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考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假设情境一: 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一、单圈环流不可能存在,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假设情境二:地球表面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二、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 和六个风带
地图册P11两个关键: 1、关于气压带的形成:气流上升,地面为低压;气流下沉,则地面为高压。
这里所讲的高压和低压都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
而且,现在所讲的气压带是指近地面而不是高空。
2、关于风: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但在吹的过程中风向要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假设情境三:地球表面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请观察分析:1、气压带、风带随 ___移动而南北移动。2、就北半球来说, ___三、风带、气压带的移动测试1(1)参与北半球低纬环流图的气压带、风带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2)在下列风带中,参与高纬环流圈的风带是( )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CD 3.能够形成盛行西风带的一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B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A90°N暖东北假设情境四:地球表面不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030N60N90N30S90S60S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冬季高压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四、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030N60N90N30S90S60S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夏季 低压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气压带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一月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
低压冰岛
低压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课本P36活动2:冬季的空气柱出现在副极地地区,陆地上的冷高
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 气压带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七月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
高压夏威夷
高压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课本P36活动2:夏季的空气柱出现在副热带地区,陆地上的热低
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地图册P13
课本P37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0N00600N: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亚季风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600N00300N: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冰岛低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注意:
熟记蓝本P45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
比较七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课堂巩固练习:B读亚洲7月季风图:
(1)图中季风B的风向是_____季风。
(2)图中季风B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这类季风在____(地区)最为典型。 (3)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有利于粮食作物中_____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_____灾害频繁,对该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东南东亚水稻水旱04年江苏省高考综合题: ?气压带和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一)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不会在几年或几十年内有大的变化。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下图1是表示30°N~60°N的大陆部分,读图回答问题。图1(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冬雨夏干的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常年受____________气团控制,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C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大陆干燥少雨1.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二)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0之间):赤道低压带控制;(2)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间大陆内部或西岸):主要是受副高控制;(3)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度至60度大陆的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2、受单一的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3、受气候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4)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的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5)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4、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6)热带季风气候(100N-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7)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0-350之间大陆的东岸);(8)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0-550之间大陆的东岸);5、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的气候(9)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0-600之间的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6、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形成的气候(10)极地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7、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形成的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面状况人类活动气温太阳辐射大气环流降水蓝本P46注意:各气候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1)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
漫长,多冰雪。
(2)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
较湿润。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年不冻港。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北大西洋暖流 气压带、风带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温: 下面是不同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观察两幅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分析判断各自所处的半球。 甲 乙
第一步: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定所处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可判定是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1月,最低温出现在7月,可判定是南半球; 以月定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 断所处热量带以温定带 1.判断以上四个地区所处热量带2.该热量带包括那些气候类型?3.判断以上四个地区分别属于那种气候类型?读上图思考下列问题第三步,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分配情况,确定 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第四步,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 型,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请根据下图判断分析该气候类型:特点:(1)北半球(2)亚热带气候(3)夏雨型(4)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大陆中部到西部 。终年高温,七月受赤道低压控制,降雨丰沛;一月受信风带控制,干燥少雨,干湿季明显交替。年降雨量750-1000毫米。
地处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部,终年高温。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西南季风,雨量充沛;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干季。旱雨季分明。年雨量1500-20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偏多>1500mm左右.雨季偏短(6-9月份),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的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偏少<1000mm.雨季偏长(5-10月份)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区别
蓝本P47 几组气候类型的区别● 季风气候区别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下图,判断两地气候类型
B:温带季风气候A:亚热带季风气候课堂练习
练习:读图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原因在于这常年
受 控制。所以, 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石油水终年炎热干燥副高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结束课件28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周期性移动。
知识精讲1.大气环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www.1ppt.com——单圈环流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三圈环流赤 道 低 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3)假设条件三——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90°60°30°0°90°极地高压带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0° 30° 60° 规律: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就会随之南移;反之北移。1.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风向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北太平洋低压亚洲高压北大西洋低压风向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高压风向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北大西洋高压风向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亚洲低压3.季风东亚季风低压高压冬季风(1月)南亚季风4.亚洲季风典题剖析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读图并思考回答:
3.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课堂小结课件42张PPT。1. 大气环流的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 三圈环流前提:成因:地球表面均匀组成: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
ABBCCDD 想一想赤道低气压
带与副极地
低气压带的
形成有何不
同?
