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共4分)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qīn lüè 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他们zhēn zhuó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gù jì ,真令人惊讶。
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cù yōng 的轿乘队伍。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车辙(zhé) 鱼鳍(qí)隧道(suí) 恶劣(liè)
B.寻觅(mì) 蚊蚋(nà)臃肿(yōng) 顾忌(jì)
C.罅隙(xià) 窠巢(kē)喧嚣(xuān) 纤维(xiān)
D.黏土(zhān) 金蜣(qiānɡ)折皱(zhé) 涂墁(màn)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赵州桥横挎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B.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C.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
D.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梳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5.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武术《武林雄风》中舞美的变换与动作招式的变化相得益彰,真实展现少林武术的精气神。
B.提灯会的灯具制作人自出心裁,灯具式样多种,多数是以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本,形态千姿,彩绘逼真。
C.万绿湖中的岛屿各具神态,各显风姿,惟妙惟肖。
D.凌晨2点,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车辆络绎不绝,几百名工人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昇,他是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B.《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深化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C.《蝉》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D.《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广为大众喜爱。
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④⑤③⑥②①
B.④①⑤③⑥②
C.③②①⑥④⑤
D.③⑥④②⑤①
8. 去掉加点词语对句子的含义影响最小的一项是(2分)( )
A.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B.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C.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D.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9.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是他的作品。
B.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
C.《藤野先生》一文记述作者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真挚怀念。
D.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三十年时间写下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法布尔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书中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10. 古诗文名句默写。(共8分)
(1)《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
(2)《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 , ”的美好联想;“ , ”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3)《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11.文言文阅读。(共13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继父
张亚凌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蹭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心里就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回家喽——”。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哈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擦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
“再能顶哈用,还不就是人家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工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上门,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子能过得去?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
他倒劝起母亲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跟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里,孙子抱完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胎,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您?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您特喜欢吃的苗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您胃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
倘若您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您多少啊!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没说起过生父。在我们兄妹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本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的心理。
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3).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来指称?
(4).“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共11分)
花中西施
陈博君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盛赞杜鹃:“闻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在杜鹃面前,连美艳多姿的芙蓉和芍药也相形见绌,成了丑女。于是,“花中西施”就成了人们对杜鹃的一种最高赞誉。
杜鹃的品种繁多,花色也极为丰富,红的、黄的、白的……应有尽有,其中,花色鲜黄亮丽的硫磺杜鹃,是杜鹃家族中特别出色的一个园艺品种,堪称是“花中西施”的杰出代表。
硫磺杜鹃为常绿灌木,株型矮小,高度通常为30~150厘米,其小枝非常密集,表面有鳞片。硫磺杜鹃盛开的季节在4月下旬至6月,每当春回大地,这种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的美丽花卉就透过盎然的春意迎风怒放,黄花绿叶,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野生的硫磺杜鹃仅产在云南的西部、西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与一般的杜鹃品种不同,硫磺杜鹃是一种浅根类附生植物,常附生于海拔3000米的云铁杉、苍山冷杉及常绿落叶阔叶林的老树上,也有附生于峭壁、石岩或漂砾上的。由于其根系较浅,易于移植,常被制成盆景供观赏。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硫磺杜鹃最早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当时硫磺杜鹃被称为“山石榴”“山踯躅”等,与报春花、龙胆花合称为“中国三大名花”,其中硫磺杜鹃位列其首。
中国有不少关于硫磺杜鹃的传说,其中在江苏镇江的一个神话传说流传最广。
传说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村东边住着一个名叫刘鹄的年轻人。每次他一吹响排箫,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为他衔来各种名贵草药,刘鹄把这些草药全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在村子西边,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赚钱养家。鹃子的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只要她一开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硫磺杜鹃就会绽苞盛放。刘鹄和鹃子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来,皇帝听说鹃子漂亮又能干,就下旨选她进了宫。心如刀绞的刘鹄变成一只小鸟,飞过宫墙来到鹃子身边,对着心爱的人不停啼叫。鹃子看见刘鹄变成了小鸟,吐血身亡,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硫磺杜鹃。于是,小鸟衔起硫磺杜鹃飞出宫墙,把这朵硫磺杜鹃栽在了鹃子家门口。从那以后,村里开出了一片美丽的硫磺杜鹃,其中最美的一株,便是鹃子变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硫磺杜鹃中的一个珍贵品种。
如今,被人们视为珍宝的可不仅仅只是“五宝绿珠”这个品种,整个硫磺杜鹃的家族全都成了渐危种,已被列为国家三级濒危保护树种。不过,作为优良的园林花卉,硫磺杜鹃的人工培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不少地方,硫磺杜鹃被广泛栽植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或散植在疏林下,修剪出各种形态,成为做花篱的良好材料。
(1).本文以白居易的诗开头,有何用意?
