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三角形的尺规作图(高线、中线)-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三角形的尺规作图(高线、中线)-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7 15:14:14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高线、中线)-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宁波期末)下列尺规作图中,一定能得到AD+BD=BC的是(  )
A. B.
C. D.
2.(2025八上·义乌月考) 如图,在中,,以点A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BC于点E,若,,连接AD,则(  )
A. B. C. D.
3.(2024八上·浙江期中)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说明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的是(  )
A. B.
C. D.
4.下列三幅图都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其中作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
5.(2025八上·锦江月考)如图,在中,,尺规作图以C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交于点D;再分别以B、D为圆心,以大于长度的线段为半径作弧交于点M;作射线交于点E;若,则的长是   .
三、解答题
6.(2025八上·义乌月考)尺规作图:已知△ABC.
(1)画△ABC的角平分线CE.(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画△ABC的高线AD.(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7.(2025·金平模拟)如图,在中,.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作的高.(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标明字母)
(2)问题与解决:在(1)的条件下,若,求.
8.(2025九下·洞头模拟)小明与小丽一起研究一个尺规作图问题:
如图1,在中.用尺规作BC边上的高线。
小明:作BC边上的中垂线,则中垂线为高线。
小丽:小明,你的作法有问题。
小丽:如图2,以点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连接AD,作的平分线交BC于点.则AE为BC边上高线。
小明:哦……我明白了!
(1)指出小明作法中存在的问题。
(2)给出小丽作法中AE为BC边上高线的证明。
9.(2024八下·丹江口期中) 如图,在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点M也在格点上,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利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①画出边上的高,并求的长;
②将线段BD平移至MN,点B的对应点为M.
10.已知:如图,在△ABC中,AC(1)尺规作图:作△ABC的BC边上的高线AD.(只需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
(2)试用尺规作图在线段BC上确定一点P,使PA+PC=BC,并说明理由.
11.(2024七下·市南区期中) 在下列图形中,按要求画出AD,使得AD⊥BC,交BC于点D.
(1)如图①,所有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点A、B、C均在格点上,用无刻度直尺画AD;
(2)如图②,已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用无刻度直尺与圆规作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2.如图,已知△ABC,用直尺和圆规作中线CD。
13.(2024八上·武汉期末)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的顶点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直尺画图(保留作图痕迹),并回答问题(作图过程用虚线,作图结果用实线).
(1)画关于y轴对称的;
(2)画出的高;
(3)在x轴上作点P,使的和最小;
(4)已知M是线段上一点,画M关于y轴的对称点N.
四、作图题
14.(2025·黄岩二模)在等腰中,,点是AB的中点,要求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找一点,连结DE,使得.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做法如下:
(1)①做法正确的同学有 ;
②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种做法给出证明;
(2)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出一种不同于以上三位同学的画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尺规作图-直线、射线、线段;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选项C中, 由作图可知.
故答案为: C.
【分析】由 推出 由此判断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过程可知:AE垂直平分C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AE垂直平分CD,所以(CE=DE,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可得AE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的长,进而可得三角形ABD的面积.
3.【答案】C
【知识点】尺规作图-垂线;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中线
【解析】【解答】解:A、是中的角平分线,不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是的中线,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是的垂线,不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确定作图,找到中线即可求解.
4.【答案】A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如图①,得到AD是△ABC的高;
如图②中,连接BT,AT,由作图可知.BC=BT.
AT=AC,
所以AB垂直平分线段CT,
所以线段CD是 的高;
如图③中,由作图可知BC是直径,
所以 即
所以线段BD是 的高;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作图,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判断即可.
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
∴,
设的长是,
结合作图过程得出,
即,
在中,,
在中,,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AE的长,再根据作图得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6.【答案】(1)解: CE即为所作;
(2)解: AD 即为所作.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根据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作法解答即可;
(2)根据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做法解答即可.
7.【答案】(1)解:如图所示,线段BD即为所求.
(2)解:=:由(1)可知,BD⊥AC,
∴∠ADB=90°,
∴∠A+∠ABD=90°,
∴∠A=90°-∠ABD=70°,
∵AB=AC,
∴∠ABC=∠C,
∵∠ABC+∠C+∠A=180°,
∴∠ABC=∠C=×(180°-∠A)=×(180°-70°)=55°,
∴∠CBD=∠ABC-∠ABD=55°-20°=3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过点B作BD⊥AC,垂足为D,线段BD即为所求;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运算即可.
(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为的高,
∴,
∵,
∴,
∴.
8.【答案】(1)①要过点A作高
(2)方法一:由题可得平分
方法二:
平分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高线 是一条线段,但中垂线是一条直线,据此可得出答案;
(2)方法一:根据平分,利用中垂线的性质可得:
方法二:根据平分,利用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再根据AB=AD,AE=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角的运算可得,进而可证明结论.
9.【答案】(1)解:△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AB2=22+42=20,AC2=12+22=5,BC2=32+42=25,

∴△ABC是直角三角形.
(2)解:①如图①所示,取格点E,连接AE交BC于点D,
线段即为所求.


②如图①所示,取格点F,连接MF交AD的延长线于点N,线段MN即为所求.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作图﹣平移;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根据网格图的特征和勾股定理分别计算AB2、AC2、BC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求解;
(2)①如图,取格点E,连接AE交BC于点D,线段即为所求;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关于AD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②如图,取格点F,连接MF交AD的延长线于点N,线段MN即为所求.
10.【答案】(1)解:如图,AD即为所求;
(2)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理由如下:
∵MN垂直平分线段AB,
∴AP=BP,
∴PA+PC=BP+PC=B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根据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即可求解;
(2)先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P=BP,然后进行等量代换即可得证结论.
11.【答案】(1)解:如图①,线段AD即为所求;
(2)解:如图②,AD即为所求.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取格点T,连接AT交BC于点D,线段AD即为所求;
(2)作∠BAD=∠B=45°,AD交BC于点D,线段AD即为所求。
12.【答案】解:作法:①以点A、B为圆心,以相同长度(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相交于点E、F;
②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
③连接CD,则CD为所求作的中线.

