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21:5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作者简介
预习检测
兴味 洗涤 卑微
牛犊 茸毛 消逝
繁殖 凋谢 臼齿
蔓延 不朽 混为一体
shì

bēi

róng
zhí
màn
diāo
xiǔ
xìng
jiù
hùn
臼齿:牙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一个。通称“槽牙”。
象形字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散文
叙事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文体知识
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与“永久”意思相近的词并圈出来。
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第一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二段:人们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第三段:感谢生命的奇迹,他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第四段: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第五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通过对于文章中心句的梳理,我们发现作者对“生命”情感态度是有着变化的,看看作者对于“生命”情感有着哪些变化。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它们既然离开,就永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悲观、消沉
豁达
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赞叹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层(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层(第2段):谈生命的不朽
第三层(第3-5段):高唱生命的赞歌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指个体的生命
指人类的生命
读第三自然段
“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许多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你对于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呢?
暴君只能剥夺个人生命,但毁灭不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永存”矛盾吗?
不矛盾。
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课文标题是《永久的生命》,但第1段写生命的易逝,这是否偏题?
先抑后扬。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这是“抑”;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人类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这是“扬”;最后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这样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打动人心。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对比
把“生命”和“衬衣”相比较,突出了时间的易逝,生命的不可挽回,表达了对生命易逝遗憾,无可奈何之情。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接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拟人
把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顽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永远不朽的赞美之情。
《永久的生命》是一篇 。
先谈 ;
再谈 ;
最后 。
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书写了个体生命易逝,生命本身是永久的、充满希望的,我们应该热爱生命、赞美生命。
议论性散文
生命的易逝
生命的不朽
高唱生命的赞歌
生命短暂,我们不能增加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厚度,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能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