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能力测试(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能力测试(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3 17: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马丁 路德的职业理论认为,“我做好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职工作就是侍奉上帝,事关灵魂的救赎,必须全力做好。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这一理论(

A.加快德意志统一步伐
B.有利于德国近代工业崛起
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D.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文字反映了马丁 路德的职业理论:做好本职工作,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塑造了近代德国人的心态,这种观念深入德国人内心,逐渐使德国人对工作的态度异于别国,所以德国在追赶它国发展资本主义上努力奋进,速度惊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表述与材料信息都无关,均排除。故选B。
2.“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
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C.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D.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
【答案】C
【解析】伯里克利改革时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雅典民主政治空前繁荣的时期,但随着他的去世,雅典社会出现混乱,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智者学派片面追求功利,遭到苏格拉底的反对。C项符合题意,故选C。
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寓意是指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幼年不能独立行走用四肢,中青年独立,老年用拐杖搀扶,这则寓言深刻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和思考,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与题意特征不符,均排除。故选A。
4.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这表明(

A.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B.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
C.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
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
【答案】B
【解析】
强调以人的感觉为标准判断事物是什么应是智者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排除
A;据“在每个人的观
点都正确的时候……可怕地展示愚蠢”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
观标准,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故B项符合题意。无论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皆表示怀疑甚至否定,排除
C;苏格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
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排除D。所以答案选B。
5.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
)
A.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
B.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
C.根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世风日下
D.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兴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排除A,选B;文艺复兴片面夸大个性,使得个人主义膨胀,导致社会风气世风日下,排除C;《十日谈》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风格,排除D。故选B。
6.19世纪某一思想家设想,用统一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朝一日统治阶级或者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掏出钱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
A.伏尔泰
B.卢梭
C.傅立叶
D.马克思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思想家的主张是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利益的,所以排除了A、B选项。此外他主张的无政府主义是明显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比次学说更加科学。因此排除D选项,本题选择C选项。
7.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

A.伏尔泰的主张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
C.伏尔泰提倡开明君主制,抨击君主专制
D.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材料揭示的是卢梭的思想主张,看不出伏尔泰的主张问题,排除A;题干所示差异反映出法国启蒙运动逐渐深入发展,卢梭是启蒙思想家,B项错误;C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能够体现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D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D。
8.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但丁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是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不符合题意,排除C;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9.学者查理 G 诺特在论述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时说道:“各地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对最近历史的遗产感到厌恶,有意识的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最近历史的遗产”主要指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此“意识”的实质是指理性精神
C.此事件的本质是借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制
D.此事件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有意识的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可知是指文艺复兴运动,通过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表达资产阶级的思想,强调人的现世生活,主张把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B项;CD项错误。
10.纪念某一思想家逝世100周年时,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他)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匍匐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热的邪恶混合体。……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该思想家(

A.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率先倡导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主张建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可知该思想家反宗教特权和君主专制,属于启蒙思想家的内容,该人物是伏尔泰,正确的选项是D项,A项是指苏格拉底,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C项是指马丁路德,排除。
11.有人认为,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定律”,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理论依据是(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法律至上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政府的出现和宗旨实际上是统治者和人民之间达成的契约,故选B。在解答本题时要理解社会契约的含义。A、C、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
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孔子主张“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可见二者都重视道德素养,符合题意的是C项,AB项只符合苏格拉底,D项只符合孔子思想,排除。
13.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这一观点(

A.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揭露社会财富悬殊
D.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知识,旨在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斯·韦伯生于1864年,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排除A;“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所以B符合题意;C和题意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排除D。故选B。
14.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先定论
B.因信称义
C.王权高于教权
D.《圣经》至上
【答案】B
【解析】考查宗教改革。材料
“将人与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是指人与上帝直接对话,这与马丁 路德主张的宗教改革思想“因信称义”相一致。所以应选B。
15.“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材料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B.与加尔文教思想相背离
C.强调精神的自由
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答案】C
【解析】
材料指出“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即人们自身的经历就是神的旨意,强调精神信仰的自由,反对教会歪曲神的旨意,故选C。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家提倡信仰自由的主张,与加尔文的思想类似,反对教会而非否定《圣经》,故AB错误。D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不选。
16.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下列说法不符合马丁·路德原意的是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C.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答案】B
【解析】
在马丁·路德等教会人士看来,世俗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和精神的世界均为上帝创造,故AC两项正确,均不选,B项的说法不符合马丁·路德的原意。材料中“宝剑”即强权,故D正确,不选。
17.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宗教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之前,天主教会垄断教义,具有绝对的权威。宗教改革后,人们绕开了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不再迷信传统、陈规,即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故选D。A项错误,新教并非废除宗教仪式,而是简化宗教仪式;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非否定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否定教皇的权威;C项材料未体现。
18.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答案】(1)观点:学会生活;美德即知识;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你自己(认识自我)。
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特点:继承、创新了古典哲学(文化);与自然科学结合产生了新的哲学体系。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的保留;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3)主张:影响和说服大众;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4)关系:哲学依赖(或反映)时代;时代发展需要哲学。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第(1)问,第一小问,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材料文字“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苏格拉底对哲学发展的意义是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文字“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可知,文艺复兴继承、创新了古典文化;依据材料文字“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可知,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结合产生了新的哲学体系。
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背景即可。
第(3)问,首先依据材料文字进行概括,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大众,说服大众”可得出:影响和说服大众;由“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可得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即可。
第(4)问,哲学和时代的关系,可依据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时代)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哲学),一定时期的文化(哲学)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时代)回答即可。
19.14世纪以后,人文精神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如果是简单的“复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就不是“再生”了。“文艺复兴”之所以具有开辟新时代的意义,就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富于创造力的“时代精神”。它具有一种把中古时期远远甩在后面的前进冲击力。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它喜爱完全属于异教的古典文学,它的思想趋势是提升人性。但这不必然意味着人文主义反对上帝或教会。”
——【法】费尔南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三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的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500年以后的世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文艺复兴运动有何特点
(2)材料三中的“一个独立的共和国”是哪一国家 这个国家的政体是如何证明“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文精神得以弘扬的主要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人文主义精神。宣扬人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披着宗教外衣(不反对上帝或教会)。
(2)美国。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成功实践。(3)由文学艺术领域发展到社会政治领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艺复兴运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时代精神”可从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喜爱完全属于异教的古典文学”即可得出“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思想趋势是提升人性”即可得出“宣扬人性”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不必然意味着......反对上帝或教会”即可得出“不反对上帝或教会”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国家”由材料三中的信息“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即可得出“美国”的结论;第二小问“证明”可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三权分立的原则等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可从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发生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主要发生于社会政治领域等角度思考作答。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梭谈到教育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卢梭著《爱弥儿》1762

材料二
“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陈独秀1915
年10
月15
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何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产
生的历史背景。
【答案】(1)内容: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自然天性。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2)特点:从注重个体人性的解放,到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国家民族的解放。
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日本迫使北洋政府签订21条)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袁世凯尊孔复古,倒行逆施。)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辛亥革命的影响。(对辛亥革命局限的反思。)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解析】(1)从材料一中“人的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可看出他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反对强权压迫。而其背景,主要是回答启蒙运动的背景。学生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回答出启蒙运动的背景即可。
(2)从材料二中“第二当了解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可得出变化。而民族主义高涨、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的原因,主要是回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可结合1915年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具体发展表现来说明。在回答国内因素时,还需从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这一外来因素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