿酸
肾静脉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学习目标
通过皮肤模型的观察,说出皮肤的结构,结合生活体验,推测其对人体功能。
01
通过观察汗腺的结构,说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
02
解释人体如何通过汗液调节体温,认同皮肤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皮肤的卫生保健。
03
难点
重、难点
重、难点
课堂导入
炎热的夏天,小明运动后喝了大量的水,但他的排尿量却没有增加。这是怎么回事呢?
阅读课本80-82页,完成导学案(3min)
结合图5.4-7,说出皮肤的结构(2min)
总结人体如何通过汗液调节体温及如何做好皮肤的卫生保健(3min)
课堂导入
任务一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探究新知
皮肤覆盖在人体 ,与外界直接接触。皮肤是人体最大的 ,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约为 ,不同部位的皮肤在 上存在一定差异。
表面
器官
2 m2
厚度
任务一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表皮
真皮
毛发
皮脂腺
汗腺
角质层
生发层
血管
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
血管
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属于皮肤的附属结构。
观察思考
尝试辨认皮肤的结构
任务一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问题
1. 描述皮肤的结构。
表皮
真皮
角质层
生发层
血管
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胞排列紧密:
具有保护作用,
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产生的新细胞用于修复表皮
结缔组织
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靠近体表的角质层细胞已经死亡,它们成片脱落,形成皮屑。
任务一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问题
2. 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推测皮肤的功能。
皮肤
功能
保护
分泌、排泄
体温调节
感受
刺激
角质层真皮
真皮中的
感觉神经末梢
汗腺
血管
皮脂腺
汗腺
再生功能
生发层
任务一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问题
3.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含有脂肪酸,呈弱酸性,能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层膜。皮脂具有哪些作用?
锁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皮肤湿润光泽,防止干裂。
屏障防护:阻挡外界水分及部分物质大量进入,维持皮肤稳定。
抑菌抗感染: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发挥“自我净化”作用。
中和碱性伤害:缓冲碱性物质对皮肤的刺激,维护弱酸性环境。
1.我们脱落的“头皮屑”是哪个部位的细胞?这层细胞不断脱落而皮肤没有变薄,为什么?
2.有的人因为大面积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移植的皮肤至少应该带有皮肤的哪一层细胞?
3.有个词语是“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呢?
任务一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学以致用
角质层 因为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觉疼痛
真皮 因为真皮内含大量的血管
任务二 汗液由汗腺分泌并排出
分泌部
导管
汗
腺
体外
血液里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环境温度高:
环境温度低:
为什么天热的时候出汗多,天冷的时候出汗少?
外界温度 毛细血管 血流量 汗液量 热量散失量
高
低
扩张
增多
增多
增多
减少
减少
减少
收缩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之一
任务二 汗液由汗腺分泌并排出
小组讨论
1、汗液的组成:
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2、汗液的最终来源:
血液
3、汗液的形成过程:
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4、排汗的意义:
排出废物、调节体温
任务二 汗液由汗腺分泌并排出
5、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常大量出汗,这时他们应适当喝白开水还是淡盐水?为什么?
喝淡盐水好
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和无机盐
任务二 汗液由汗腺分泌并排出
1、加强皮肤的锻炼——日光照射、适当凉水冲澡
2、保持皮肤的清洁——经常洗澡,清除污垢
3、预防痤疮——温水、中性洗面液洗脸;
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如何保持皮肤健康?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堂小结
皮肤的结构
表 皮
真 皮: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
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附属物: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
汗腺
分泌部
导管
结构
排汗的意义: 调节体温、排出代谢废物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1、皮肤的结构不包括( )
A、表皮 B、真皮 C、皮下组织 D、生发层
2、人的手掌上的厚皮俗称“老茧”,其显著增厚的部分属于( )
A、生发层 B、角质层 C、皮下脂肪 D、真皮
3、皮肤擦伤后有血液流出,这是因为擦伤了( )内的血管。
A、角质层 B、生发层 C、表皮 D、真皮
4、电视做洁肤用品广告,广告词中都会谈及人体的皮肤经常与病菌接触。阻挡病菌侵入人体的结构是(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皮下脂肪 D、真皮
C
B
课堂练习
D
A
真皮中含血管和神经末梢
5、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
A、肺 B、皮肤 C、小肠 D、肝脏
6、皮肤烧伤而失去再生能力,至少伤到皮肤的( )
A、真皮的致密结缔组织
B、表皮下面的皮下组织
C、表皮的角质层
D、表皮的生发层
生发层可产生新细胞
B
课堂练习
D/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4.2 皮肤能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2节 皮肤能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分为“皮肤的结构”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两部分,主要讲述了形成汗液的器官--皮肤以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皮肤的附属物。由于皮肤在人体分布的位置与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多种功能,如保护、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分泌等。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是通过皮肤来完成的,因此安排在学习完皮肤后来讲述。 从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如:“夏天刚过,许多同学都发现自己的皮肤变黑了”,“皮肤破损了有时候能自己愈合”,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皮肤的结构”的学习,尽量借助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来辅助学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学习“皮肤的功能”时,应在理解皮肤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结合实际(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书上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并注意强调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如皮肤可以防止细菌侵人是因为皮肤最外面由数层已经角质化的细胞构成。关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从汗腺的结构入手,在了解汗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把微观内容变得形象和直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皮肤模型的观察,说出皮肤的结构,结合生活体验,推测其对人体功能(重、难点)。 