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一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学习目标】
◎
了解19世纪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西方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
理解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
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学习过程】
一、19世纪初浪漫主义盛行
1.19世纪初浪漫主义盛行原因
法国大革命冲击下,欧洲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
欧洲的社会现状使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2.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
代表作:英国雪莱的《西风颂》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主题:反封建,追求理想,但不刻意突出理性,而是深挖情感世界;
手法:追求想像丰富、情节曲折、人物鲜明;
3.19世纪的浪漫主义美术
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主题:反封建,追求自由,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手法:追求想象丰富和宏观布局;强调色彩的作用。
4.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
德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
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二、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盛行
①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盛行的原因
19世纪3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端与矛盾日益暴露。
②19世纪中叶的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大卫 科波菲尔》,描述社会下层生活;俄国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现存社会秩序。
③19世纪中叶的现实主义美术
作品: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特色: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的生活。
三、19世纪中后期出现民族乐派:
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四、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美术兴起和发展
1.成因: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2.作品: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追求“光”和“色”的效果;
法国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
荷兰梵高代表作是《向日葵》,他因此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
3.主题:不关心主题思想,注重个人的感受;
4.手法:着力研究光和色,捕捉瞬间印象。
【本课要旨】
1、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是艺术家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的思想表露。
3、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4、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兴起。
【课后演练】
1.19世纪上半叶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恩格斯说这些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今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学到的东西多”。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A.雨果
B.巴尔扎克
C.莫奈
D.托尔斯泰
3.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4.“他独立而自傲,是一个心中充满对人类的爱和灵魂中充满对自由的渴求的人。”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后愤然将自己创作的《第三交响曲》更名为《英雄交响曲》。此人是
A.约翰·施特劳斯
B.贝多芬
C.柴可夫斯基
D.莫扎特
5.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
A.《命运交响曲》
B.《蓝色的多瑙河》
C.《天鹅湖》
D.《茶花女》
6.某学生上网求教:约翰·施特劳斯何许人?很快有热心网友传来如下答案,其中有误的是
A.以《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B.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C.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
D.奥地利的音乐家
7.“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A.古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8.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9.“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樱桃和桃子》
C.《日出 印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0.“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11.(理科班不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自由引导人民》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美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⑵材料二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⑶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课后演练】
BBBBC
CBDCC
11.
⑴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举例:推动法国爆发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英属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赢得独立,建立共和制国家。
⑵“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能够。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
⑶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