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七 第二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七 第二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1 18: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二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
【学习目标】

了解拉马克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
【学习过程】
一、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
观点: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原则。
意义: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诞生: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观点: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起源;人类起源于古猿;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被近代先进中国人用作唤醒国人、倡导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
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根源:世界观和论证方法上的严重分歧
【本课要旨】
1、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课后演练】
1.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物种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传给后代,使生物逐渐演变。最先提出上述两个法则的是:
A.达尔文
B.牛顿
C.拉马克
D.伽利略
2.“对哈维来说,工作于17世纪初叶,坚持实验的方法,是一个需要勇气和献身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智力上的严峻考验。”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的实验设备非常落后
B.实验的危险性大
C.教会的禁令
D.科学研究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3.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4.下图的漫画主要针对的是
A.《物种起源》
B.《人类的起源》
C.《纯粹理性判断》
D.《自然数学的哲学原理》
5.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
6.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相对论
D.量子论
7.1844年达尔文给一位朋友写信说:“上帝不让我相信;拉马克的一个‘进步的趋向’‘源于动物的幻梦的意欲的适应’之类的废话。但是,我得出的结论并非全然不同于他的结论,只是更换的方法完全不同于他的。”这里的“进步的趋向”是指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C.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9.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可能借用了
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进化论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10.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1.(理科班不做)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1836年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年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年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年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年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课后演练】
CCBAD
ABCCD
11.范例
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