极地高气压
带与副热带
高气压带有
何差异?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北半球规律: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4.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就全球而言:大致是1月南移,
7月北移小结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季节移动形成过程课堂练习1.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A 台风 B 大气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B)2.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 B 60°纬度附近有
下沉气流 C 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
D 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C)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
B 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西风带,四个偏东风带
C 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
D 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
指南北两极B 南北纬3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C 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 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ABC1. 请在下图中的直线上画出箭头将环流完成;
2. 写出a,b,c所代表的风带;
3. E,F,D所代表的气压带。ABCCDDB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
ABCCDD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ABBCCDD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冬季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夏季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块状分布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高、低压中心造成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2. 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①概念②成因:(主要原因)3.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
夏炎热多雨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和少雨
夏炎热多雨小结1.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 季风
环流成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北半球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布及特点①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②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
重要因素1. 作用: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请阅读教材42页,思考三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小结气压2.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气流以辐合上升
为主
全年高温多雨。受副高或
信风带控制,
常年干旱少雨。受赤道低压和
信风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特点●大陆西岸有两种情况 (亚欧大陆为例)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冬暧夏凉,一年四季降水均匀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受西风和副高的交替控制成因特点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的东岸(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受大陆的冷干
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海洋的暖湿气流
的影响,降水较多.●大陆的内部(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比较少.●两极地区
以下沉气流为主,
全年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课堂练习1.关于季风环流的成因正确的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风带的季节移动
C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D 盛行风随季节移动2.有关东亚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盛行偏北风 B 夏季高温多雨
C 夏季寒冷干燥 D 冬季盛行偏南风( A、B、C )( A、B )3. 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好处。(思考)结束课件10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考虑摩擦力)南半球风向北半球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北半球风向高空的风南半球风向Z.x.x. K Z.x.x. K 受热冷却冷却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低压单圈环流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黄赤交角为0高压低压00300N600N900N高压低压高压低压300S600S900S低压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地表均一黄赤交角为0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Zx.xk 地表均一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
3、近地面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作业:《墨池课堂》P32 题组一 1-3
Zx.xk 课件10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1)A、B、C、D四处,处于气流上升的是 ,
B 气压带的名称是
(2)风带名称 E F G
(3)G 处常年风向是 A C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地表均一Z.x.x. K Z.x.x. K 冬季夏季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高低低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低高高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Zx.xk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盛 行 风 随 季 节 的变化而变化 的 现 象,称 为 季 风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作业:《墨池课堂》P32 题组二、三
Zx.xk 课件8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洋东侧
大洋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010203040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大陆性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7060900102535607090气候分布模式图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少雨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全年低温少雨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平均冬冷夏热干旱少雨Z.x.x. K Z.x.x. K Z.x.x. K Z.x.x. K 读下图,判断各图所示气候类型
ABC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1、气温定“带”最低月均温>15度:热带
0度<最低月均温<15度:亚热带、温海
最低月均温<0度:温带(除温海)2、降水定“型”年雨型:热雨、温海
少雨型:热沙、温陆、极地气候
夏雨型:热季、热草、温季、亚热季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Zx.xk Zx.xk 课件8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大洋东侧
大洋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①0102030407060900102535607090气候分布模式图②④③⑤⑥⑦⑧⑨⑩大洋
东侧
大洋
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0102030407060900102535607090大气
环流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大陆性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湿热干热暖湿干冷干热暖湿干冷
低压------气流上升------阴雨
高压------气流下沉------晴朗赤道低
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极地高
气压带大洋
东侧
大洋
西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陆大陆东部0102030407060900102535607090大气
环流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大陆性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赤 道 低 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Z.x.x. K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2、气候类型的特点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2)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平均
