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21: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设想
本次“人无信不立”专题学习活动,以“信”为主题,设置了任务,其中“引经据典话诚信”指向文化传承和知识体系构建环顾身边思诚信”指向真实生活中培养社会责任,“班级演讲说诚信”指向提升语言运用与沟通协作能力。三个活动遵循了由古及今、由知到行、由输入到输出的认知逻辑,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八年级学生的学情基础和活动任务难度,拟用两课时完成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第一课时以“知‘信’之意 论‘信’之道”为主题展开,拟在学生课前搜集整理资料和生活访谈的基础上,进行资料分类和专题讨论,培养信息筛选、归类、整合与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促进其将诚信观念内化为道德准则,并外化为未来的行为指引,实现知行合一。
活动目标
1.搜集经典诚信素材,理解“信”的深刻内涵。
2.整理汇编诚信资料,分享“信”的媒介成果。
3.讲述身边诚信故事,感受“信”的现代意义。
4.讨论现代诚信话题,内化“信”的实践路径。
活动重点
1.搜集经典诚信素材,理解“信”的深刻内涵。
2.讨论现代诚信话题,内化“信”的实践路径。
活动难点
整理汇编诚信资料,分享“信”的媒介成果。
活动准备
1.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经典组”,一组为“生活组”,大组内学生自由组合成4-6人小组。
2.“经典组”同学负责搜集关于“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3.“生活组”同学按照第一单元学习的关于采访的知识,走访身边人物,收集诚信故事,听听长辈对于诚信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场
展示“信”字甲骨文(人+言)。提问:“从这个古老的文字里,你读出了什么?”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重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溯“信”之源
1.出示教材中关于“信”的名言,指名说说这些名言的含义。
预设——
轻易许下的承诺,必定很少能兑现。
意志不坚定的人,才智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说话不守信用的人,行动就不会有结果。
真正的儒者不把金银玉石当作珍宝,而是把忠诚和守信看作最珍贵的品德。
一个人如果违背了信义,他的名声就无法显扬。
如果有一位远方的贤人,他以忠诚为上衣,以信义为下裳。
三杯酒下肚,许下的郑重承诺,其分量比五岳(泰山等五座名山)还要重。
2.“经典组”补充汇报课前搜集整理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
3.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成果进行分类?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按照小组讨论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汇报。
4.全班交流:通过以上分析,你觉得“信”到底是什么,请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
三、述“信”之事
1.出示《曾子烹彘》和《商鞅立木》两个故事,指名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经典组”讲述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信”的名人逸事。
3.“生活组”讲述走访到了身边守信之人的故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故事的真实性和讲述的感人性。
4.讨论:在当今社会,诚信有什么意义?
预设——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无形的财富”。无论是求职、贷款,还是日常社交,诚信都是获得他人信任和机会的基石。一个守信的人,更容易建立稳固的社交网络,赢得尊重,从而降低沟通和交易成本,让个人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对经济而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从电子支付到金融信贷,从网络购物到合同签订,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都依赖于广泛的信任。商家诚信经营,才能建立品牌声誉,赢得顾客;企业间守信履约,才能保障合作稳定。
对社会而言: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当大多数人都遵守诚信规则时,社会成员会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互助合作会成为常态。这有助于形成善良、和谐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对国家而言:诚信是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的国民诚信度、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用记录,共同构成了国家的声誉和形象。良好的国家信誉能吸引更多投资与人才,提升国际话语权。
四、践“信”之行
1.“生活组”介绍长辈对于诚信的看法,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2.微辩论:“你最好的朋友在重要考试中作弊,并恳求你为他保密。你会如何选择?A. 坚守承诺,保密 B. 为了他好,告发”
3.小组展开讨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特别需要讲求诚信?我们如何倡导他人共建诚信社会?(请从中学生角度予以阐释)
示例——
对于中学生而言,诚信建设可以从身边具体领域入手:
学业诚信: 独立完成作业、拒绝考试作弊,这是对知识和自己负责的根本。
网络言行: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文明上网,对自己的每一条发言负责。
人际交往: 遵守与朋友、家人的约定,不撒谎,成为值得信赖的人。
如何倡导共建诚信社会:
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用行动证明诚信的价值,比如捡到物品主动归还。
积极影响。在小组合作中带头守时尽责,友好提醒同学网络发言要理性。
主动宣传。利用班会、黑板报分享诚信故事,讨论失信危害,让诚信成为班级共识。
4.阅读《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节选,思考: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诚信?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
5.小组讨论制定《课堂诚信微公约》。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探寻了“信”的历史底蕴,聆听了其现实回响,更明确了它在当代的分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何将感悟化为行动,将理念播撒心田?下节课,让我们踏上演讲舞台,用声音传播信念,用激情践行誓言,共同开启“班级演讲说诚信”的精彩篇章!
