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题型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
【题型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5
【题型3】利用一次函数选择方案 9
【题型4】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14
【知识点1】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实例中的函数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
①描点猜想问题需要动手操作,这类问题需要真正的去描点,观察图象后再判断是一次函数还是其他函数,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相关的问题.
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问题,有些是以函数知识为背景考查几何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有些题目是以几何知识为背景,从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关系,关键是运用几何知识建立量与量的等式. 1.(2024春 平泉市期末)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cm,腰长y(cm)是底边长x(cm)的函数解析式正确的是( ) A.y=-0.5x+20( 0<x<20)B.y=-0.5x+20(10<x<20)C.y=-2x+40(10<x<20)D.y=-2x+40(0<x<20)
【答案】A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y+x可得出y与x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确定x的范围.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周长等于三边之和可得:2y=40-x
∴y=20-0.5x,
又∵x为底边,
∴,
解得:0<x<20.
故选:A. 【知识点2】一次函数的应用 1、分段函数问题
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2、函数的多变量问题
解决含有多变量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3、概括整合
(1)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①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②分段函数思想的应用.
(2)理清题意是采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 1.(2024 佛山校级一模)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②甲行走的速度是乙的1.5倍;③a=34,b=80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分析】由题意根据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对各个结论依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当x=0时,y=1200,
∴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
②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60÷40=1.5,
∴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错误;
③a=1200÷40+4=34,b=(60+40)×(24-4-12)=800,结论③正确;
故结论正确的有①③.
故选:B.
【题型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典型例题】直线y=﹣x+1与y=2x+a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不可能是( )
A. B. ﹣ C. ﹣ D. ﹣
【答案】D
【解析】解方程组,
可得,
∵直线y=﹣x+1与y=2x+a的交点在第一象限,
∴,即,
解得﹣2<a<1,
∴a的取值不可能是,
故选:D.
【举一反三1】若直线y=ax﹣3与直线y=5x+2的交点坐标为(m,n),则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解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直线y=ax﹣3与直线y=5x+2的交点坐标为(m,n),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C.
【举一反三2】如图,一次函数y=x+1与y=ax+5的图象相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2,那么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 .
【答案】
【解析】把x=2代入y=x+1得,y=2+1=3,
∵一次函数y=x+1与y=ax+5的图象相交于点P(2,3),则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
故答案为:.
【举一反三3】已知点A、B、C、D的坐标如图.
(1)求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E的坐标;
(2)连接AC,求△ACE的面积S.
【答案】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A(﹣3,0).B(0,6)代入得 ,
解得 ,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6;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mx+n,
把C(0,1).D(2,0)代入得 ,
解得 ,
所以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1,
解方程组 得 ,
所以E点坐标为(﹣2,2);
(2)S=S△ADE﹣S△ADC
=×2×5﹣×1×5
=.
【题型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典型例题】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1x+b与y2=k2x+b2交于点A,根据图象回答,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1 C. x<﹣1 D. x≤﹣1
【答案】C
【解析】由函数图象得:当x<﹣1时,y1在y2上方,即y1>y2,
故选:C.
【举一反三1】函数y=kx+b(k、b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A. x≥﹣1 B. x≤﹣1 C. x≥2 D. x≤2
【答案】A
【解析】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1时,直线y=kx+b在x轴上方(包含x轴),
∴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x≥﹣1.
故选:A.
【举一反三2】如图,直线y1=ax(a≠0)与交于点P,有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因为正比例函数y1=ax经过二、四象限,所以a<0,①正确;
一次函数y2=x+b经过一、二、三象限,所以b>0,②错误;
由图象可得:当x>0时,y1<0,③错误;
当x<﹣2时,y1>y2,④正确;
故选:B.
【举一反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和y=m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k﹣m)x<n的解集是 .
【答案】x<1
【解析】由(k﹣m)x<n得到:kx<mx+n.
根据图象可知:两函数的交点为(1,2),
所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kx<mx+n的解集是x<1,即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k﹣m)x<n的解集是x<1,
故答案为:x<1.
【举一反三4】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0,2),(1,0),直线y=与坐标轴交于C、D两点.
(1)求交点E的坐标;
(2)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
【答案】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故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2,
则,
解得,
故点E的坐标是(2,﹣2);
(2)由图象可知,x<2时,y=kx+b的图象在y=的图象的上方,
故不等式 kx+b> 的解集是x<2;
【举一反三5】一次函数y1=kx+b和y2=﹣4x+a的图象如图所示,且A(0,4),C(﹣2,0).
