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2 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2 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2 14:55:0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2.2 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培优 三维训练
(限时:20min)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下列均为传染病的一项是(  )
A.肺结核、狂犬病、乙肝 B.艾滋病、夜盲症、狂犬病
C.麻疹、结膜炎、近视眼 D.贫血、水痘、乙肝
2.(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
A.免疫力低下人群 B.被污染的水源
C.患狂犬病的狗 D.病毒和细菌
3.病原体是指( )
A.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B.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C.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D.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4.(2025·西藏日喀则·一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行为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的是(  )
A. B.
C. D.
5.(2024·陕西安康·模拟预测)艾滋病是由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科学认识艾滋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艾滋病传播的传染源
B.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C.吸毒人员不容易感染艾滋病
D.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
6.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 )
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新冠肺炎
7.(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狂犬咬人着讫,即令人狂”,患狂犬病的狗属于( )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抗原 D.传染源
8.(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自去年以来,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传染源、传播途径 B.病原体、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染源
9.(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24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以下措施不能预防肺结核的是( )
A.注射卡介苗 B.常戴口罩
C.紧闭门窗 D.定期杀菌
10.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某位同学得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周围有的同学也患了流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同学是传染源
B.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C.教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未患病的人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注射疫苗等方式,增强对流感的抵抗能力
11.下面的关系简图中,a代表病原体,甲、乙、丙代表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据此说法错误的( )
A.a是患了病的人或动物 B.丙感染a后可能转变成甲
C.切断乙可以控制该传染病 D.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成丙
12.预防传染病从点滴做起,以下正确的是( )
A.美化环境,注意保持室内外的卫生
B.定期接种疫苗
C.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3.(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2023年2月份以来,很多同学深受甲型流感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图一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蔡豆同学制作的一份“传染病校园宣传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 (填“①”或“②”)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 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 。
(3)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4)目前,我国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限时:10min)
1.(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三者同时具备,传染病才能流行
B.将甲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C.戴口罩、勤洗手属于切断乙
D.病原体进入丙后,丙不可能成为甲
2.(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HIV攻击和破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C.HIV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3.某科研团队对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据此推测,幽门螺杆菌可通过(  )

A.血液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蚊虫
4.(2025·广东清远·一模)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如图为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据此分析,消灭钉螺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
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自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不断地变异,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变异的毒株,如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等,使该病毒更具传染性和隐蔽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资料二 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龄健康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疫苗,逐步建立了全民免疫屏障。2021年10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固免疫屏障,各省市地区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提供“加强针服务”。截至2022年5月30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约33.8亿剂次。
资料三 科研人员为获得制备新冠疫苗所需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冠状肺炎的 。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3)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也要坚持勤洗手、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戴口罩、锻炼身体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戴口罩、消毒属于 。
(4)将新冠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 在活细胞中。
(限时:8min)
1. (2025·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病 B.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C.流感病毒能独立生活 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2024·江苏镇江·二模)近年恶犬伤人事件频有发生,狗是狂犬病病毒的最常见的宿主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被咬伤或抓伤后最好在24h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病毒血清
B.被咬伤或抓伤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C.安全养狗、文明养犬 ,不散养、不弃养,是宠物主人对社会、他人安全应尽的责任
D.发生恶犬伤人后,政府组织捕杀患病犬只,这一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2025·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基因CCR5突变可使免疫细胞对HIV产生抵抗力。一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接受了含有CCR5突变基因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康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髓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血细胞
B.该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HIV属于病原体
C.从免疫学的角度,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属于抗体
