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13 21: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回忆一下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 轨道2. 方向 3. 周期 4. 速度 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特征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3.周期:4.速度:①角速度②线速度近日点(1月初)春分点(3月21日前后)远日点
(7月初)秋分点(9月23日前后)自西向东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一恒星年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1.轨道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
23°26 ′66°34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034′
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23026′南北极圈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二者之和是900 互余关系黄赤交角自转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公转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太阳直射点有什么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移动规律: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0o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23.5°N23.5°S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①6月22日直射北回线.之后往南.②9月23日直射赤道
之后继续往南.③12月22日直射南
回归线.之后往北.④3月21日又赤道直射.之后继续往北.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H直射看下图,并结合课本P23相关文字请思考:
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90°;H直射一日当中,最大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此时,影子最短)
正午太阳高度:A点在一年当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观察: 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春分日(3.21前后);秋分日(9.23前后)。1、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纬度分布规律赤 道 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
归线向两侧递减。夏至日(6.22前后)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
归线向两侧递减。冬至日(12.22前后)南回归线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 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90°45°0°二分日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90°45°0°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夏至日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冬至日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回归线上直射只有一次。同一地点30600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减小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同减异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1~3题。1.在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3.下列有关地球公转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到B过程中,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逐渐减小
B.由B到C过程中,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由C到D过程中,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D.由D到A过程中,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直射点
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高度角是900太阳高度角更小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