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生物
学习目标
①分析转基因技术的成果,举例说出在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三个方面的成果及优势。(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②通过辩论等活动,基于证据和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技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难点:
引导学生在辩论中基于科学证据合理地表达立场与观点。
导入新课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持续攻克转基因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之一。近些年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转基因产品真的存在安全性问题吗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呢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新课讲授
任务一
新课讲授
1.阅读教科书P101-102“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部分的内容,梳理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植物的研究成果,思考转基因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
优势: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
新课讲授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成果:
A.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B.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
C.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
新课讲授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2)转基因动物方面
B.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C.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A.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优势:可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研究该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新课讲授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2)转基因植物方面
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农作物。
转基因黄金大米
真正的蓝玫瑰都是转基因
新课讲授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2.思考并回答转基因耐储藏番茄的培育原理
转基因技术
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
乙烯生成量降低
延长了番茄的储藏时间
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新课讲授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迁移应用】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因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
思考:(1)在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杂草是否也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会。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玉米的花粉不能传递给杂草(或会。蛋白酶抑制剂基因通过玉米的花粉传递给杂草,使杂草获得抗虫基因,从而表现出抗虫性状)。
新课讲授
[任务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迁移应用】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因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
(2)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你认为种植该玉米的农田是否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理由是什么?
提示:需要。转基因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
新课讲授
在了解转基因技术应用后,我们还需要理性分析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议
新课讲授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新课讲授
任务二
新课讲授
[任务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对于转基因玉米,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无道理?
新课讲授
[任务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小组辩论】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正方: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反方:转基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要求:1.分组收集辩论的证据资料,从不同角度提出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看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2.汇总辩论的证据资料,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转基因产品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大大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①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或重组形成新病原微生物;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的界限(基因污染);
④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⑤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新课讲授
[任务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外源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中,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环境生物学中称为基因污染。基因污染主要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
【知识延伸】基因污染
(1)基因污染的途径
①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附近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
②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
③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
新课讲授
[任务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①把目的基因导入细胞质的线粒体或叶绿体DNA上,由于遵循细胞质遗传,减数分裂形成的花粉中几乎不含细胞质基因,因此可以避免基因污染。
②我国科学家将来自于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产物可分解花粉中的淀粉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植物花粉的传播。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能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蔓延性的灾难,而更为可怕的是,基因污染是不可逆的。
(2)防止基因污染的方法
新课讲授
[任务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新课讲授
任务三
新课讲授
[任务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我们应如何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
(1)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2)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3)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4)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社会與论导向正确,往往有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技技术的发展。
新课讲授
[任务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什么
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转基因食品安全谁来管?
新课讲授
[任务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新课讲授
[任务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迁移应用】
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古就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所以吃了转基因食品,则其中的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C.若食用转基因大米,就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D.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B
【练习1】
当堂训练
下列有关植物基因工程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棉改善了作物品质
B.将毒素蛋白基因直接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可以得到抗虫水稻
C.转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有利于植物抗盐碱、抗干旱
D.植物细胞中没有质粒,所以不能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C
【练习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 )
A.科学家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来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
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
C.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就能正常表达
D.可利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药物
C
当堂训练
【练习3】
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以下各项中支持此观点的是 ( )
A.转基因作物能使贫穷国家的人口摆脱饥饿,同时还能减少使用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
B.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的
C.对转入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的西红柿进行毒性分析表明,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D.帝王蝶的幼虫在吃了某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沾染过的蓝花参叶子后,近一半的个体死亡,幸存的也不能正常发育
D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练习4】
(不定项)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列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
A.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
B.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C.要看到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
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ACD
当堂训练
【练习5】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细胞内并成功表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 的结果。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 性。
特异
(2)“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表示为 ,题中“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内并成功表达”中“成功表达”的含义是
。
(3)“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
抗虫基因→mRNA→蛋白质
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基因重组
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当堂训练
【练习5】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细胞内并成功表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来源于 。
(5)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
有害方面: 。
基因突变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或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
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课堂小结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①转基因微生物的培育
②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③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正确的舆论导向,法规的建立、社会的监督
转基因成果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课堂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围绕“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之我见”这一主题,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