D.该实例中CCR5突变基因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4.(2024·吉林长春·一模)流感高发期间,同学们绘制了流感传播示意简图作宣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唾液、鼻腔分泌物是传播途径
B.甲是易感人群
C.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传播带来的感染风险
D.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
5.(2025·云南·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发生变异,主要经飞沫、空气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流感临床症状为高热、头痛、乏力等,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已多次在全世界流行。
资料二 人体流感抗体一般只维持1~2年免疫力。下图为人体流感抗体相对浓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
(2)流感患者在患病期间应 (至少答出2条具体措施),以降低流感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3)某流感患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再次患流感,依据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2.2 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培优 三维训练
(限时:20min)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下列均为传染病的一项是(  )
A.肺结核、狂犬病、乙肝 B.艾滋病、夜盲症、狂犬病
C.麻疹、结膜炎、近视眼 D.贫血、水痘、乙肝
【答案】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详解】A.肺结核、狂犬病、乙肝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A正确。
B.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不属于传染病,B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的,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
D.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造成的,D错误。
故选A。
2.(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
A.免疫力低下人群 B.被污染的水源
C.患狂犬病的狗 D.病毒和细菌
【答案】C
【分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如空气、水等。易感人群是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
【详解】A.免疫力低下人群属于易感人群,容易被病原体感染,不是传染源,A不符合题意。
B.被污染的水源属于传播途径,能传播病原体,不是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
C.患狂犬病的狗是携带并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属于传染源,C符合题意。
D.病毒和细菌属于病原体,是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因子,不是传染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病原体是指( )
A.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B.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
C.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D.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答案】D
【分析】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详解】A.垃圾、废物和污水等属于环境中的传播媒介,并非病原体本身,故A不符合题意。
B.苍蝇、蚊子等是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而非病原体,故B不符合题意。
C.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属于传染源,而非病原体,故C不符合题意。
D.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直接描述了病原体的定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5·西藏日喀则·一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行为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详解】ABC.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和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等,A图中性传播、B图中静脉注射传播、C图中母婴传播都会导致艾滋病传播,故ABC不符合题意。
D.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所以图中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陕西安康·模拟预测)艾滋病是由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科学认识艾滋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艾滋病传播的传染源
B.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C.吸毒人员不容易感染艾滋病
D.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
【答案】B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
【详解】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A错误。
B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吸毒人员会注射毒品,故吸毒人员容易感染艾滋病,B正确,C错误。
D.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理论上来说人群对艾滋病病毒普遍易感,但多个性伴侣者、给艾滋病患者实施医学治疗的医务工作者、艾滋病患者的家人等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D错误。
故选B。
6.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 )
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新冠肺炎
【答案】A
【分析】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非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遗传病、营养缺乏病等需排除。
【详解】A.蛔虫病由蛔虫(寄生虫)引起,淋病由淋球菌(细菌)引起,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三者均由病原体导致,A符合题意。
B.流行性乙型脑炎由病毒引起,腮腺炎由病毒引起,但贫血多因缺铁或蛋白质而导致的,非病原体导致,B不符合题意。
C.高血压由遗传或生活方式导致,流感由病毒引起,艾滋病由HIV病毒引起,C不符合题意。
D.动脉粥样硬化因脂质沉积等导致,甲肝由甲肝病毒引起,新冠肺炎由新冠病毒引起,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狂犬咬人着讫,即令人狂”,患狂犬病的狗属于( )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抗原 D.传染源
【答案】D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传染病患者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而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患狂犬病的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传染源,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自去年以来,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传染源、传播途径 B.病原体、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染源
【答案】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传染源、传播途径,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24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以下措施不能预防肺结核的是( )
A.注射卡介苗 B.常戴口罩
C.紧闭门窗 D.定期杀菌
【答案】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注射卡介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能预防肺结核,A不符合题意。
B.常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肺结核,B不符合题意。
C.紧闭门窗,不利于空气流通,不能预防肺结核,C符合题意。
D.定期杀菌,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肺结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某位同学得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周围有的同学也患了流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同学是传染源
B.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C.教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未患病的人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注射疫苗等方式,增强对流感的抵抗能力
【答案】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详解】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流感病毒是病原体,患病同学能传播病毒,属于传染源,故A正确。
