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体液免疫》教学课件(共24张PPT2个视频)-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4.2.1《体液免疫》教学课件(共24张PPT2个视频)-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4 08:5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第1课时
体液免疫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病程可有缓解和发作交替进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减少等,本病大多见于年轻女性。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5%,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观察表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1.为什么自身的抗体会“调转枪口”,攻击自己的肾脏和关节呢?
情境导入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
免疫细胞
识别
识别
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的一组蛋白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有各自的身份标签——抗原决定簇,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出来。
识别“己方”
识别“敌方”
病毒或细菌
身份标签
人体细胞
身份标签
人类的MHC也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识别原理
1
受体
免疫细胞
识别
识别
病毒或细菌
身份标签
人体细胞
身份标签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识别工具
2
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只能识别抗原分子的一部分肽段,而且这部分肽段往往藏在抗原分子的内部。
因此抗原蛋白必须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吞噬细胞将消化处理后的肽段夹持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上,形成抗原-MHC复合体,T淋巴细胞才能够识别。
吞噬细胞
MHC
经过消化处理的抗原肽段
抗原-MHC复合体
吞噬细胞
T细胞
T淋巴细胞受体
处理过的抗原肽段
抗原-MHC复合体
或其他的
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
T细胞
都有很多种
淋巴细胞具有特异性。抗原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带有不同的抗原分子。
无论是B淋巴细胞还是T淋巴细胞,都会因细胞表面受体种类不同而有千千万万种。
这些细胞是如何来“作战”的呢?
为研究方便,人为将它们的“作战”方式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对像:内环境中(细胞外)的病原体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
思考1
观看视频。
各小组展开自由讨论,利用提供的教学模具,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图,用粉笔画出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派出小组代表展示模型图。
小组活动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结合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模型建构(图解)
1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片,用话剧(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体液免疫中信号传递的过程。
信号接力赛
细胞功能探究
2
细胞功能探究
2
免疫细胞功能刮刮乐
抗原呈递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摄取、加工处理外来抗原
骨髓造血干细胞
B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接收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信号,分泌细胞因子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接收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信号,分泌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B细胞
保留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可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
浆细胞
B细胞
合成并分泌大量特异性抗体
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结合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3.形成的记忆B细胞有什么作用呢?
基本过程(图解)
1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结合
病原体
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摄取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记忆B细胞
基本过程(图解)
1
次接触 抗原时, 细胞快速作出的免疫应答。
相同
记忆

比初次反应更快速、更强烈、抗体更多。
特点
迅速
增殖分化
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B细胞
相同抗原
接触
概念
二次免疫应答及特点
2
1.判断正误
(1)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
(2)浆细胞会在抗原的直接刺激下,产生和分泌抗体(  )
×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所以抗原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  )
×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来自记忆B细胞和B细胞。
2.(2025·邯郸高二期中)MHC分子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蛋白质,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及MHC分子发挥效应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表达出MHC分子需
要经历转录、翻译过程
B.MHC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复合
体可能有利于抗原的呈递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D.该病原体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记忆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D错误。
3.(2024·安顺高二检测)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的作用,取若干只实验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小鼠分组 A组 B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甲
隔一段时间再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A.可以通过检测小鼠体内抗体数量来确定是否有免疫应答
B.再次注射抗原后,A组小鼠体内有大量抗体,B组小鼠没有抗体
C.再次注射抗原后,A组小鼠体内抗原甲的抗体比B组高
D.如果实验小鼠之前都接触过抗原甲,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课堂小结
课下作业
基础任务:绘制体液免疫流程图
实践任务:写一篇科普短文《疫苗如何激活体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