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18课《昆明的雨》情境化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18课《昆明的雨》情境化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31 10: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一部《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成为了大多数国人心之所向的地方。
为了提升昆明市旅游城市的形象,昆明文旅决定以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作为素材,设计一组“在雨中邂逅昆明”的明信片,展现昆明独特的情味,让广大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品味汪老笔下的“诗与故乡”。现邀请你们班参与设计活动,希望你们能够踊跃参加。


任务一:为明信片选素材
任务二:为明信片写解读
任务三:为明信片写文案
检查预习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昆明的雨季漫长,通常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但雨水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后的昆明,更是视觉与嗅觉的盛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芳草的湿润气息,天空染上绯红的柔情,蓝花楹带来童话般的梦幻,桂花香不经意间让人精神一振。
昆明 ,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因其属于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故享有“春城”的美誉。
知识链接
读准字音
青头

辟 邪


篱笆


晕 倒




缅 甸



饱 涨

湿
jūn
bì xié
ɡuà
lí bā
suàn
xiè
miǎn diàn
dié

bǎo zhànɡ
lín
yūn dǎo
mèn
积累词语
辟 邪:
避免或驱除邪祟。
名贵:
著名而且珍贵。
鲜 腴:
新鲜肥美。
方比:
比较,比得上。
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情味:
情调,意味。
张目结舌: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连绵不断: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任务一
为明信片选素材
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可以制作明信片正面的景、物、人等素材。
肥大的仙人掌
各种美味的菌子
花叶浓密的木香
颜色黑红的杨梅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可以制作明信片正面的景、物、人等素材。
卖杨梅
的苗族女孩

卖缅桂花
的房东母女

与友人
雨中小酌

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可以制作明信片正面的景、物、人等素材。
昆明的雨
在设计明信片时,我们应该突出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
景、物、人、事
仙人掌
菌子
苗族小女孩
杨梅
缅桂花
送花的母女
雨中的小酒店
多、肥大、生命力旺盛。
多、品类丰富、味道鲜美。
娇美、秀气、温柔。
个大、色红、味甜。
树木高大、繁茂、花香浓郁
善良、大方。
安静、闲适。
在设计明信片时,我们应该突出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
雨季长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不使人厌烦
下下停停
但不使人气闷
气压不低,很舒服
昆明的雨
有同学在挑选明信片素材时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作者对雨的着笔不多,却花费大量笔墨描摹与雨无关的内容?
如果没有了雨,倒挂的仙人掌就不会开花,昆明人家的屋檐就缺少了绿色的生机与情趣。
如果没有了雨,昆明就不会有雨季的花一缅桂花,他的房东也不会给他送来,摆着满满缅桂花的七寸盘子,也不会使他的心感到软软的,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如果没有了雨,昆明的菌子就不会生长,作者就不会品尝到这样美味的食物。
如果没有了雨,作者就不会有“浊酒一杯天过午”的经历没有那木香花“湿雨沉沉”的感觉。没有了雨,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也不会达到饱和状态,也不会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如果没有了雨,即使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雨中的空气也不会那么柔和了。
雨,不仅是描写的对象,也参与了事件,也渲染了氛围,更成为了抒情的载体。这些事物都是昆明雨季里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可以侧面烘托出雨的明亮丰满和使人动情。
形散神不散
这些素材虽然零散,但这一切又和雨相关,都围绕着那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展开,这些是作者情思的寄托,与昆明的雨一起构成作者在昆明的独特记忆。作者借此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恋,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
任务二
为明信片写解说
在任务一中,我们已经设计了明信片正面的素材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明信片反面为这些素材写一段批注式解说语。
批注可以从修辞方法、标点符号、描写角度、用词特点等方面入手,写出心得体会、个人见解。
方法指导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杨梅比作“火炭”,描绘出杨梅黑红的颜色、“一球”特殊的量词描绘出杨梅的饱满圆润。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1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滑,嫩,鲜,香,一字一顿,这种停顿重读的强调更能够突出牛肝菌的口感,让读者仿佛尝到了一样,唇齿留香。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2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形容人窘迫或者吃惊的样子。这里形象的表现出了干巴菌味道好得让人惊奇。感叹号和问号的组合体现情感的递进,营造了反差,以干巴菌外观的丑反衬出了它滋味的美。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3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苗族女孩子娇美、秀气、温柔的情态,衬托了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4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5
“满满的”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送花母女的善良、淳朴;“心软软的”写出了这种美好纯真的人情带给作者的感动、温暖。
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木香人的动作,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木香的形态和繁茂。
环境描写,雨中木香花侧面表现出了雨大,为“我们”滞留小酒店作了铺垫,渲染了雨中安静,美好的氛围。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6
小酒店的外面是大雨滂沱,里边是友人小酌。在这潮湿的空气里,有繁茂的绿叶,有飘香的花朵……闲适恬淡的氛围,增进着朋友之间的友情,使人倍感美好。
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
7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又富有趣味。
语言淡、情味浓
任务三
为明信片写文案
如果我们从文中选择一句话放在明信片正面作为文案,你会选择哪一句?
(2、11)我想念昆明的雨。
结合助读资料思考作者为什么想念的雨?
1939-1946年,17岁的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辗转昆明,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日子并不轻松,战火纷飞,物资匮乏,头顶的轰炸机,随时都会倒塌的校舍。最困难的时候,还把珍藏的字典卖掉换一顿饭,房租也经常交不起。但汪曾祺却说:“我在昆明待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






助读
资料
汪曾祺和昆明的不解之缘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yǔ]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汪曾祺《七载云烟》
汪曾祺不仅仅是在想念昆明的雨,更是在想念那一段在昆明学习、生活的时光,想念那段时光里曾经历过的事,遇到过的人,因为尽管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却在昆明度过了最难忘而又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想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淡,想念那段让人怀念与回味的旧时光。
结合助读资料思考作者为什么想念的雨?
汪曾祺写昆明的雨,他并不只写雨。
他写了倒挂开花的仙人掌,
在雨季潮湿中绽放的生机;
他写了随处可见的菌子嫩、滑、鲜、香,
让昆明的雨季多了一丝烟火气;
他还写了雨季里苗族女孩子娇娇的吆喝声,
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他也写了绿映四周,密密满满的缅桂花,
使得在昆明的他心儿软软的。
昆明的雨,昆明的景,
昆明的人,昆明的事,
万千画面,道一句——
我想念昆明的雨。
汪曾祺
当代苏东坡
骨灰级吃货
超级乐天派
中国最后一个抒情文人
如果你不开心,就读一读汪曾祺吧!
文学界的泥石流
学以致用




仿


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
要写……
要写……
要写……
要写……
要写……
课后作业
必做:完成“学以致用”的小练笔。
选做:课外拓展阅读汪曾祺的《西南联大中文系》、《跑警报》、《七载云烟》,并从语言、手法、情感、质疑感思的角度圈画批注。
课堂总结
文章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自然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以及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