B.遮掩口鼻可减少飞沫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措施,故B正确。
C.开窗通风通过降低病原体浓度切断传播途径,而非保护易感人群,故C错误。
D.锻炼和注射疫苗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正确。
故选C。
11.下面的关系简图中,a代表病原体,甲、乙、丙代表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据此说法错误的( )
A.a是患了病的人或动物 B.丙感染a后可能转变成甲
C.切断乙可以控制该传染病 D.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成丙
【答案】A
【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题图中:甲是传染源,乙是传播途径,丙是易感人群,a是病原体。
【详解】A.a代表病原体,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不是患了病的人或动物,患了病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A错误。
B.易感人群(丙)如果感染了病原体a,就可能成为传染源(甲)。比如一个原本健康的人(丙)感染了流感病毒(a)后,就会成为流感的传染源(甲),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B正确。
C.乙代表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通过消毒、加强卫生管理等方式切断传播途径,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C正确。
D.甲作为传染源,当体内病原体被清除,自身对该传染病具备一定免疫力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又成为易感人群丙。比如传染病患者治愈后,若其免疫力下降,或者遇到新的更强的病原体变异株,就可能再次成为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A。
12.预防传染病从点滴做起,以下正确的是( )
A.美化环境,注意保持室内外的卫生
B.定期接种疫苗
C.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D.以上答案都正确
【答案】D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美化环境,保持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定期接种疫苗可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以上措施均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2023年2月份以来,很多同学深受甲型流感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图一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蔡豆同学制作的一份“传染病校园宣传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 (填“①”或“②”)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 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 。
(3)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4)目前,我国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答案】(1)②
(2) 甲型流感病毒 保护易感人群
(3)抗原
(4)戴口罩(或勤洗手、或少聚集、或长通风等)(合理即可)
【分析】(1)①蛋白质外壳、②遗传物质。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②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4)目前,我国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等(合理即可)。
(限时:10min)
1.(2025·福建漳州·模拟预测)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三者同时具备,传染病才能流行
B.将甲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C.戴口罩、勤洗手属于切断乙
D.病原体进入丙后,丙不可能成为甲
【答案】D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图中:甲是传染源、丙是易感人群、乙是传播途径。
【详解】A.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A不符合题意。
B.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甲是传染源,将甲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
C.切断传播途径乙,传染病就不能流行,“戴口罩、勤洗手”属于断传播途径,C不符合题意。
D.病原体进入丙后,若病体内无足够的抗体对抗病原体,那么丙会感染传染病而成为新的传染源,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HIV攻击和破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C.HIV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答案】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HIV是病毒,病毒个体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正确。
B.HIV攻击和破坏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淋巴细胞,并非血液循环系统,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HIV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正确。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D正确。
故选B。
3.某科研团队对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据此推测,幽门螺杆菌可通过(  )

A.血液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蚊虫
【答案】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详解】幽门螺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自带餐具感染率低,不自带餐具感染率高,推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传播,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2025·广东清远·一模)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如图为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据此分析,消灭钉螺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D
【分析】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控制传染源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已经感染或可能感染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或处理,以防止其继续散播病原体。消灭钉螺并不属于这一措施,因为钉螺本身并不是传染源,而是传播途径的一部分,A不符合题意。
B.保护易感人群这一措施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改善营养状况等方式来增强人群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其对病原体的易感性。消灭钉螺与这一措施无直接关联,B不符合题意。
C.控制病原体这一措施主要是通过消毒、灭菌等方式来直接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虽然消灭钉螺可以减少血吸虫的数量,但更准确地说,这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实现的,而不是直接控制病原体,C不符合题意。
D.切断传播途径这一措施主要是通过消除或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途径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消灭钉螺正是这一措施的具体应用,因为钉螺是血吸虫传播的重要环节之一,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自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不断地变异,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变异的毒株,如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等,使该病毒更具传染性和隐蔽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资料二 疫苗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龄健康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疫苗,逐步建立了全民免疫屏障。2021年10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固免疫屏障,各省市地区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提供“加强针服务”。截至2022年5月30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约33.8亿剂次。
资料三 科研人员为获得制备新冠疫苗所需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冠状肺炎的 。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3)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也要坚持勤洗手、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戴口罩、锻炼身体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戴口罩、消毒属于 。
(4)将新冠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 在活细胞中。
【答案】(1)病原体
(2) 抗原 特异性/后天性
(3)切断传播途径
