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2 10:36:3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1.3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3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材分析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使学生认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完成发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通过分析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让学生能正确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以及它们建立的过程,理解人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的条件反射与动物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的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搜救犬经过训练可以执行搜救任务,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反射的概念(重、难点)。 2.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描述反射弧的各部分分别具有哪些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重、难点)。 3. 解释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并联系生活举例说明,明确反射对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难点)。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统计常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学生能够理解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营养物质的分类、功能和来源,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比较和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对营养物质进行系统性思考; 科学探究: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提出关于营养与健康的问题,并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或调查活动来寻找答案;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射和反射弧; 【教学难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二)播放视频,关于搜救犬的培训视频。 问题: 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搜救犬为什么比普通犬更容易完成搜救任务? 答:训导员利用神经调节的原理训练出来的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观察膝跳反射实验。 (1)学生阅读实验要求。 (2)提醒学生注意: ①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 ②叩击时机: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 ③叩击力量:不一定要很大,但速度要快,叩击部位要准确。 (3)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 (4)提出问题: ①在实验中,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这对韧带来说是什么呢?什么是反射?实验中的反射叫什么反射? ②在受试者有意识控制膝盖的情况下,重复实验,反应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呢?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演示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动态路径图。 (6)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①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扣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这对韧带来说是一种刺激。小腿突然跳起是对这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叫做反射。实验中的这种反射叫做膝跳反射。 ②不能出现膝跳反射。说明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受高级中枢(大脑)控制。 (7)学生阅读教材,尝试解释膝跳反射的过程: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内)传人神经纤维——神经中枢(脊髓灰质)——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8)教师讲解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引导学生总结: ①反射弧: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②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③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如果反射弧的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 (9)课堂练习:如果某人车祸导致脊髓损伤,下肢瘫痪,此人还会存在该现象吗?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反射依靠其结构基础——反射弧才能完成,该病人下肢瘫痪,无完整的反射弧。 【任务二: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课件展示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提出问题: ①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②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③经过训练,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意义?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 ①吃食物流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反射,铃声和食物多次结合共同刺激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②铃声刺激和食物的多次结合。 ③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4)提问: ①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反射活动有哪些变化?属于什么反射活动? ②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 (5)学生回忆实验过程,依据实验记录讨论、交流后回答: ①先是给狗喂食物,狗跑过来吃,属非条件反射,在喂狗食物的同时用声音叫它,一段时间后,听到叫狗的声音,狗就会跑过来,属于条件反射。 ②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6)我们学习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把它们的区别填写在下表中: 区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过程神经中枢神经联系适应范围举例联系
(7)学生独立思考,填写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比较表,教师引导总结。 (8)提出问题: 吃梅子分泌唾液、看见梅子分泌唾液、谈论梅子分泌唾液?请同学们思考后,谈谈你们的想法? 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习题巩固】 1.右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2.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 ) A.谈虎色变 B.眨眼反射 C.缩手反射 D.听到铃声进教室 3.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但当他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根据图片,此人受伤的部位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第三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感受器 → 传入神经纤维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纤维 → 效应器 二、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课后作业 1.附中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探究膝跳反射时,发现完成膝跳反射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A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①→③→④ C.②→①→③→④→⑤ D.⑤→④→③→①→② 2.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A.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感受器是角膜 B.这种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这一反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从反射类型上看,属于简单反射 3.小明被仙人掌上的刺扎到手,产生缩手反射,然后感觉到痛。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①是感受器,是形成痛觉的部位 B.②和④分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③是神经中枢,此处不能产生感觉 D.若⑤处受到损伤,则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感觉到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由反射弧来完成;理解了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知道了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明确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以及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学会了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第三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六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济南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回顾旧知
大脑
小脑
脑干
灰质
白质
脊神经
脊椎骨
回顾旧知
位置 功能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灰质:大脑皮层
白质:大脑皮层以内
脑干背侧,
大脑的后下方
位于大脑下方
灰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结构 位置 组成 功能
灰质
白质
脊髓中央(蝴蝶形)
外周
神经元胞体,有许多低级神经中枢
神经纤维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如排尿、排便等
传导神经冲动
学习目标
搜救犬经过训练可以执行搜救任务,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反射的概念。
01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描述反射弧的各部分分别具有哪些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
02
解释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并联系生活举例说明,明确反射对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03
难点
重、难点
重、难点
课堂导入
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搜救犬为什么比普通犬更容易完成搜救任务?
