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4.1 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 第2课时 (导学案)
1.通过学习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尿液形成的详细过程,并对比成分的变化(重、难点)。
2.通过学习尿液的形成,解释医生经常告诉病人要多喝水,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难点)。
3.尿液的排出对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有什么意义?(重、难点)。
【学习重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的排除过程;
【学习难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滤过作用。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当一个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红细胞和蛋白质进入尿液,患者不仅出现血尿和蛋白尿,而且尿量增加,同时还会伴有发热、水肿等症状。
4.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一、分析讨论→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探究】
出示思考讨论题:
(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异同
原尿和血浆中都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不同点是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3)尿液的成分和原尿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尿液中水的含量比原尿少,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的含量比原尿高。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4)研究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上存在差异。肾小管有一个区段的细胞表面有微小的绒毛,细胞的呼吸作用旺盛,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其表面的微绒毛显著增加了重吸收面积,而旺盛的呼吸作用重吸收作用提供能量,从而高效重吸收葡萄糖等,维持内环境稳态。
二、相关链接——血尿与蛋白尿
【讨论】1.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胞,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肾小球
【讨论】2.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葡萄糖,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肾小囊
三、小组合作——血尿与蛋白尿
【讨论】1.健康成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80 L,为什么排出的尿液只约1.5 L?
在形成尿液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回血液,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讨论】2.有人认为“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原因是什么?
尿液的生成是肾脏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共同完成的连续生理功能。
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可暂时储存尿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进行排尿。
【讨论】3. 排尿的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肾脏?
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每天喝适量的开水;及时排尿、不憋尿;不暴食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不暴饮啤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乱用药
1.人体的尿液主要是在哪个器官内形成( )
A.膀胱 B.肾脏 C.尿道 D.输尿管
【答案】B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因此,尿液形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详解】A.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当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后,会暂时储存在这里,直到达到一定的量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但膀胱并不参与尿液的形成过程,A错误。
B.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在肾脏中,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具体来说,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
C.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它并不参与尿液的形成过程,C错误。
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中储存,它同样不参与尿液的形成,D错误。
故选B。
2.(2025·宁夏吴忠·一模)人体一昼夜形成的尿液大约1.5L,那么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肾脏 B.膀胱 C.尿道 D.肾单位
【答案】D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液最终从尿道排出体外。
【详解】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液最终从尿道排出体外。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有高达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 )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D
【分析】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详解】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⑤肾小管,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2024·河南平顶山·三模)大量食用红肉火龙果后,人的尿液通常呈现红色。这是因为红肉火龙果含有的甜菜红素难以被人体分解,最终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甜菜红素在人体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B.随着血液循环经过心脏的四个腔
C.原尿中含有甜菜红素
D.不会随着血液循环经过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D
【分析】红肉火龙果中含有甜菜红素是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到达肾脏,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进入血到肾小囊内,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但是甜菜红素未重吸收回到血液,而是随尿液排出体外。
【详解】A.红肉火龙果中含有的甜菜红素属于小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由消化道壁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故A正确。
B.甜菜红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会随着血液循环经过心脏的四个腔,故B正确。
C.甜菜红素难以被人体分解,最终随尿液排出,在形成原尿的过程中,血液中的甜菜红素会进入原尿,故C正确。
D.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会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甜菜红素会随着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故D错误。
故选D。
