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狼藉(jí) 秀颀(qí) 情郁于中(yú)
B.鲜腴(yú) 俯瞰(kàn) 连绵不断(mián)
C.恹恹(yān) 凋谢(tiáo) 触目伤怀(chù)
D.差使(chā) 濒临(bīn) 纵横决荡(hé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迎春花开放,春天悄然到来,希望开始在每个人心中潜滋暗长。
B.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张目结舌,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C.拿到试卷,王立同学对着那几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D.这边看,远山连绵不断,恰似一条长龙飞向天边;那边看,群山重叠,层峰累累,犹如海涛奔腾,巨浪排空。
3.下列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①“梦想”号大洋钻探船长达179.8米左右,可连续在海上工作120天。②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具备11 000米超深水钻探能力的钻探船。③不仅“梦想”号钻探能力强,还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实验室。④2024年11月17日,它正式交付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
A.① B.② C.③ D.④
4.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8分)
(1)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2)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5)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直抒胸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红岩》“绣红旗”的场面,回答问题。(4分)
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
“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一颗金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对,就这么绣。”
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与祖国。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热血沸腾着,把坚贞的爱,把欢乐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1)《红岩》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重庆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事迹,集中笔墨描写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__ ________和__________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的故事。(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地名)(2分)
(2)简要分析“绣红旗”场景表现了革命先烈们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邻居小明即将步入八年级。作为好朋友,你想结合自己的经验帮助他更好地迎接八年级的生活。(8分)
(1)【坚定目标】请你将下面的句子准确、工整地抄写在书签上送给他。(1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指点迷津】小明写作时经常无话可说,他为此感到苦恼。请你分享两点自己的写作经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食建议】小明有些挑食,请你根据下图,给出两条饮食建议。(2分)
建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食用奶类、豆类食物;④常吃鱼、禽、蛋和瘦肉,荤素搭配,均衡膳食。(答出两点即可)
(4)【送出鼓励】请你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写一段激励的话送给小明。(不少于60字)(3分)
小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古诗词鉴赏(5分)
题江湖伟观
刘 黻①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②,千年王气到钱塘③。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释】①刘黻(fú):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此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题目中的“江湖”,指钱塘江、钱塘湖。②魏阙:高大的楼观,代指朝廷。③钱塘:临安的别称。
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柳残、荷老、客孤,从物到人,给人以孤独哀伤之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用“万井人烟”“千年王气”写出南宋朝廷统治下临安的太平景象,表达诗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C.尾联中“北望中原在何所”表达出诗人对故土收复无望的迷茫与哀痛。
D.诗歌描绘的临安城有荒凉之景,也有繁华之象,隐含着诗人对南宋朝廷安于现状的讽刺和不满,突出其忧国伤己的情怀。
8.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江远归舟动夕阳”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材料一】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材料二】
上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①。”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如其请,赐之死。”麦术丁②力赞其决,遂可其奏。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③,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④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⑤。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节选自《文天祥从容就义》)
【材料三】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⑥《寒菊》)
【注释】①枢密:枢密使,古代官名。②麦术丁:人名,元朝参知政事。③自赞:自我表白。④庶几:差不多。⑤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⑥郑思肖: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勇冠三军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往送之门,戒之曰
C.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帝感其诚
D.居天下之广居 面山而居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朗读有助于了解文意,体悟感情。材料二中“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应该用下列哪种语气来读?请说明理由。(3分)
A.平淡 B. 祈使 C. 反问 D.坚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材料说说文天祥为什么能够被称为“大丈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上述三则材料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内涵“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写作手法上三则材料都各具特色,请从中任选一则分析其手法及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重大事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焦点。此次申遗的成功,不仅是对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有力见证和高度认可,更是中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一次辉煌亮相。
