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4 17: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1节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生物
学习目标
①结合“中中”“华华”的案例思考克隆技术,识别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的基本特征,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风险。(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②通过问题思考,深入理解我国对生殖性克隆人的“四不原则”,并能从人权、生理、伦理等方面归纳其制定依据。(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①分析、讨论“设计试管婴儿”,建立技术发展须以伦理为准绳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科技观和社会价值观。(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从伦理、人权、生理等方面理解并阐述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的原因
难点:
围绕“克隆人”争议,合理表达对“四不原则”的理解和价值认同
导入新课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的成功培育,让克隆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意味着用同样的技术可能培育出克隆人。
你支持克隆人吗 为什么?
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
新课讲授
探究一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
培育克隆猴利用了什么技术?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受体母牛(代孕)
体细胞
去核卵母细胞
重构胚
早期胚胎
克隆动物
胚胎
移植
培育克隆人的具体过程呢?
导入新课
问题思考
母体子宫
体细胞
去核卵母细胞
重构胚
早期胚胎
克隆人
胚胎
移植
导入新课
问题思考
【思考】对于一位需要进行心脏移植的病人,你支持克隆出健康的心脏来替换病变的心脏吗?为什么?
提示:克隆心脏属于治疗性克隆
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
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
导入新课
[探究一]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
比较项目 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
区别 目的
操作水平
胚胎处理方式
联系 治疗疾病
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
细胞、组织或器官水平
个体水平
都属于无性生殖,遗传信息相同
注意
1.生殖性克隆人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生殖性克隆人依据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体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
4.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比较
获得早期胚胎主要用于获得胚胎干细胞,然后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出所需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获得早期胚胎需通过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成个体。
生殖性克隆人可能面临哪些伦理问题?
导入新课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新课讲授
探究二
新课讲授
[探究二]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与细胞核供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伦关系会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吗?
提示:克隆人的遗传信息绝大多数是由细胞核供体提供的,从基因层面来看,克隆人相当于细胞核供体的“复制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伦关系很可能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
新课讲授
[探究二]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活动】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看法。(提示:科学家、医生、亲朋好友、伦理学家等)
①生殖性克隆是一项科学研究,有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应该允许科学家研究;
②虽然现在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能接受,但是人的观念是可以的改变的。
支持(少数)
伦理方面:
①生殖性克隆有违人类尊严;
②生殖性克隆是人为地制造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
技术方面:克隆技术还不成熟,构建重构胚成功率低,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后着床率低、流产率高、胎儿畸形率高和出生后死亡率高等。
反对(大多数)
新课讲授
[探究二]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迁移应用】结合克隆羊存在的问题,回答:生殖性克隆人可能存在哪些严重的生理缺陷?生殖性克隆人可能会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多莉在6岁时就因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被研究人员实施了安乐死,而在正常情况下,一只绵羊的寿命为10~15年。可以预见,生殖性克隆人同样会面临所有的这些问题:流产、死胎、畸形儿、先天性疾病、基因突变、胚胎发育异常、免疫缺陷等。
生殖性克隆人可能会遭受歧视,难以融入社会,心理负担重,克隆人可能会被标签化,被视为“次级生物”,无法得到平等的对待。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新课讲授
探究三
新课讲授
[探究三]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阅读教材P107~108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部分的内容,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我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和治疗性克隆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2.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对待生殖性克隆人的态度
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
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四不原则
2、我国政府对治疗性克隆的态度
有效监控
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严格审查
新课讲授
[探究三]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的原因
克隆人只是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制造出的“产品”,没有“父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伤害
1
3
5
克隆人的家庭地位难以认定,这可能使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兄弟和姐妹等人伦关系消亡;
生殖性克隆人是对人类尊严的侵犯;
4
6
2
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克隆人;
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
生殖性克隆人破坏了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天然属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
新课讲授
[探究三]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新课讲授
[探究三]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迁移应用】在克隆研究方面,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主要原因是(  )
A.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
B.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
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D.克隆人的技术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C
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新课讲授
探究四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自主阅读教材P108~109:分析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分别可能带来哪些伦理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除了克隆技术,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进入伦理争议的视野
外国科学家用4种转录因子诱导人的成纤维细胞转变成iPS细胞。
我国科学家用4种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变成iPS细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特定的转录因子诱导iPS细胞可能带来的致癌风险。
小鼠成纤维细胞
化学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
现已克隆出活体小鼠
多种体细胞
定向诱导分化
2009年,我国科学家用iPS细胞培育出小鼠
1.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诱导

如果诱导产生人的iPS细胞,就可以克隆人了。
取出
诱导
体细胞
iPS细胞
早期胚胎
培养
移植
代孕母体
分娩
克隆人
iPS技术风险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1)目的:
(2)风险:
计划一经提出,就引起伦理方面的担忧:如果合成出人类的基因组,就可能造出“无父母”人类或者拥有相同基因组的“克隆人”。
合成人类的整个基因组,培育出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加速疫苗的研发。
2.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资料:第3代“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是指胚胎着床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剔除带有疾病遗传物质的胚胎。通过此技术可以提高出生试管婴儿的质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名19岁的始娘患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然而,她唯一的哥哥的骨髓配型并不适合她,在骨髓库中也找不到合适配型的骨髓。她的父母通过“设计试管婴儿”(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生下了一个配型适合她的婴儿。
思考:(1)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流程有哪些?它与“设计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精子获取、获能
试管婴儿技术
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
体外受精→受精卵→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试管婴儿
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思考:(2)通过“设计试管婴儿”救治自己的孩子,是否合乎伦理?
