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案 2016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名校学案 2016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15 18:44:54

文档简介

(共97张PPT)
认知·探索
基础自主初探
认知·探索
要点探究归纳
演练·评估
知能达标演练

目标预览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重、难点》
2.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重点)
3.理解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重点)
4.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基础检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约占2/3
(2)组成及比例
细胞外液:约占1/3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
(内环境

(约占》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
⑥体液。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用线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
d.组织液
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血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约7%~9%
无机盐:约1%
血液运送的物质—
各种营养物质
(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
激素等:少量
水:约90%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
目,具体如下表: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多
越大
越高
越少
越小
越低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
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I。
2.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HCO3、HPO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水肿。
(/)
(2)人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因而会使人体H减小。
(X)
(3)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
(√)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细胞是一个开放系统
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
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
(1)消化系统:将食物消化、吸收进入内环境。
(2)呼吸系统:将氧气运输进入内环境,使二氧化碳由内
环境排出。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比较
成分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项目
存在部位
组织细胞之间
血管
淋巴管

生活在其中
各种组织
各种
淋巴细胞、

的细胞种类
细胞
血细胞
吞噬细胞等
蛋白质含量
很少
较多
很少(共104张PPT)
认知·探索
基础自主初探
认知·探索
要点探究归纳
演练·评估
知能达标演练
认知·探索
专题归纳整合

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网络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请将下列调节方式与其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①神经调节
a.抵御、清除外来异物或病原体
②体液调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③免疫调节
c.体液中化学物质对机体进行的调节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
1.实验原理
由于内环
细胞代
初期内
境中缓冲
酸性或
谢、食物
环境pH
物质的存
碱性物
消化吸
发生偏
在,可以维



持pH的
相对稳定
2.实验过程
(1)设计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的流程,设计表格记录实
验结果。
(2)进行实验。
①被测实验材料: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
②酸碱变化所用试剂:0.1mol/L的HC1模拟酸性条件;
0.1mol/L的aOH模拟碱性条件。
③实验过程。
a.取25mL被测实验材料倒入50mL的烧杯中,记录起
始pH。
b.一次加一滴0.1mol/L的HC1(0.1mol/L的
NaOH),轻轻摇动,每加5滴测量一次pH,直至滴加30
滴,记录实验结果。
一、内环境的稳态
1.实例分析一人的体温及其变化
(1)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2)变化: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始终接近37℃
①年龄影响体温: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体温逐渐降低
②性别影响体温:女性体温一般比男性高。
③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变化一般不超过1℃。
2.稳态的内容
pH:7.357.45
(1)理化性质
温度:37℃左右
渗透压:770kPa(37℃时)左右
(2)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
含量相对稳定。
A.内环境稳态包括线粒体基质pH的相对稳定
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协
调活动来维持的
C.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微
小差异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都保持在最适
值不变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1)神经调节:主要的调节方式,由神经系统参与,反射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体液调节: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CO2、H+等)对
机体的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主要由内分泌系统参与。
(3)免疫调节: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者共
同抵御外来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主要由免疫系统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