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11 19: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糖类ATP那么:葡萄糖中的能量如何转化为ATP中的能量的呢?细 胞 呼 吸CO2O2CO2O2CO2O2O2O2CO2CO2空气→鼻肺泡细
胞毛细血管O2细胞呼吸: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
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需氧呼吸材料: 早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 就发现木头燃烧也需要氧,发生的也是类似的反应,并且把细胞呼吸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你认为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细胞呼吸的特点 :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在温和的条件下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燃烧细胞呼吸场所速度反应剧烈程度能量转化体外细胞内快速缓慢剧烈温和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实验材料:酵母菌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
取三个试管,标记为甲、乙、丙,依次加入酵母匀浆(未经离心)、上清液和沉淀物。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CO2和H2O,乙丙酮酸,丙无反应葡萄糖是进入线粒体后被分解的吗?甲CO2和H2O,乙丙酮酸,丙无反应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能否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不能。推测:丙酮酸分解产生CO2(2)向丙试管中分别加入丙酮酸,检测有无CO2产生C6H12O6线粒体细胞溶胶①(少量) C6H12O66CO2线粒体细胞溶胶②①C6H12O66CO212H2O线粒体细胞溶胶②①③2、需氧呼吸总反应式: 指细胞在氧气参与的情况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3、概念: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细胞溶胶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合成2ATP)丙酮酸H2OCO2、[H]少量(合成2ATP)[H]、O2H2O大量(合成26ATP)线粒体 基质、嵴线粒体内膜 当我们长时间举着东西,或运动量过大时,我们的身体往往会有酸软乏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厌氧呼吸1.过程☆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相同糖酵解C6H12O6酶2C3H4O3 +4 [H] + 能量(少量) 场所:细胞溶胶①丙酮酸不彻底分解场所:细胞溶胶 ②A 以乳酸为呼吸产物的厌氧呼吸: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乳酸发酵总反应式:2C3H4O3+ 4[H]2C3H6O3+能量(乳酸)酶B 以乙醇和二氧化碳为呼吸产物的厌氧呼吸:2C3H4O3+ 4[H] 2C2H5OH(乙醇)+2CO2酶3、常见例子: 苹果、水稻等绝大多数高等植
物在缺氧时可进行这样的反应;
酵母菌在缺氧时也可进行这样
的反应。2、乙醇发酵总反应式:+能量 厌氧呼吸是指细胞无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4.厌氧呼吸概念:三、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相同点场所条件产物能量联系实质需氧呼吸厌氧呼吸细胞溶胶、线粒体细胞溶胶需氧、需酶不需氧、需酶CO2、H2O乙醇和CO2或乳酸大量,合成 30ATP少量,合成 2ATP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Q1:细菌能进行需氧呼吸吗?能。Q2:根据描述,判断细胞呼吸类型需氧呼吸1.有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O2=0,CO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O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2)在农业上,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
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应用:2.水稻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减少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0点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类型是 。厌氧呼吸(3)在O2浓度为b%以下时(不包括0点),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 ,因为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2)该器官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重合,其呼吸类型为 ,因为 。(4)由该曲线提示的原理,我们在进行果实和种子贮藏时,应取O2含量为 值时,理由是 需氧呼吸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a 此时释放的CO2最少,果实和种子通过呼吸消耗的物质最少1.00.5abco2释放PO2吸收气体交换相对值O2含量(%)03.O2浓度(1) 只进行需氧呼吸;
(2) 只进行厌氧呼吸;
(3) 需氧呼吸、厌氧呼吸都有。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1左移,2不动,1不动,2右移,1左移,2右移,预测结果及结论: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储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藏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 课堂练习2、1g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和在体外燃烧,其共同点是( )。
A.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B.60%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
C.需H2O参与间接供氧
D.碳原子直接与O2结合生成CO2A 3、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很多,这是因为(  )
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C4、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需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乙醇发酵C5.植物在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
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其来源为:(   )
A.全部来自H2O    B.部分来自O2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部分来自葡萄糖D6、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产生的ATP的量之比是( )
A 1∶15 B 10∶1
C 1∶10 D 15∶1
产生的CO2的量是( )
A 2∶3      B 3∶2
C 3∶1      D 1∶3
CD7、甲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问它们共同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的体积之比是A、1:2         B、4:3       C、1:1         D、2:3B、4:38、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右图为大气中氧浓度对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
(1)A点产生CO2较多是由于 结果,这一变化的反应式为 。
(2)AB段产生CO2越来越少是由于 浓度的增大,使得酵母菌的 的
生理过程受抑制。
(3)BC段的释放CO2
出现新的高峰是由于此
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类型是 。厌氧呼吸O2厌氧呼吸需氧呼吸 下面是家庭制作酒酿的具体操作过程:将大米煮熟米饭中加一定量的酒药,并拌匀加盖后在适当温度下保温12小时即成2、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既然是酒为什么会甜?酿制甜酒酿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为什么? ?呼吸 细胞呼吸指:细胞内进行的
将糖类等有机物分
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
有机物,并且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思考:
1、试管中加入少量石蜡油的目的是什么?
2、试管1出现浑浊,说明了什么?
3、烧杯中水温上升,说明了什么?
4、若把橡皮塞打开,可闻到酒味,说明了什么? 探究酵母菌呼吸产物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