(1)由图可知,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2)若不等式kx+b>﹣4x+a的解集是x>1.
①求点B的坐标;
②求a的值.
【答案】解:(1)∵A(0,4),C(﹣2,0)在一次函数y1=kx+b上,
∴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
故答案为:x>﹣2;
(2)①∵A(0,4),C(﹣2,0)在一次函数y1=kx+b上,
∴,得,
∴一次函数y1=2x+4,
∵不等式kx+b>﹣4x+a的解集是x>1,
∴点B的横坐标是x=1,
当x=1时,y1=2×1+4=6,
∴点B的坐标为(1,6);
②∵点B(1,6),
∴6=﹣4×1+a,得a=10,
即a的值是10.
【题型3】利用一次函数选择方案
【典型例题】某通讯公司提供了两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方式1,收月基本费20元,再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通话时间计费;方式2,收月基本费20元,送80分钟通话时间,超过80分钟的部分,以每分钟0.15元的价格计费.
下列结论:
①如图描述的是方式1的收费方法;
②若月通话时间少于240分钟,选择方式2省钱;
③若月通讯费为5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
④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得:
方式1的函数解析式为y=0.1x+20,
方式2的函数解析式为y=,
①方式1的函数解析式是一条直线,方式2的函数解析式是分段函数,所以如图描述的是方式1的收费方法,另外,当x=80时,方式1是28元,方式2是20元,故①说法正确;
②0.1x+20>20+0.15×(x﹣80),解得x<240,故②的说法正确;
③当y=50元时,方式1:0.1x+20=50,解得x=300分钟,方式2:20+0.15×(x﹣80)=50,解得x=280分钟,故③说法正确;
④(1)当方式2:x≤80,y2=20;方式1:x≤80,y1=0.1x1+20;
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
则y1=20+10=30,x1=100,
∴x1﹣x2=100﹣x2<100,
(2)当方式2:x2>80,y2=20+0.15×(x2﹣80),
则x2=,
方式1:y1=0.1x1+20,
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
则y1=y2+10,
∴x1=10y2﹣100,
∴x1﹣x2=10y2﹣100﹣()=y2﹣,
令x1﹣x2=100,
∴y2=44,y1=54;
∴有且只有方式1费用为54元,方式2费用为44元时,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
故④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1】某电信公司推出两种不同的收费标准:A种方式是月租20元;B种方式是月租0元.一个月本地网内打出电话费S(元)与打出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打出150分钟时,这两种方式的电话费相差( )
A. 5元 B. 10元 C. 15元 D. 20元
【答案】B
【解析】设A种方式话费单价为x元,B种方式话费单价y元,
20+100x=30,解得x=0.1,
100y=30,解得y=0.3,
打出150分钟,
A种方式:20+150×0.1=35(元),
B种方式:0.3×150=45(元),
∴相差45﹣35=10(元),
故选:B.
【举一反三2】如图,l1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应( )
A. 小于3吨 B. 大于3吨 C. 小于4吨 D. 大于4吨
【答案】D
【解析】该公司想要盈利(收入大于成本),只要销售收入大于销售成本即可,即y1>y2,在图上应是l1在上面,在交点右边的部分满足条件.
由图象可知,当x>4时,y1>y2,
故当销售量大于4t时可以盈利.
故选:D.
【举一反三3】某公司推销一种产品,公司付给推销员的月报销有两种方案如图所示.设推销员推销产品的数量为x(件),付给推销员的月报酬为y(元).若公司决定改进“方案二”,保持基本工资不变,每件报酬增加m元,使得当销售员销售产品达到40件时,两种方案的报酬差额不超过100元,则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2.5≤m≤7.5
【解析】设方案一的函数解析式为:y1=kx+b,
把(0,1200),(30,2700)代入得:,
解得:,
∴y1=50x+1200,
同理得:方案二的函数解析式为:y2=30x+1800,
增加报酬后方案二的解析式为:y2=(30+m)x+1800,
当x=40时,根据题意得:
①50x+1200﹣[(30+m)x+1800]≤100,
m≥2.5;
②[(30+m)x+1800﹣50x﹣1200]≤100,
m≤7.5;
∴2.5≤m≤7.5;
故答案为:2.5≤m≤7.5.
【举一反三4】黄冈市某超市对顾客优惠购物,规定如下:
①一次购物少于100元,则不予优惠;
②一次购物满100元,但不超过500元,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
③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部分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0元的部分给予八折优惠;
小李两次去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99元和530元,现在小张决定一次去购买小李分两次购买的同样多的物品,小张需付 元.