(3)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作业:《墨池课堂》P32 题组四10克17克30克 z.xx.k z.xx.k课件14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目录三圈环流假设:
①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
②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移动
③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三圈环流假设:
①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
②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移动
考虑地转偏向力
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季风环流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季风环流季风成因:
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
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夏)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陆西侧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气环流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10 °25 °35 °50 °70 °90 °70 °60 °40 °30 °20 °10 °0 °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气候类型1234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温”定带
终年高温:热带
冷季最低温高于零度: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冷季最低温低于零度:温带
以“水”定型
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降雨均匀,但雨量小:温带海洋气候
雨热同期:季风性气候
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气候课件15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1、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
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
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
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
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吗? 2. 看卫星云图,思考我国
大陆上空的云为什么是
自西向东飘?卫星云图.swf假设地表均匀Z.x.x. K 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地球自传,但不公转----三圈环流风带水平分布练习 10风带垂直分布 练习.swf23°26′N23°26′S66°34′S66°34′N0°既考虑地球自传,又考虑地球公转----气压带风
带南北移动Zx.xk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swf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表示极地东风正确的画法应是
2.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 红旗常年是
A.向南飘扬 B.向北飘扬
c.向西飘扬 D.向东飘扬3.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4.据说,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
A.东北信风 B.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副极地上升气流
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 )
A.均匀的地表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和地球自转偏向力
D.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6.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之后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量 ,原因是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Zx.xk 课件34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90°60°30°0°30°60°90°极地高压带春分日-夏至日移动规律夏至日-秋分日90°60°30°0°30°60°90°极地高压带移动规律夏至日-秋分日秋分日-冬至日90°移动规律秋分日-冬至日冬至日-春分日90°移动规律冬至日-春分日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自主探究:Z.x.x. K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赤道300N600N300S600SAAA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影响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一、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Zx.xk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赤道300N600N300S600SBBB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1002003000400500600气温/°C降水量/mm二、温带海洋性气候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南北纬400—600之间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终年盛行西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赤道300N600N300S600SCCCCC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影响地中海气候1002003000400500600气温/°C降水量/mm三、地中海气候Zx.xk 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南北纬300—400之间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旱
冬季温暖多雨 夏季副高控制
冬季盛行西风雨热不同期南北纬400—600之间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终年盛行西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南北纬300—400之间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旱
冬季温暖多雨 夏季副高控制
冬季盛行西风雨热不同期南北纬400—600之间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终年盛行西风复习: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拓展思考: 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这个假设去掉,大气环流又会怎样变化?
高压低压600N300N冷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大陆空气柱夏季季大陆空气柱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600N600S300N300S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高压西北季风东北季风赤道1月份思考:这样的风向对气候有何影响?西北风寒冷 干燥Zx.xk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300N300S低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南季风高西南季风7月份思考:这样的风向对气候有何影响?东南风温暖 湿润60o0o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30o 30°N附近的大陆东西岸为什么会有景观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分布35°N—50°N大陆东岸(东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0°N—25°N南亚、东南亚全年高温
降水有明显旱湿两季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雨热同期25°N—35°N大陆东岸(东亚)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气候的共同点——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 带 雨 林 气 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性气候0°10°20°30°40°60°70°90°0°10°25°35°50°70°90°ABCDEF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60°50°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大陆东岸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1、气压带和风带2、地形3、太阳辐射4、海陆分布5、洋流等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大气环流的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单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三圈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交替对比亚洲不同地区的季风图表解读气候的分布、成因(北半球)一般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位置的季节移动热 带 雨 林 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 地 气 候0°10°20°30°40°60°70°90°0°10°25°35°50°70°90°温带大陆性气候ABCDEFGHKMP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60°50°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大陆东岸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