六、课后任务
1.办一份“人无信不立”手抄报。
2.撰写“诚信”话题演讲稿。
第二课时
活动设想
本次“人无信不立”专题学习活动,以“信”为主题,设置了任务,其中“引经据典话诚信”指向文化传承和知识体系构建,“环顾身边思诚信”指向真实生活中培养社会责任,“班级演讲说诚信”指向提升语言运用与沟通协作能力。三个活动遵循了由古及今、由知到行、由输入到输出的认知逻辑,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了诚信话题演讲稿。基于第一课时的基础,第二课时的教学,笔者拟以“青春之声话诚信少年之行践诺言”为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修改演讲稿,推选班级演讲同学,集体策划演讲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演讲展示。(因八年级下册有演讲专题“活动·探究”单元,故本次演讲活动重心在学生对诚信理念的内化,而非演讲本身。)
活动目标
1.小组演讲,选择班级演讲人员,提升口语表达素养。
2.合作改稿,运用前期搜集素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策划活动,制定演讲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策划能力。
4.激发共鸣,深化诚信内涵理解,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活动重点
1.合作改稿,运用前期搜集素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策划活动,制定演讲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策划能力。
活动难点
策划活动,制定演讲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策划能力。
活动流程
一、导入
学习所得,唯有宣之于口,才能为世人所知;行走所悟,唯有讲之于众,才能推广践行。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演讲的方式,把此前的所学、所思、所感展示出来,用我们的声音传播诚信的力量。
二、话诚信之思
1.组内试讲与互评
学生在小组内试讲,组员从内容(观点是否清晰、素材是否恰当)、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情)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2.讨论:如何让这篇演讲稿更契合本次的活动主题?
教师适当引导——
紧扣“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能只谈古代典故,也不能空谈现代口号。应以经典名言(如“轻诺必寡信”)立论,用商鞅立木等故事佐证“信”的永恒价值,同时结合身边的诚信故事或“网络诚信”等时代议题,阐述传统美德在当下的实践意义,体现从历史到现实的脉络。
突出“知行合一的导向”。演讲的灵魂在于号召行动。在阐明“何为信”“为何信”后,重点应落在“如何信”上。结合学生身份,提出具体可行的倡议,如学业诚信、守时履约等,将宏大主题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日常行动,避免沦为空洞说教。
强化“情感与逻辑的共鸣”。用“曾子烹彘”等故事引发共情,用逻辑论证失信之害;最后可发出“让我们成为值得信赖的新一代”等倡议,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点燃听众践行诚信的决心,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统一。
3.小组推选出一篇优秀稿件和一位演讲者,小组成员共同为其出谋划策,精益求精。
4.小组合作修改演讲稿,师做巡视指导。
三、搭诚信之台
1.讨论:要成功举办这次演讲会,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预设——
组织策划:成立会务组,明确流程、确定演讲顺序与计时规则。
人员分工:推选主持人,组建评委团(师生结合),明确评分标准。
物料准备:布置会场,准备席卡、计时器、奖状及多媒体设备。
……
2.学生分组
策划组:确定演讲会流程、制定评分标准。
主持组:撰写串词、主持活动。
会务组:布置场地、准备多媒体设备、控制时间。
评审组:邀请评委(可包括老师、学生代表)、统计分数。
宣传组:设计邀请函、现场记录。
3.活动准备
各小组根据兴趣和特长,认领清单中的一项或几项工作任务,并明确组内分工,各小组分别准备。
4.评分标准参考
(1)演讲内容(占比40%)
主题契合(10分): 观点鲜明,紧扣“诚信”主题,能准确理解并阐述“信”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材料充实(15分): 论据充分、可靠,能恰当、自然地运用前期活动中搜集的经典论述、名人逸事或身边案例支撑观点。
结构逻辑(15分): 演讲稿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开头有吸引力,结尾有号召力,论证过程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2)语言表达(占比40%)
语言规范(10分): 发音标准,吐字清晰,用语规范,表达流畅。
技巧运用(15分): 能熟练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变化、语句的停顿重音等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
感染力(15分): 感情真挚饱满,能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有效调动听众情绪,引发共鸣。
(3)舞台表现(占比20%)
仪态风度(10分): 衣着整洁,仪态大方,表情自然,能充分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肢体语言(5分): 姿态放松,能辅以适当、自然的手势和肢体动作辅助表达,避免多余动作。
现场互动(5分): 眼神能与台下观众进行积极交流,富有自信,能有效掌控演讲现场氛围。
(4)时间控制(额外加减分项,不超过±5分)
演讲时间需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例如4-5分钟)。超时或不足时,评委将酌情扣分,但总分扣除不超过5分。
四、展诚信风采(利用晨会、夕会、班级活动时间完成)
1.营造氛围:按照策划组的方案布置好场地,主持人宣布演讲会开始。
2.精彩展示:各小组推荐的代表按抽签顺序上台演讲。演讲者力求脱稿,注重与听众的眼神交流,运用声音和体态语增强表现力。
3.有序组织:各职能小组(主持、会务、评审等)按计划履行职责,确保活动顺畅、高效。
4.多元评价:用教师点评、评委亮分、观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对演讲稿质量、演讲表现、活动组织情况进行多维度评价,可设立“最佳风采奖”、“最佳稿件奖”等。
五、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当诚信的箴言穿越时空在耳边回响,当身边的感动故事在心中激荡,当时代的呼唤在肩头回响,我们积蓄的思考已如待燃的星火。让我们共同期待,用青春的声音诠释千年信义,用真挚的情感叩响彼此心扉,用昂扬的姿态展现时代担当!这方演讲的舞台,正等待你们为诚信发声,为青春注解,让我们共同见证思想的光芒如何照亮整个课堂。
六、布置作业
1.撰写活动总结。
2.完成“诚信你我”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