2. 通过观察汗腺的结构,说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 (难点)。 3. 解释人体如何通过汗液调节体温,认同皮肤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皮肤的卫生保健(重、难点)。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统计常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学生能够理解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营养物质的分类、功能和来源,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比较和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对营养物质进行系统性思考; 科学探究: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提出关于营养与健康的问题,并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或调查活动来寻找答案;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皮肤的体温调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1、 2、 (二) 情景导入:炎热的夏天,小明运动后喝了大量的水,但他的排尿量却没有增加。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1.出示思考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图5.4-7 皮肤的结构开展讨论、交流。 (1)描述皮肤的结构。 (2)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推测皮肤的功能。 (3)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含有脂肪酸,呈弱酸性,能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层膜。皮脂具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表皮:①角质层: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②生发层:产生的新细胞用于修复表皮 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2)①保护:有角质层和真皮 ②再生功能:生发层 ③分泌排泄:皮脂腺和汗腺 ④调节体温:汗腺和血管 ⑤感受刺激:真皮中的感觉神经末梢 (3)锁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皮肤湿润光泽,防止干裂。 屏障防护:阻挡外界水分及部分物质大量进入,维持皮肤稳定。 抑菌抗感染: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发挥“自我净化”作用。 中和碱性伤害:缓冲碱性物质对皮肤的刺激,维护弱酸性环境。 2、情景设问 (1)我们脱落的“头皮屑”是哪个部位的细胞?这层细胞不断脱落而皮肤没有变薄,为什么? 答:角质层,因为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有的人因为大面积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移植的皮肤至少应该带有皮肤的哪一层细胞? 答: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觉疼痛 (3)有个词语是“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呢? 答:真皮,因为真皮内含大量的血管 【任务二:汗液由汗腺分泌并排出】 1. 在汗腺结构图中以闪烁动画的形式分别指示汗腺分泌部和导管的位置。 引导学生总结汗腺的结构: 汗腺: ①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由盘曲的细管构成,周围有毛细血管,分泌部细胞可吸收毛细血管中的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形成汗液。 ②导管:细长,开口于皮肤表面,是汗液排出的通道。 2.讲述汗腺分泌活动的强弱与外界温度的高低有关。 引导学生总结汗腺的分泌活动: 外界温度毛细血管血流量汗液量热量散失量高扩张增多增多增多低收缩减少减少减少
讨论:(1)汗液的组成: (2)汗液的最终来源: (3)汗液的形成过程: (4)排汗的意义: (5)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常大量出汗,这时他们应适当喝白开水还是淡盐水?为什么? 教师总结:(1)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2)血液。 (3)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4)排出废物、调节体温 (5)喝淡盐水好,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和无机盐 3、皮肤对人体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习惯,学会如何保持皮肤健康?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1)加强皮肤的锻炼——日光照射、适当凉水冲澡 (2)保持皮肤的清洁——经常洗澡,清除污垢 (3)预防痤疮——温水、中性洗面液洗脸;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习题巩固】 1、皮肤的结构不包括( C ) A、表皮 B、真皮 C、皮下组织 D、生发层 2、人的手掌上的厚皮俗称“老茧”,其显著增厚的部分属于( B ) A、生发层 B、角质层 C、皮下脂肪 D、真皮 3、皮肤擦伤后有血液流出,这是因为擦伤了( D )内的血管。 A、角质层 B、生发层 C、表皮 D、真皮 4、电视做洁肤用品广告,广告词中都会谈及人体的皮肤经常与病菌接触。阻挡病菌侵入人体的结构是( A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皮下脂肪 D、真皮 5、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B ) A、肺 B、皮肤 C、小肠 D、肝脏 6、皮肤烧伤而失去再生能力,至少伤到皮肤的( D ) A、真皮的致密结缔组织 B、表皮下面的皮下组织 C、表皮的角质层 D、表皮的生发层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四章 人体需要排出代谢废物 第二节 皮肤能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一、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二、汗液由汗腺分泌并排出 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课后作业 1.对于人体的皮肤,认识正确的是( D ) A.皮肤是组织而不是器官 B.皮肤由表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C.汗腺只能排出汗液,不具分泌作用 D.皮肤可以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2.排汗和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两种方式,汗液与尿液都含有的成分是( B ) A.水、无机盐、葡萄糖 B.水、尿素、无机盐 C.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D.水、尿素、二氧化碳 3.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某人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多少,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应适当补充淡盐水 B.运动时尿液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随汗液排出的水明显增多 C.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多于运动时 D.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通过呼气散失的水分增多
教学反思 本节利用图片和实验活动了解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动画演示了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效果很好。不足之处在于课外知识的补充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取舍,内容不宜过多,不要太专业化。关于“如何拥有健康的皮肤”的讨论,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材料或做一些调查,如一些化妆品广告和使用说明;常见皮肤疾病及预防措施等,利用这些材料展开讨论,更贴近生活,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