观点 理由
不符合 伦理道德
符合 伦理道德
①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②早期的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的胚胎,无异于“谋杀”
③有人会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例如,将此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等
①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②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③脐带血是试管婴儿的“身外之物”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或“设计完美婴儿”吗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迁移应用】2017年,一个外国科研小组宣布,他们通过把人的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了人猪嵌合体胚胎。该胚胎在猪体内发育了3~4周后,研究人员终止了妊娠。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器官,从而解决人类器官移植来源不足的问题。
(1)请你分析研究人员为什么在胚胎发育3~4周后终止了妊娠。
提示:早期终止妊娠的原因可能如下: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后续的技术还不成熟,不确定人的干细胞是否能定向分化为所需要的组织、器官,未知因素太多,距离培育出可供移植器官的最终目标还相当遥远;从伦理角度来看,该研究面临巨大的伦理挑战;从法律和政策角度来看,很多国家目前都不允许继续进行后续实验。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迁移应用】2017年,一个外国科研小组宣布,他们通过把人的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了人猪嵌合体胚胎。该胚胎在猪体内发育了3~4周后,研究人员终止了妊娠。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器官,从而解决人类器官移植来源不足的问题。
(2)如果未来培育出"人兽嵌合体",它是不是也会面临与克隆人一样的伦理问题?
提示:是的。基于目前的技术,伦理问题相当突出,涉及的伦理问题有:培育带有人体细胞的嵌合体动物可能会使实验动物“人类化”;如果人体细胞进入了猪的神经系统,猪脑可能有人脑的某些特性;如果人体细胞进入了猪的生殖系统,猪可能生出带有人类特征的怪物等等。
新课讲授
[探究四]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迁移应用】2017年,一个外国科研小组宣布,他们通过把人的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了人猪嵌合体胚胎。该胚胎在猪体内发育了3~4周后,研究人员终止了妊娠。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器官,从而解决人类器官移植来源不足的问题。
(3)你认为这样的研究应该受到法律约束,还是应该彻底禁止?请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这样的研究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也可以认为应该彻底禁止。
【练习1】
当堂训练
无论是公众还是专家,对是否支持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都有不同的见解。我国政府的态度是(  )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B.禁止治疗性克隆,不反对生殖性克隆人
C.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也禁止治疗性克隆
D.不反对生殖性克隆人,也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A
【练习2】
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 (  )
①体外受精技术 ②胚胎移植技术 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④克隆技术 ⑤转基因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B
当堂训练
【练习3】
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病人自己的干细胞产生胰岛细胞以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
B.将一个克隆的胚胎植入一名女性的子宫中发育成婴儿的过程属于生殖性克隆
C.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
D.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技术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体细胞核移植
C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练习4】
(不定项)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引起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编辑制造婴儿的行为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
B.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治疗疾病,不会出现负面影响
C.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和有关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D.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
BC
课堂小结
生殖性克隆人可能存在严重的生理缺陷,它 冲击了人类社会现有的有关婚姻、家庭和两 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的是在心理上 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无论是研究还是应用这些技术,都要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
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课堂小结
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损伤,同样捐出部分骨髓救治他人也不会给捐献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请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查询:这是为什么 你愿意为救人一命而捐献一部分骨髓吗
所谓捐献骨髓,实际上只是从骨髓中分离出一部分造血干细胞供移植使用。造血干细胞在人的骨髓中相对较多、在外周血液中却很少。干细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我更新能力强,被分离的部分造血干细胞,很快就会被机体“补齐”,因此捐献骨髓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医生是在医学公认的安全条件下,分离出捐献者有限数量的造血干细胞,而且整个抽取分离的过程,都是在具有良好设备条件的医院中进行的,一般不会对捐献者造成意外伤害。捐献干细胞救人一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捐献者能够收获欣慰和快乐,这也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表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