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3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3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2 10:42:2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3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导学案)
1. 通过阅读教材,能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并能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难点)。
2. 通过阅读教材的材料分析,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 (重、难点)。
3. 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知道进行人工呼吸的重要性(难点)。
【学习重点】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学习难点】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1.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有些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引发 、支气管 等呼吸道疾病。有些颗粒物还会成为病毒和细菌的 ,增加 疾病的传播风险。
,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而 也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吸烟容易损害 ,吸烟的人容易咳嗽,易患支气管炎、 等呼吸道疾病。吸烟对于人体 、 系统、 系统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吸烟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也会对 的健康造成影响。
青少年不仅要 、 ,还要向他人 。
3.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是根据 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 ,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一、阅读聚焦→被污染的空气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二、分析讨论
【讨论】1. 1.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讨论】2.自2011 年1 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针对这项规定,谈谈你的认识。
【讨论】3. 钙在人体中最重要的作用及缺乏症?
三、模拟活动——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1.总结口对口吹气的操作要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技能。
2. 对于因一氧化碳中毒或溺水而呼吸暂停的被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3. 除了口对口吹气,你还知道哪些人工呼吸的方法?这些抢救措施的原理是否相同?
1.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②住在新装修的家中,只要保持通风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③在重污染天气锻炼身体,要以室内运动为主。若需进行户外运动,则需避开车流高峰时段或适当减少运动量等
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吸烟危害健康。李大爷是位有几十年吸烟史的老烟民,他最近老感觉有痰却吐不出。这是因为吸烟造成(  )
A.呼吸道不通畅
B.气管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受阻
C.呼吸肌受损无力
D.肺功能受抑制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00多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吸烟对肺的危害很大
B.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少量清除烟雾中的尼古丁
D.烟雾进入吸烟者的肺部的过程: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4.如图所示,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的正确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②打120电话③口对口吹气④清除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5.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做人工呼吸前,首先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
C.进行心肺复苏,并配合人工呼吸
D.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人工呼吸,再做2次心脏按压,交替反复进行
【强记口诀】
口对口吹气的方法要领
1.仰卧位、清口鼻、解衣领、松腰带
2.颈垫高、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3.深吸气、口包口、用力吹、防漏气
4.吹气停、松开鼻、细观察、不放弃
5.每分钟,16~18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3 关注呼吸保健与急救(导学案)
1. 通过阅读教材,能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并能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难点)。
2. 通过阅读教材的材料分析,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 (重、难点)。
3. 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知道进行人工呼吸的重要性(难点)。
【学习重点】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学习难点】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1.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有些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引发 支气管炎 、支气管 哮喘 等呼吸道疾病。有些颗粒物还会成为病毒和细菌的 载体 ,增加 呼吸道 疾病的传播风险。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而 大面积植树造林 也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吸烟容易损害 呼吸系统 ,吸烟的人容易咳嗽,易患支气管炎、 肺气肿 等呼吸道疾病。吸烟对于人体 神经系统 、 生殖 系统、 循环 系统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吸烟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也会对 他人 的健康造成影响。
青少年不仅要拒绝吸烟、避免被动吸烟,还要向他人宣传吸烟的危害。
3.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一、阅读聚焦→被污染的空气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①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②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大面积植树造林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二、分析讨论
【讨论】1. 1.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①损害呼吸系统: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②导致癌症:肺癌等
③损害人体的多种系统: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
④危害他人的健康:被动吸烟者受到的伤害要大于吸烟者
【讨论】2.自2011 年1 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针对这项规定,谈谈你的认识。
保护公众健康:减少二手烟危害、保护青少年健康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公共意识、改善公共环境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推动控烟行动:政策支持、国际合作、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
【讨论】3. 钙在人体中最重要的作用及缺乏症?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三、模拟活动——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1. 1. 总结口对口吹气的操作要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技能。
口对口吹气的方法要领:
1.仰卧位、清口鼻、解衣领、松腰带
2.颈垫高、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3.深吸气、口包口、用力吹、防漏气
4.吹气停、松开鼻、细观察、不放弃
5.每分钟,16~18次。
是否有效的要领:
吹气时胸廓隆起,松开口鼻后有气体排出。
2. 对于因一氧化碳中毒或溺水而呼吸暂停的被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
煤气中毒的患者,先要把人带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再进行抢救;
对于溺水的患者,要先把患者的呼吸道清理干净,再进行抢救。
3. 除了口对口吹气,你还知道哪些人工呼吸的方法?这些抢救措施的原理是否相同?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口对鼻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原理相同,都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1.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②住在新装修的家中,只要保持通风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③在重污染天气锻炼身体,要以室内运动为主。若需进行户外运动,则需避开车流高峰时段或适当减少运动量等
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分析】1.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减轻空气污的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就要从源头上把污染刹住,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详解】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但不是根本措施。绿色植物可以吸附和吸收一些有害气体,阻滞和吸附灰尘等,但无法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物的产生,①错误。
②新装修的家中可能存在甲醛、苯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虽然保持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其影响。特别是在装修材料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高峰期,即使保持通风也可能无法将室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到安全水平。因此,住在新装修的家中,仅仅保持通风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影响身体健康,②错误。
③在重污染天气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锻炼身体时应以室内运动为主,避免在室外吸入过多的污染物。若需进行户外运动,则需避开车流高峰时段或适当减少运动量等,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量,③正确。
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同时,这些有毒物质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其他器官和组织,引起其他系统疾病。因此,大气中的有毒物质确实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④正确。
可见,③④正确,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吸烟危害健康。李大爷是位有几十年吸烟史的老烟民,他最近老感觉有痰却吐不出。这是因为吸烟造成(  )
A.呼吸道不通畅
B.气管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受阻
C.呼吸肌受损无力
D.肺功能受抑制
【答案】B
【分析】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气管和支气管都有分泌黏液和纤毛摆动清除异物的功能。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的黏膜分泌功能降低,同时呼吸道的纤毛也会受损,受到抑制,不能将呼吸道的黏液清除出去,B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00多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吸烟对肺的危害很大
B.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少量清除烟雾中的尼古丁
D.烟雾进入吸烟者的肺部的过程: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答案】C
【分析】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因此,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详解】A.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吸烟会对青少年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肺的危害很大,会影响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导致肺活量下降等。所以青少年吸烟对肺的危害很大,故A正确。
B.香烟燃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呼吸系统后,会刺激和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同时,长期吸烟还可能诱发肺癌,因为香烟中的致癌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癌变。所以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故B正确。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但它不能清除烟雾中的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无法有效清除它,故C错误。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当烟雾进入吸烟者的肺部时,其过程为: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D正确。
故选C。
4.如图所示,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的正确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②打120电话③口对口吹气④清除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C
【分析】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所以应采取的措施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做人工呼吸前,首先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
C.进行心肺复苏,并配合人工呼吸
D.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人工呼吸,再做2次心脏按压,交替反复进行
【答案】D
【分析】若出现溺水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详解】A.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A正确。
B.实施人工呼吸前,应该使被救者仰卧,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使呼吸道畅通,有利于空气的进入,B正确。
C.当溺水者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C正确。
D.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反复进行,D错误。
故选D。
【强记口诀】
口对口吹气的方法要领
1.仰卧位、清口鼻、解衣领、松腰带
2.颈垫高、压额头、捏鼻孔、抬下颌
3.深吸气、口包口、用力吹、防漏气
4.吹气停、松开鼻、细观察、不放弃
5.每分钟,16~18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