(2).本文主要介绍了硫磺杜鹃哪几方面的知识?
(3).选文第四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详细叙述了关于硫磺杜鹃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5).硫磺杜鹃是渐危品种,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它们?
三、作文
14.按要求写作。(共50分)
以“我们的________(学校、村庄、小区、街道……)”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运用说明方法,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1). 侵略(2). 斟酌(3). 顾忌(4). 簇拥
2.C
3.C
4.C
5.C
6.D
7.A
8.D
9.A
10. (1). 复行数十步(2). 豁然开朗(3). 窈窕淑女(4). 君子好逑(5). 悠哉悠哉(6). 辗转反侧(7). 所谓伊人(8). 在水一方
二、阅读理解
11. 1. (1). (1)书信1. (2). (2)消散1. (3). (3)指人间1. (4).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 (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3. C4.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2. 1. 结构上,开头点题,引出下文对继父的怀念;结尾呼应开头,点明题旨。内容上,强调继父在“我们”心自中的地位,表达对继父的爱戴,怀念之情。2. “柔柔软软”写出了继父瞅着“我”时的满足与幸福的心理。3. “继父”只表明他的身份,如果用“继父”指称,显得生硬,有距离感,所以用“他”指称继父;以“爸、您”指称,能更直接地抒发对继父深厚的感情。4. 从继父下班后就去摆摊,直到去世前还在摆摊,他会修理各种电器,常帮助别人,可以看出继父是一个勤劳、能干:热心的人;从继父把糖让给“我”吃,把母亲夹给他的菜给“我们”,为了攒钱养活一家人,从不吸烟喝酒,一年四季穿旧衣服,可以看出继父是一个关爱孩子、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从继父不仅自己能忍受邻里街坊的流言风语以及爷爷奶奶他们的脸色,还劝母亲不要计较;可以看出继父是一个宽宏大量和好脾气的人。
13. 1. 交代杜鹃被称为“花中西施”的由来,突出说明了杜鹃花的美丽。2. 外形、产地、栽培历史、生存现状。3. 作比较。拿野生的硫磺杜鹃和一般的杜鹃作比较,突出说明了硫磺杜鹃独特的生长环境。4. 为硫磺杜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5. 加大人工培育的力度,广泛地种植。
三、作文
14.范文
我的学校
绿草茵茵,绿树苍天,花红叶绿,这就是我的学校,一个充满绿意的天地。我们在这绚丽的世界里学习、生活、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漫步在校园的路上,茂盛的梧桐遮住了堪蓝的天空,阳光丝丝娄娄的穿过绿叶,星星点点的落在地上,当风儿轻轻地拂过时,那星星点点的阳光在地上蹦来跳去,多像深夜闪硕的群星。在梧桐的脚下刚被雨水冲洗过的叶子显得更精神了。个个伸直它们修长的腰,好似要争先恐后地要我欣赏它们的雨后风姿。看,那片宽大的叶子上有一滴雨水,在无际的叶海中来回打转转。咦,花潭中央好久有了一对含苞欲放的玫瑰?仰首眺望,花都开好了,为了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你们顶风熬雨颠簸在前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课堂上已传来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风吹过树的声音,唱响了一曲动听的歌谣。随着铃声的响起,校园里也变得热闹起来,笑声、谈话声、喊叫声一时齐发,使宁静的校园变得热火朝天,在紧张的学习后,尽情享受这快乐的十分钟吧。西阳下的学校显得格外醉人,它正在展现它那不为人知而充满神秘的那一面。余晖下的学校变得金灿灿的,夕阳把最后的一刻留在房顶的一角,教室的一面,操场的旁边。
我欣赏着这一面,新的发现会赶走一切烦恼,它,有着无穷的魔力。有着月亮的晚上,群星闪烁,寂静的学校入睡了,只有蛐蛐在草丛中歌唱,迎接太阳的升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