(4)寄生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所以,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冠状肺炎的病原体。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或后天性)免疫。
(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讲究个人卫生、环境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所以,戴口罩、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所以,将新冠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限时:8min)
1. (2025·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病 B.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C.流感病毒能独立生活 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在人群中传播,符合传染病的定义,是一种传染病,A正确。
B.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类型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流感病毒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所以属于动物病毒,B正确。
C.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C错误。
D.病毒的显著特点就是没有细胞结构,流感病毒也不例外,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D正确。
故选C。
2.(2024·江苏镇江·二模)近年恶犬伤人事件频有发生,狗是狂犬病病毒的最常见的宿主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被咬伤或抓伤后最好在24h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病毒血清
B.被咬伤或抓伤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C.安全养狗、文明养犬 ,不散养、不弃养,是宠物主人对社会、他人安全应尽的责任
D.发生恶犬伤人后,政府组织捕杀患病犬只,这一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分析】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饲养动物者更易感。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肌细胞,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而后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并不延血液扩散,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病毒在灰质内大量复制,沿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黏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详解】A.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预防。因此,被狗、猫等被咬伤或抓伤后最好在24h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病毒血清,A正确。
B.被咬伤或抓伤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B正确。
C.喂养宠物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勇于承担责任。安全养狗、文明养犬 ,不散养、不弃养,遛狗系绳、文明养犬,是宠物主人对社会、他人安全应尽的责任,C正确。
D.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发生恶犬伤人后,政府组织捕杀患病犬只,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D错误。
故选D。
3.(2025·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基因CCR5突变可使免疫细胞对HIV产生抵抗力。一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患者,接受了含有CCR5突变基因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康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髓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血细胞
B.该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HIV属于病原体
C.从免疫学的角度,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属于抗体
D.该实例中CCR5突变基因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详解】A.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通过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骨髓干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血细胞的需求,故A正确。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患者体内携带HIV,能够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因此属于传染源;HIV是病毒,属于病原体,故B正确。
C.抗体是免疫活性物质,而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属于抗原,故C错误。
D.基因CCR5突变可使免疫细胞对HIV产生抵抗力,接受含有CCR5突变基因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艾滋病得到了康复。这表明CCR5突变基因在抵抗HIV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CCR5突变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开发出更有效的艾滋病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4.(2024·吉林长春·一模)流感高发期间,同学们绘制了流感传播示意简图作宣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唾液、鼻腔分泌物是传播途径
B.甲是易感人群
C.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传播带来的感染风险
D.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唾液、鼻腔分泌物中有流感病毒,能够传播流感,是传播途径,故A正确。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图中乙还没有被感染的健康人属于易感人群,甲患者体内有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故B错误。
C.戴口罩能够阻断病原体在人与人间通过飞沫传播,可以减少飞沫传播带来的感染风险,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故C正确。
D.接种流感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故D正确。
故选B。
5.(2025·云南·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发生变异,主要经飞沫、空气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流感临床症状为高热、头痛、乏力等,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已多次在全世界流行。
资料二 人体流感抗体一般只维持1~2年免疫力。下图为人体流感抗体相对浓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
(2)流感患者在患病期间应 (至少答出2条具体措施),以降低流感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3)某流感患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再次患流感,依据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
【答案】(1)病原体
(2)佩戴口罩,减少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勤洗手,避免手部接触病毒后通过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机会。
(3)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抗体相对浓度过低(抗体水平下降或消失)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详解】(1)在传染病学中,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被称为病原体。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致病微生物,因此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2)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为了降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流感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佩戴口罩,减少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勤洗手,避免手部接触病毒后通过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机会。
(3)根据资料二,人体流感抗体一般只维持1~2年的免疫力,且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某流感患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再次患流感,可能的原因包括: 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可能不再被之前的抗体识别,导致再次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浓度下降,免疫力减弱,容易再次感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