5.(2025·山东济南·一模)下表是某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液体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血浆 7.5 0.1 0.02 0.9
原尿 0.15 0.1 0.02 0.9
尿液 0.1 0 1.8 1.1
A.该成年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尿素和无机盐
D.尿液中尿素、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
【答案】D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A.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该成年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A正确。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全部重吸收,因此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正确。
C.血浆的成分有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原尿的成分有葡萄糖、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尿液的成分有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尿素和无机盐,C正确。
D.尿液中尿素、无机盐含量增高的主要是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是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D错误。
故选D。
【强记口诀】
“尿液的形成”巧记口诀:
小球滤过囊成原,血球蛋白留血间;
小管重吸收回返,糖水盐归血循环;
尿素残水盐相伴,流成尿液排身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4.1 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 第1课时 (导学案)
1.通过观察动物肾脏解刨实验,了解肾脏的位置,正确识别肾脏的构成(重、难点)。
2.通过分析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明确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难点)。
3.通过分析肾脏结构,描述肾单位的构成,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观念(重、难点)。
【学习重点】
肾的结构;
肾单位结构;
【学习难点】
肾单位结构;
1.肾脏位于腹腔 、腰部脊柱的 , 各一个。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能将人体内 、 和 等过滤出来。
2.每个肾脏由 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 基本单位。
3.肾单位由 和 组成。 分布在肾皮质,由 和包在它外面的 组成。
4.肾小球是一个 ,肾小囊是由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囊状结构,两层壁之间的 与肾小管腔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 。
一、演示实验→观察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方法步骤
1. 将一个完整的肾脏放置于解剖盘中,观察它的外部形态。
2. 将解剖刀由输尿管伸入肾盂,把肾脏纵向剖开,用清水将剖面冲洗干净。
3. 观察肾脏剖面由边缘到内部的颜色。
4. 用放大镜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
【探究】
1. 观察边填写下表:
分布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髓质
肾盂
2.描述肾脏的形态特征。
3. 对比新鲜肾脏肾皮质与肾髓质的颜色。
二、合作讨论
【讨论】1. 肾小体和肾单位各由什么组成的
【讨论】2. 肾小球是什么结构
【讨论】3. 肾小球与肾小囊有什么位置关系
【讨论】4. 肾小体、肾小管和肾单位各分布在肾的什么部位
【讨论】5.血液在肾单位中是怎样流动的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图中的( )
A. B.
C. D.
2.肾单位主要由哪些结构构成( )
A.肾小体和肾小囊 B.肾小管和肾小囊
C.肾小球和肾小管 D.肾小体和肾小管
3.图是某同学绘制的肾单位组成图,其中乙和①分别表示( )
A.肾小体、肾小囊 B.肾小管、肾小体
C.肾小体、肾小管 D.肾小管、肾小囊
4.在肾脏的结构中,有一处毛细血管,两端都是动脉血管;有一条动脉血管,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它们分别是( )
A.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动脉
B.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入球小动脉
【强记口诀】
肾单位结构巧记口诀:
肾单位:肾单位,是基础,皮质髓质肾盂分。
肾小体:肾小体,皮质中,肾小球囊两部分。
肾小球:肾小球,血管球,入球动脉分毛细。
肾小囊:肾小囊,双层壁,内外两层腔相通。
肾小管:肾小管,细且长,皮质髓质分布广。
血液流动方向巧记口诀:
入球小动脉:肾动脉,分入球,血液进入肾小球。
肾小球:肾小球,毛细网,滤过作用在此行。
出球小动脉:出球动脉,汇毛细,血液流出肾小球。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出球动脉,再分支,肾小管旁毛细网。
肾静脉:毛细血管,汇成网,最终流入肾静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4.1 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 第1课时 (导学案)
1.通过观察动物肾脏解刨实验,了解肾脏的位置,正确识别肾脏的构成(重、难点)。
2.通过分析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明确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难点)。
3.通过分析肾脏结构,描述肾单位的构成,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观念(重、难点)。
【学习重点】
肾的结构;
肾单位结构;
【学习难点】
肾单位结构;
1.肾脏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能将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过滤出来。
2.每个肾脏由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肾皮质,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
4.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肾小囊是由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囊状结构,两层壁之间的肾小囊腔与肾小管腔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一、演示实验→观察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方法步骤
1. 将一个完整的肾脏放置于解剖盘中,观察它的外部形态。
2. 将解剖刀由输尿管伸入肾盂,把肾脏纵向剖开,用清水将剖面冲洗干净。
3. 观察肾脏剖面由边缘到内部的颜色。
4. 用放大镜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
【探究】
1. 观察边填写下表:
分布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外周 颜色较深,毛细血管丰富
髓质 内侧 颜色较浅
肾盂 肾脏中央的空腔 中央的空腔
2.描述肾脏的形态特征。
肾脏的形状:形似蚕豆,前后略扁 表面光滑,呈红褐色
3. 对比新鲜肾脏肾皮质与肾髓质的颜色。
肾皮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肾皮质部分比肾髓质部分颜色深。
二、合作讨论
【讨论】1. 肾小体和肾单位各由什么组成的
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小球和包在外面的肾小囊组成。
【讨论】2. 肾小球是什么结构
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又汇成出球小动脉。
【讨论】3. 肾小球与肾小囊有什么位置关系