回答下列问题:
观看视频
训导员利用神经调节的原理训练出来的
阅读课本103-107页,完成导学案(3min)
结合“观察膝跳反射”分组实验,明确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min)
结合巴甫洛夫实验,总结反射的类型(3min)
课堂导入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探究新知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动物对环境刺激具有规律性反应
“反射”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眨眼反射
搜救犬识别目标
排尿排便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含羞草合拢叶片
草履虫趋利避害
应激性
不是,因为无神经系统参与
一下现象属于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观察膝跳反射
分组实验
目的要求
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认识反射现象。
材料器具
橡皮锤。
方法步骤
1. 两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实验。
2. 受试者坐在凳子上,将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全身放松。
3. 实验者用橡皮锤快速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注意观察受试者小腿的反应(图6.1-11)。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问题
1. 叩击韧带时,小腿会出现什么反应?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说明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
普遍存在
快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小腿会突然跳起,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问题
2. 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腿部肌肉,上述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
如果有意识地绷紧腿部肌肉,上述膝跳反射会减弱甚至消失。
说明该反应被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控制
3. 如果某人车祸导致脊髓损伤,下肢瘫痪,此人还会存在该现象吗?
不会
反射依靠其结构基础——反射弧才能完成,该病人下肢瘫痪,无完整的反射弧。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1
4
2
3
5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
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接收神经冲动,分析、综合、处理后传至传出神经
接受到指令,做出收缩反应,带动小腿向前跳动
传导神经冲动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及各自的功能?
传导神经冲动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感受器 → 传入神经纤维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纤维 → 效应器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导的途径又是怎么样的?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出现障碍,反射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如何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1)出入神经上含有神经节
(2)脊髓灰质“细进粗出”
(3)神经元胞体传递方向
(4)神经冲动传递方向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任务一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为何有意识地控制腿部肌肉,不会出现膝跳反射?为什么有人受伤后无法掌控自己的膝跳反射?
上行神经纤维
下行神经纤维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脊髓(低级神经中枢)
控制
下行神经纤维
无感觉,有反应
产生感觉
有感觉,无法控制
有感觉,无反应
任务二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
分析讨论
给狗喂食,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大量唾液
摇铃,铃声刺激没有使狗分泌唾液
每次喂狗前先摇铃, 如此重复多次
一段时间后,只要摇铃,即使不喂食,狗也会分泌大量唾液
非条件反射
生下了就会
条件反射
铃声和食物多次结合共同刺激形成
任务二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区别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神经联系
适应范围
举例
联系 生来就有
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等
固定,不消退
受很大的限制
后天学习(生活经验积累)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暂时的,可消退
范围广大
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复杂)反射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闻鸡起舞、老马识途等
任务二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的故事
非条件反射
吃梅子
分泌唾液
看见梅子
分泌唾液
谈论梅子
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小组讨论
酸味
刺激
味觉
感受器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外貌
刺激
视觉
感受器

唾液腺
唾液
语言
刺激
听觉
感受器

唾液腺
唾液
任务二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相关链接
巴甫洛夫将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是现实的具体信号,如声、光、味等,这类信号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如语言和文字等,这类信号需要语言中枢进行分析、综合和处理。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任务二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维持内环境稳态,规避外界伤害
神经调节具有反应迅速、作用部位准确等特点,能够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快速而精准的反应。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堂小结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弧模式图:
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的
复杂的反射:后天学习而来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出
现障碍,反射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
1.右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
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D
课堂练习
2.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谈虎色变 B.眨眼反射 C.缩手反射 D.听到铃声进教室
3.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但当他
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根据图片,此人受伤的部
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A
课堂练习
A
传入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为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