【答案】609.2或618
【解析】(1)设购物钱数为x元时,需付钱数为y元,
根据题意,0≤x<100时,y=x…①;
100≤x≤500时,y=0.9x…②;
x>500时,y=0.8×(x﹣500)+0.9×500
即y=0.8x+50…③;
(2)当付款99元未打折时,实际付99元;当付款99元打折时,实际付110元;
530元的是打折后花的钱,设不打折需花a元:
(a﹣500)×0.8+500×0.9=530,得a=600元,
两次购买商品的总额为99+600=699元或110+600=710元,
(699﹣500)×0.8+500×0.9=609.2元,(710﹣500)×0.8+500×0.9=618元,
则一次去购买小李分两次购买的同样多的物品实际付款为609.2元或618元.
【举一反三5】某快递公司为提高快递分拣的速度,决定购买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来代替人工分拣,两种型号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价格如下表:
设购买甲种型号的机器人x台,购买这20台机器人所花的费用为y万元.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求这20台机器人每小时分拣快递件数总和不少于12700件,则该公司至少需要购买几台甲种型号的机器人?此时所花费的费用为多少万元?
【答案】解:(1)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3x+2.5(20﹣x),
=3x+50﹣2.5x
=0.5x+50(0≤x≤20);
(2)由题可得:800x+600(20﹣x)≥12700,
解得x≥3.5,
∴当x=4时,y取得最小值,
∴y最小=0.5×4+50=52.
∴该公司至少需要购买4台甲种型号的机器人;此时所花费的费用为52万元.
【题型4】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如图,佳佳设计了一种挖宝游戏,屏幕上正方形ABCD是宝藏区(含正方形边界),其中A(1,1),B(2,1),沿直线y=x+b行走,则游戏者能够挖到宝藏的b的取值范围为( )
A. ﹣1≤b≤2 B. ﹣2≤b≤1 C. ﹣1≤b≤1 D. b≤1
【答案】C
【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1,1),B(2,1),
∴C(2,2),D(1,2),
由题意可知,当直线y=x+b经过B(2,1)时b的值最小,
即2×1+b=1,
解得b=﹣1;
当直线y=x+b过D(1,2)时,b最大,
即2=1×1+b,
解得b=1,
∴能够使黑色区域变白的b的取值范围为﹣1≤b≤1.
故选:C.
【举一反三1】“漏壶”是古代一种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在漏壶漏完水之前,漏壶内水的深度与对应的漏水时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 )
A. 正比例函数关系 B. 一次函数关系 C. 反比例函数关系 D. 二次函数关系
【答案】B
【解析】∵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x表示漏水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
∴y随x的增大而减小,符合一次函数关系.
故选:B.
【举一反三2】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每千克降价0.1元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若降价后他将剩余土豆售完时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则他一共带了( )千克土豆.
A. 15 B. 32.4 C. 40 D. 45
【答案】D
【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农民自带零钱为5元,降价前售出土豆30千克,
降价前每千克售价为=0.5(元),
∴降价后每千克售价为0.4元,
∴降价后销售的土豆为=15(千克),
∴这个农民一共带了土豆30+15=45(千克),
故选:D.
【举一反三3】如图1是某湖最深处的一个截面图,湖水面下任意一点A的压强P(单位:cmHg)与其离水面的深度h(单位:m)的函数解析式为P=ah+P0,其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P0为湖水面大气压强,a为常数且a>0,点M的坐标为(34.5,34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湖水面大气压强为76.0 cmHg
B. 函数解析式P=ah+P0中P的取值范围是P<342
C. 湖水深20m处的压强为256 cmHg
D. P与h的函数解析式为P=8h+66(0≤h≤34.5)
【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直线P=kh+P0过点(0,66)和(34.5,342).
∴,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P=8h+66.故D正确,符合题意;
∴青海湖水面大气压强为66.0 cmHg,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根据实际意义,函数解析式P=ah+P0中P的取值范围是66≤P≤342,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将h=20代入解析式P=8h+66,
∴P=8×20+66=226,即青海湖水深20m处的压强为226 cmHg,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举一反三4】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每一级台阶的宽度和高度之比为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10,1),若直线同时经过点A,B,C,D,E,则k与b的乘积为( )
A. ﹣3 B. 3 C. ﹣5 D. 5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设y=kx+b(k≠0)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G,F,BH⊥AH于点H,
∴F(0,b),G(-,0),
依题意,AH∥GO,BH∥FO,
∴∠BAH=∠FGO,∠AHB=∠GOF=90°
∴△ABH∽△GOF
∵每一级台阶的宽度和高度之比为2:1,
∴,
∴,即k=,
∴直线解析式为y= +b,
将点A(﹣10,1)代入得,1=,
解得b=6,
∴kb==3.