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状结构包裹着肾小球, 肾小囊两层之间的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讨论】4. 肾小体、肾小管和肾单位各分布在肾的什么部位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分布在皮质和髓质,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讨论】5.血液在肾单位中是怎样流动的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详解】泌尿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尿液和排出尿液。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图中A为脑,B心脏,C为肝脏,D肾脏,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肾单位主要由哪些结构构成( )
A.肾小体和肾小囊 B.肾小管和肾小囊
C.肾小球和肾小管 D.肾小体和肾小管
【答案】D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大约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图是某同学绘制的肾单位组成图,其中乙和①分别表示( )
A.肾小体、肾小囊 B.肾小管、肾小体
C.肾小体、肾小管 D.肾小管、肾小囊
【答案】D
【分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详解】由分析可知,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其中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了肾小体,甲是肾小体,乙是肾小管,①是肾小囊,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肾脏的结构中,有一处毛细血管,两端都是动脉血管;有一条动脉血管,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它们分别是( )
A.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动脉
B.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
C.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入球小动脉
【答案】C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详解】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包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因此,两端都是动脉血管的毛细血管是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相连,因此,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动脉是出球小动脉,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强记口诀】
肾单位结构巧记口诀:
肾单位:肾单位,是基础,皮质髓质肾盂分。
肾小体:肾小体,皮质中,肾小球囊两部分。
肾小球:肾小球,血管球,入球动脉分毛细。
肾小囊:肾小囊,双层壁,内外两层腔相通。
肾小管:肾小管,细且长,皮质髓质分布广。
血液流动方向巧记口诀:
入球小动脉:肾动脉,分入球,血液进入肾小球。
肾小球:肾小球,毛细网,滤过作用在此行。
出球小动脉:出球动脉,汇毛细,血液流出肾小球。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出球动脉,再分支,肾小管旁毛细网。
肾静脉:毛细血管,汇成网,最终流入肾静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4.1 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 第2课时 (导学案)
1.通过学习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尿液形成的详细过程,并对比成分的变化(重、难点)。
2.通过学习尿液的形成,解释医生经常告诉病人要多喝水,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难点)。
3.尿液的排出对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有什么意义?(重、难点)。
【学习重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的排除过程;
【学习难点】
尿液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 。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 和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 、 、 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 中,形成 。
2.肾小管具有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 和 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 ;剩下的物质,如 、一部分 和 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 。
3.当一个人患急性 时,肾小球的 增大,导致 和 进入尿液,患者不仅出现血尿和蛋白尿,而且尿量增加,同时还会伴有发热、水肿等症状。
4. 、 、 和 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一、分析讨论→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探究】
出示思考讨论题:
(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异同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3)尿液的成分和原尿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4)研究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上存在差异。肾小管有一个区段的细胞表面有微小的绒毛,细胞的呼吸作用旺盛,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二、相关链接——血尿与蛋白尿
【讨论】1.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胞,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讨论】2.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葡萄糖,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三、小组合作——血尿与蛋白尿
【讨论】1.健康成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80 L,为什么排出的尿液只约1.5 L?
【讨论】2.有人认为“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3. 排尿的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肾脏?
1.人体的尿液主要是在哪个器官内形成( )
A.膀胱 B.肾脏 C.尿道 D.输尿管
2.(2025·宁夏吴忠·一模)人体一昼夜形成的尿液大约1.5L,那么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肾脏 B.膀胱 C.尿道 D.肾单位
3.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有高达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 )
A.② B.③ C.④ D.⑤
4.(2024·河南平顶山·三模)大量食用红肉火龙果后,人的尿液通常呈现红色。这是因为红肉火龙果含有的甜菜红素难以被人体分解,最终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甜菜红素在人体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B.随着血液循环经过心脏的四个腔
C.原尿中含有甜菜红素
D.不会随着血液循环经过肺部毛细血管
5.(2025·山东济南·一模)下表是某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液体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血浆 7.5 0.1 0.02 0.9
原尿 0.15 0.1 0.02 0.9
尿液 0.1 0 1.8 1.1
A.该成年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尿素和无机盐
D.尿液中尿素、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
【强记口诀】
“尿液的形成”巧记口诀:
小球滤过囊成原,血球蛋白留血间;
小管重吸收回返,糖水盐归血循环;
尿素残水盐相伴,流成尿液排身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