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绯红(fēi) 发髻(jì) 驿站(yì) 杳无消息(yǎo)
B. 解剖(pāo) 不逊(xùn) 畸形(jī) 深恶痛绝(wù)
C. 诘责(jié) 佃农(diàn) 溺死(nì) 藏污纳垢(hòu)
D. 禁锢(gù) 粗糙(zào) 炽热(chì) 筋疲力尽(jīn)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劳碌 躁热 锐不可当 为富不仁
B. 私塾 宽厚 眼花潦乱 正襟危坐
C. 愚钝 滞留 任劳任怨 油光可鉴
D. 轩昂 禁锢 诚皇诚恐 抑扬顿挫
3.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他对每一个问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B. 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清华附中,又想报北大附中,总是见异思迁。
C. 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李明同学在作文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D. 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时间。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学习《藤野先生》,使我明白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B. 南仁东先生为“中国天眼”的建成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C.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D. 我们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避免不再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老师。
B.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C.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记叙了南仁东先生建造“中国天眼”的艰难历程,赞扬了他的奉献精神。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玛丽·居里,她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6. 默写填空。(7分)
(1)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4)《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综合性学习。(3分)
第二单元的课文让我们认识了藤野先生、鲁迅、南仁东、居里夫人等伟大的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8-11题。(15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8. 选段中“他们疑惑”的原因是什么?(3分)
9. 为什么“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4分)
10. 选段中“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11.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二)阅读《回忆鲁迅先生》选段,完成12-15题。(15分)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红裙子而后穿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12. 选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两件事?(4分)
13.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4. 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新认识。(4分)
(三)阅读《天上有颗南仁东星》选段,完成16-19题。(15分)
南仁东是“中国天眼”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一生执着于追逐星辰,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天文事业。
为了建造“中国天眼”,南仁东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寻找最适合建造望远镜的地点。他曾经在贵州的深山里待了十几年,每天都要爬山涉水,考察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但南仁东从来没有放弃过。
在建造过程中,南仁东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他连续工作了48小时,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南仁东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他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2016年,“中国天眼”建成启用,南仁东却因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与世长辞,享年72岁。
为了纪念南仁东先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这颗星星永远闪耀在天空中,见证着南仁东先生为中国天文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16. 选段主要记叙了南仁东先生的哪些事迹?(4分)
17. 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 南仁东先生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
19.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南仁东星”的命名有什么意义。(4分)
三、写作(50分)
20. 请以“我心中的榜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A 解析:B项“解剖”的“剖”应读“pōu”;C项“藏污纳垢”的“垢”应读“gòu”;D项“粗糙”的“糙”应读“cāo”。
2. C 解析:A项“躁热”应改为“燥热”;B项“眼花潦乱”应改为“眼花缭乱”;D项“诚皇诚恐”应改为“诚惶诚恐”。
3. A 解析:B项“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用在此处不当;C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用在此处不当;D项“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用在此处不当。
4. B 解析:A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主客颠倒,应改为“中国青年对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D项否定不当,可删去“不再”。
5. D 解析:《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芙·居里,玛丽·居里是文章的主人公。
6. (1)征蓬出汉塞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4)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7. 示例:藤野先生,您毫无民族偏见,悉心教导鲁迅,您的正直与善良让我深感敬佩。
二、阅读理解
(一) 8. 中国是弱国,他们认为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分数在60分以上,他们觉得不是鲁迅自己的能力。
9. 因为这声欢呼是日本学生对枪毙中国人的喝彩,伤害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10. 指的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原因是他意识到医学只能拯救人的身体,而唤醒国人的灵魂才是更重要的。
11. 鲁迅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勇于反思和抉择的人。
(二)12. 写鲁迅先生笑的特点;写鲁迅先生对“我”衣裳颜色搭配的评价。
13. 鲁迅先生具有开朗、随和、细心的性格特点。
14.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走路轻捷的特点。
15. 示例:原来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严肃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细心、随和,对生活有独特审美眼光的人。
(三)16. 走遍中国寻找“中国天眼”建造地点;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带病坚持工作;为中国天文事业奉献一生。
17. 比喻,将南仁东先生比作星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对中国天文事业的巨大贡献和崇高精神。
18. 执着追求、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
19. 纪念南仁东先生为中国天文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传承他的崇高精神,让他的事迹和精神永远被人们铭记。
三、写作
2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