故选:B.
【举一反三5】下表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单位:cm):
它表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时,弹跳高度y是下落高度x的一次函数,那么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答案】y=x+5
【解析】设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kx+b,
将(50,30),(80,45)代入y=kx+b,
得:,
解得:,
∴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x+5.
故答案为:y=x+5.
【举一反三6】已知合肥到芜湖的距离为150千米,现有一辆邮政车往返两城市之间,该邮政车每次到达合肥或芜湖后,均需停留1小时再重新出发.暑假期间,合肥某旅游公司计划在同线路上加开一辆旅游大巴车,在试运行期间,该邮政车与旅游大巴车同时从合肥出发,两辆车均保持匀速行驶,经过小时两车第一次相遇.两车之间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部分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行驶过程时,邮政车的速度大于旅游大巴车的速度,请完成以下探究:
(1)邮政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
(2)当两车第一次在行驶的路上相遇时,相遇点到合肥的距离为 千米.
【答案】(1)80 (2)
【解析】(1)由图可知,邮政车用小时由合肥到芜湖,
∴邮政车的速度为150÷=80(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80;
(2)设旅游大巴车速度为a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得:(﹣1)×80+a=150×2,
解得a=40,
∴旅游大巴车速度为40千米/小时,
∴a=×40=,
∴相遇点到合肥的距离为千米;
故答案为:.
【举一反三7】以下表格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部分计量值对应表
根据表格信息,当华氏温度的值和摄氏温度的值相等时,这个值是 .
【答案】﹣40
【解析】通过表格中数据可知华氏温度为y(℉)与摄氏温度为x(℃)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
设华氏温度为y(℉)与摄氏温度为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题意,
得,
解得,
即y=1.8x+32,
当y=x时,x=1.8x+32,
解得:x=﹣40.
因此当华氏﹣40度时,摄氏也是﹣40度.
故答案为:﹣40.
【举一反三8】下表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单位:cm):
它表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时,弹跳高度y是下落高度x的一次函数,那么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答案】y=x+5
【解析】设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kx+b,
将(50,30),(80,45)代入y=kx+b,
得:,
解得:,
∴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x+5.
故答案为:y=x+5.5.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题型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2
【题型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3
【题型3】利用一次函数选择方案 5
【题型4】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8
【知识点1】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实例中的函数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
①描点猜想问题需要动手操作,这类问题需要真正的去描点,观察图象后再判断是一次函数还是其他函数,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相关的问题.
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问题,有些是以函数知识为背景考查几何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有些题目是以几何知识为背景,从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关系,关键是运用几何知识建立量与量的等式. 1.(2024春 平泉市期末)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cm,腰长y(cm)是底边长x(cm)的函数解析式正确的是( ) A.y=-0.5x+20( 0<x<20)B.y=-0.5x+20(10<x<20)C.y=-2x+40(10<x<20)D.y=-2x+40(0<x<20)
【知识点2】一次函数的应用 1、分段函数问题
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2、函数的多变量问题
解决含有多变量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3、概括整合
(1)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①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②分段函数思想的应用.
(2)理清题意是采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 1.(2024 佛山校级一模)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②甲行走的速度是乙的1.5倍;③a=34,b=80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题型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典型例题】直线y=﹣x+1与y=2x+a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不可能是( )
A. B. ﹣ C. ﹣ D. ﹣
【举一反三1】若直线y=ax﹣3与直线y=5x+2的交点坐标为(m,n),则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解为的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2】如图,一次函数y=x+1与y=ax+5的图象相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2,那么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 .
【举一反三3】已知点A、B、C、D的坐标如图.
(1)求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E的坐标;
(2)连接AC,求△ACE的面积S.
【题型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典型例题】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1x+b与y2=k2x+b2交于点A,根据图象回答,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1 C. x<﹣1 D. x≤﹣1
【举一反三1】函数y=kx+b(k、b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A. x≥﹣1 B. x≤﹣1 C. x≥2 D. x≤2
【举一反三2】如图,直线y1=ax(a≠0)与交于点P,有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举一反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和y=m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k﹣m)x<n的解集是 .
【举一反三4】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0,2),(1,0),直线y=与坐标轴交于C、D两点.
(1)求交点E的坐标;
(2)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
【举一反三5】一次函数y1=kx+b和y2=﹣4x+a的图象如图所示,且A(0,4),C(﹣2,0).