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居世界第一。春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人们在岁末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祭祀众神和祖先,感谢恩赐,祈求来年丰收。腊祭的活动年复一年,逐渐发展为春节。在早期,“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已在上古三代以前被人们掌握,夏商周时期,岁首时间虽不同,但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历法体系稳定,以正月为岁首的春节习俗从此固定下来。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春节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发展成为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盛大节日,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二】
(一)《中国青年报》对1 333名青年进行的调查
(二)我国知名画家关于春节的国画作品
【材料三】
在传承春节悠久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其表达方式,结合时代需求开展活动,增强春节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春节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创新庆祝方式,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送祝福、网络红包等,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的作品。例如,可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歌曲、舞蹈、影视作品等,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比如倡导春节期间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勤劳节俭等,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春节申遗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让春节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申遗成功,列入非遗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焦点。
B.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不可代替。
C.据统计,多数青年希望回家过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这表明春节文化的传承比发展创新更重要。
D.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的作品。
15.根据材料二中画家关于春节的国画作品,任选一幅,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情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寒假,学校将组织“春节——中国传统新年”主题交流活动。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动策划方案。(3分)
“春节——中国传统新年”主题交流活动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春节的由来
进社区为居民写春联送祝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摄春节祝福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橘香黄岩
林海蓓
①40年前,父母从部队转业,我随之来到浙江黄岩。初到黄岩,正是橘花绽放的5月。在湿润的空气里,扑鼻而来的是让人神清气爽的清香。我与黄岩的相遇,就在橘香中开始。
②当地很多人喜欢去橘园走走。暮春时节,橘树上一串串洁白的橘花,像一粒粒爆米花,在微风中摇曳飘落。橘农说,别看现在树上有那么多的花,真正坐果的还不到1%。原来,这些美好的生命如此短暂,却给人间留下如梦的香甜。
③接下来的整个夏天,橘树成了黄岩无处不在的背景。城里城外、门前屋后,它们就那样静静地站立着。树干并不高大,身姿也算不上挺拔,树皮粗糙又皲裂,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因数量实在太多,它们日复一日地出现在黄岩人的视野里,渐渐地,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然而,这些橘树却毫不在意,默默经受着时间的考验。绵绵的梅雨季节,雨滴不停地敲打着叶片,它们纹丝不动;炽热的阳光里,它们依然挺立;呼啸而过的台风,像是要将一切席卷而去,橘树却只是摇晃着身躯,用坚韧的根系紧紧抓住脚下的土地。
④到了6月,是捡橘仁的好时机。此刻蛙鼓蝉鸣,枝繁叶茂的橘树,花谢结仁,每个枝头都挤挤挨挨,挂满十几甚至几十个玻璃球大小的青色小橘,黄岩方言叫“橘仁”。随着果实长大,大部分小青橘都会掉在地上,落果的时间持续一两个月。小青橘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炎之功效。以前供销社、商贩是大量收购的,一斤能卖几分钱。在这个季节,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会跑去自家橘园,捡橘仁卖钱交学费、贴补家用、买零食……
⑤中秋节一过,黄岩的街头巷尾,开始出现挑早橘担子的橘农身影。在黄岩蜜橘众多品种品系中,早橘是小家碧玉型,它的个头小小的,外表青翠,拿在手中,刚好盈盈一握。轻轻剥开薄薄的果皮,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放入口中,先是轻微的酸涩,随后丝丝甜味蔓延开来,满口清新。橘熟时节,我们会把五六个一串的橘球,连着几片叶子一同剪下,拿回家挂在床头,为家中增色添香。遥想当年,朱熹在黄岩讲学之时,漫步于池边,望着那一片葱郁的橘树,写下了“君家池上几时栽,千树玲珑亦富哉。荷尽菊残秋欲老,一年佳处眼中来”。
⑥而真正让黄岩蜜橘享誉千年的,当数11月份大量上市的“本地早”。这个黄岩独有的柑橘品种,背后有个神奇的地理故事。穿城而过的永宁江,江水滔滔,一路奔腾到海。每当海水涨潮时,那汹涌的潮水便会逆流而上,与江水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咸淡冲”地理环境。本地早就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孕育而生,它是海水与江水凝结成的宠儿。
⑦我到黄岩第一年的冬季,就在水果公司做了两个月的临时工。一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块黑板,记录橘子从橘农家里收购进来和转卖到各地去的进展情况。我在这里负责写简报、搞宣传。每天,我都会穿梭于公司的各个科室,收集各种关于橘子的信息。看着一篰①篰金灿灿的橘子被装上卡车,有的甚至被装上货轮,远渡重洋,我也和周围的人一样,内心充满了自豪。
⑧小小蜜橘,宛如一颗神奇的种子,在黄岩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在流蜜吐芳的永宁江两岸,建起了中国柑橘博物馆和柑橘观光园,培育了东江本地早、浙柚八号、早熟无核橘等几百个品种品系,让“一颗果子富庶了一方百姓,鲜甜了一座城”。
⑨我珍视黄岩的鲜甜。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1月30日,有删改)
【注释】①篰(bù):竹子编的篓子。
17.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黄岩蜜橘的成长过程,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时间 暮春时节 6月 中秋节后 橘熟时节 11月 冬季
过程 橘树结橘花 ① ② 床头挂橘球 ③ 橘子迎畅销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18.作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在第①段、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从修辞角度进行批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说“我珍视黄岩的鲜甜”,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选文第③段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有什么作用。(5分)
【链接材料】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节选自《白杨礼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的教诲,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选取生活中的真实片段,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B
【解析】A.情郁于中(yù);C.凋谢(diāo);D.差使(chāi)。
2.C
【解析】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与王立经过冥思苦想才得到数学题答案的语境不符。
3.B
【解析】A.“长达”与“左右”语意矛盾;C.语序不当,应将“不仅”与“‘梦想’号”调换位置;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取得重大突破”。
4.(1)_都护在燕然__
(2)千里殊风雨_
(3)_沉鳞竞跃__
(4)_隐隐笙歌处处随__
(5)_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__。
(6)__相顾无相识__,__长歌怀采薇_
5.(1)_渣滓洞____白公馆_
(2)表现了革命先烈们对党无限热爱、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品质。
6.(1)
(2)①熟读并背诵优秀篇章、精彩片段、优美语句,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②要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留心身边的事情,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③从课外阅读中搜集和积累材料,自主阅读,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能围绕话题“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分享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①__食物多样,谷类为主__
②__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高油脂类食物__
(4)__示例:是船,就要乘风破浪;是桨,就要奋勇前进;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并克服它们。我相信你一定能披荆斩棘,取得佳绩。加油!__
7.B
【解析】颔联“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的意思是:临安城中繁华无限,是因为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有王气存在。该句虽然写出了南宋朝廷统治下临安的太平景象,但结合诗人刘黻的爱国立场和南宋灭亡前的历史背景,这里更多的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讽刺,而非表达诗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8.在夕阳的映照下,远远的江面上归来的小舟划开夕阳洒在江面上的金光,水波荡漾,使倒映在江面上夕阳的影子也摇动起来。
9.D
【解析】A.动词,行冠礼/动词,位居第一;B.动词,谨慎/动词,告诫;C.副词,确实(是)/名词,诚心;D.动词,居住。
10.(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会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
11.选D。文天祥下定决心,以死明志,所以朗读的语气应是坚定的。
12.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符合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标准,所以文天祥可以称为大丈夫。
13.材料一《富贵不能淫》:①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来反驳论点,表明观点,使论证更加形象、生动。②运用对比论证,语言严密准确、通俗易懂。③排比句式增强语势,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示例二:材料二中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示例三:材料三《寒菊》这首诗托物言志(象征),借描写寒菊,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操和坚守自我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材料二参考译文】元世祖派人告诉文天祥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于是命令他退下。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服从,应当答应他的请求,赐他死刑。”麦术丁极力赞同他的决定,(元世祖)就批准他的奏议。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表白,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取义成仁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材料三参考译文】菊花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守着清香枯萎凋谢,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14.C
15.在丰子恺的《春节一景》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节画面。画面中,几个孩子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他们手持各式各样的鞭炮,在院子里欢快地奔跑着。鞭炮的火星四溅,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亮声音,为春节增添了无尽的喜庆和热闹。孩子们的笑声、鞭炮声以及远处传来的烟花绽放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春节交响乐。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跳跃,仿佛是在与春天共舞,享受着这难得的节日时光。 示例二:何大奇的《阖家团圆》展现了一幅温馨而感人的春节画面。画面中,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一辈的人坐在上位,小辈们则依次坐下,大家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孩子们时不时地给长辈夹菜,长辈们则慈爱地看着孩子们,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这顿团圆饭不仅是一顿美食的盛宴,更是一家人情感的交流和凝聚。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大家共同庆祝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祈愿着家人平安、幸福和健康。
16.①对春节起源和演变的介绍②亲身体验春节的传统习俗,增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③传播春节文化,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锻炼创意和表达能力__
17.①__小孩捡橘仁__ ②__橘农挑早橘__ ③__本地早上市__
18.示例一:第①段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黄岩”人格化,展现了“我”和“黄岩”初次见面的亲切感,表达了“我”对黄岩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地早”比喻成“宠儿”,把“本地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地早”在得天独厚的特殊环境里生长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它的偏爱之情。
19.生长在黄岩的蜜橘味道清新、香甜,作者与黄岩的相遇是在橘香中开始的,这段时光让作者珍惜与怀念。黄岩的蜜橘享誉千年,蜜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黄岩百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甜蜜,让作者自豪、难忘。
20.都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链接材料的“先抑”与“后扬”,突出了白杨树伟岸、正直、不平凡的精神风貌。选文第③段先抑:“并不高大”“算不上挺拔”“粗糙又皲裂”“视而不见”。后扬:“纹丝不动”“依然挺立”“只是摇晃着身躯,用坚韧的根系紧紧抓住脚下的土地”,突出表现了橘树顽强的生命力。
三、写作(50分)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