(1)由图可知,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2)若不等式kx+b>﹣4x+a的解集是x>1.
①求点B的坐标;
②求a的值.
【题型3】利用一次函数选择方案
【典型例题】某通讯公司提供了两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方式1,收月基本费20元,再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通话时间计费;方式2,收月基本费20元,送80分钟通话时间,超过80分钟的部分,以每分钟0.15元的价格计费.
下列结论:
①如图描述的是方式1的收费方法;
②若月通话时间少于240分钟,选择方式2省钱;
③若月通讯费为5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
④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举一反三1】某电信公司推出两种不同的收费标准:A种方式是月租20元;B种方式是月租0元.一个月本地网内打出电话费S(元)与打出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打出150分钟时,这两种方式的电话费相差( )
A. 5元 B. 10元 C. 15元 D. 20元
【举一反三2】如图,l1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应( )
A. 小于3吨 B. 大于3吨 C. 小于4吨 D. 大于4吨
【举一反三3】某公司推销一种产品,公司付给推销员的月报销有两种方案如图所示.设推销员推销产品的数量为x(件),付给推销员的月报酬为y(元).若公司决定改进“方案二”,保持基本工资不变,每件报酬增加m元,使得当销售员销售产品达到40件时,两种方案的报酬差额不超过100元,则m的取值范围是 .
【举一反三4】黄冈市某超市对顾客优惠购物,规定如下:
①一次购物少于100元,则不予优惠;
②一次购物满100元,但不超过500元,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
③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部分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0元的部分给予八折优惠;
小李两次去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99元和530元,现在小张决定一次去购买小李分两次购买的同样多的物品,小张需付 元.
【举一反三5】某快递公司为提高快递分拣的速度,决定购买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来代替人工分拣,两种型号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价格如下表:
设购买甲种型号的机器人x台,购买这20台机器人所花的费用为y万元.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求这20台机器人每小时分拣快递件数总和不少于12700件,则该公司至少需要购买几台甲种型号的机器人?此时所花费的费用为多少万元?
【题型4】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如图,佳佳设计了一种挖宝游戏,屏幕上正方形ABCD是宝藏区(含正方形边界),其中A(1,1),B(2,1),沿直线y=x+b行走,则游戏者能够挖到宝藏的b的取值范围为( )
A. ﹣1≤b≤2 B. ﹣2≤b≤1 C. ﹣1≤b≤1 D. b≤1
【举一反三1】“漏壶”是古代一种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在漏壶漏完水之前,漏壶内水的深度与对应的漏水时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 )
A. 正比例函数关系 B. 一次函数关系 C. 反比例函数关系 D. 二次函数关系
【举一反三2】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每千克降价0.1元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若降价后他将剩余土豆售完时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则他一共带了( )千克土豆.
A. 15 B. 32.4 C. 40 D. 45
【举一反三3】如图1是某湖最深处的一个截面图,湖水面下任意一点A的压强P(单位:cmHg)与其离水面的深度h(单位:m)的函数解析式为P=ah+P0,其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P0为湖水面大气压强,a为常数且a>0,点M的坐标为(34.5,34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湖水面大气压强为76.0 cmHg
B. 函数解析式P=ah+P0中P的取值范围是P<342
C. 湖水深20m处的压强为256 cmHg
D. P与h的函数解析式为P=8h+66(0≤h≤34.5)
【举一反三4】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每一级台阶的宽度和高度之比为2: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10,1),若直线同时经过点A,B,C,D,E,则k与b的乘积为( )
A. ﹣3 B. 3 C. ﹣5 D. 5
【举一反三5】下表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单位:cm):
它表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时,弹跳高度y是下落高度x的一次函数,那么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举一反三6】已知合肥到芜湖的距离为150千米,现有一辆邮政车往返两城市之间,该邮政车每次到达合肥或芜湖后,均需停留1小时再重新出发.暑假期间,合肥某旅游公司计划在同线路上加开一辆旅游大巴车,在试运行期间,该邮政车与旅游大巴车同时从合肥出发,两辆车均保持匀速行驶,经过小时两车第一次相遇.两车之间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部分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行驶过程时,邮政车的速度大于旅游大巴车的速度,请完成以下探究:
(1)邮政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
(2)当两车第一次在行驶的路上相遇时,相遇点到合肥的距离为 千米.
【举一反三7】以下表格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部分计量值对应表
根据表格信息,当华氏温度的值和摄氏温度的值相等时,这个值是 .
【举一反三8】下表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单位:cm):
它表示皮球从一定高度落下时,弹跳高度y是下落高度x的一次函数,那么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