【知识点】尺规作图-中线
【解析】【分析】 先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与线段AB的交点即为线段AB的中点D,连接CD,则CD为所求作的中线.
13.【答案】(1)解:即为所求;
(2)解:即为所求;
(3)解:如图,取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J,连接AJ,交x轴于点P,连接BP,
此时AP+PB=AP+PJ=AJ,为最小值,
则点P即为所求.
(4)解:点N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作图-画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先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找出点A、B、C的对应点,再连接即可;
(2)利用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及作图方法作出图形即可;
(3)取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J,连接AJ,交x轴于点P,连接BP,则点P即为所求;
(4)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答案.
14.【答案】(1)①甲、丙:
②甲的做法证明如下:
方法一:由图可知AE平分
又点为AB的中点
方法二:由图可知AE平分
为BC边上的中线,即点为BC的中点
又点为AB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丙的做法证明如下:
方法一:连结BF,CF
由图可知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是BC的垂直平分线
又点为AB的中点
方法二:连结BF,CF
由图可知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是BC的垂直平分线,即点为BC的中点
又点为AB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2)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①根据作图判断即可;
②根据尺规作图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即可;
(2)根据题意作图使得点E是BC中点或DE=BD即可,做法不唯一.
1 / 1三角形的尺规作图(高线、中线)-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宁波期末)下列尺规作图中,一定能得到AD+BD=BC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尺规作图-直线、射线、线段;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选项C中, 由作图可知.
故答案为: C.
【分析】由 推出 由此判断即可.
2.(2025八上·义乌月考) 如图,在中,,以点A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BC于点E,若,,连接AD,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过程可知:AE垂直平分CD,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AE垂直平分CD,所以(CE=DE,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可得AE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E的长,进而可得三角形ABD的面积.
3.(2024八上·浙江期中)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说明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尺规作图-垂线;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中线
【解析】【解答】解:A、是中的角平分线,不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是的中线,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是的垂线,不能平分三角形面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确定作图,找到中线即可求解.
4.下列三幅图都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其中作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如图①,得到AD是△ABC的高;
如图②中,连接BT,AT,由作图可知.BC=BT.
AT=AC,
所以AB垂直平分线段CT,
所以线段CD是 的高;
如图③中,由作图可知BC是直径,
所以 即
所以线段BD是 的高;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作图,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判断即可.
二、填空题
5.(2025八上·锦江月考)如图,在中,,尺规作图以C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交于点D;再分别以B、D为圆心,以大于长度的线段为半径作弧交于点M;作射线交于点E;若,则的长是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解答】解:∵,,
∴,
设的长是,
结合作图过程得出,
即,
在中,,
在中,,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AE的长,再根据作图得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三、解答题
6.(2025八上·义乌月考)尺规作图:已知△ABC.
(1)画△ABC的角平分线CE.(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画△ABC的高线AD.(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1)解: CE即为所作;
(2)解: AD 即为所作.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根据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作法解答即可;
(2)根据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做法解答即可.
7.(2025·金平模拟)如图,在中,.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作的高.(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标明字母)
(2)问题与解决:在(1)的条件下,若,求.
【答案】(1)解:如图所示,线段BD即为所求.
(2)解:=:由(1)可知,BD⊥AC,
∴∠ADB=90°,
∴∠A+∠ABD=90°,
∴∠A=90°-∠ABD=70°,
∵AB=AC,
∴∠ABC=∠C,
∵∠ABC+∠C+∠A=180°,
∴∠ABC=∠C=×(180°-∠A)=×(180°-70°)=55°,
∴∠CBD=∠ABC-∠ABD=55°-20°=3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过点B作BD⊥AC,垂足为D,线段BD即为所求;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运算即可.
(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为的高,
∴,
∵,
∴,
∴.
8.(2025九下·洞头模拟)小明与小丽一起研究一个尺规作图问题:
如图1,在中.用尺规作BC边上的高线。
小明:作BC边上的中垂线,则中垂线为高线。
小丽:小明,你的作法有问题。
小丽:如图2,以点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连接AD,作的平分线交BC于点.则AE为BC边上高线。
小明:哦……我明白了!
(1)指出小明作法中存在的问题。
(2)给出小丽作法中AE为BC边上高线的证明。
【答案】(1)①要过点A作高
(2)方法一:由题可得平分
方法二:
平分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高线 是一条线段,但中垂线是一条直线,据此可得出答案;
(2)方法一:根据平分,利用中垂线的性质可得:
方法二:根据平分,利用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再根据AB=AD,AE=A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角的运算可得,进而可证明结论.
9.(2024八下·丹江口期中) 如图,在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点M也在格点上,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利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①画出边上的高,并求的长;
②将线段BD平移至MN,点B的对应点为M.
【答案】(1)解:△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AB2=22+42=20,AC2=12+22=5,BC2=32+42=25,

∴△ABC是直角三角形.
(2)解:①如图①所示,取格点E,连接AE交BC于点D,
线段即为所求.


②如图①所示,取格点F,连接MF交AD的延长线于点N,线段MN即为所求.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作图﹣平移;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根据网格图的特征和勾股定理分别计算AB2、AC2、BC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求解;
(2)①如图,取格点E,连接AE交BC于点D,线段即为所求;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关于AD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②如图,取格点F,连接MF交AD的延长线于点N,线段MN即为所求.
10.已知:如图,在△ABC中,AC(1)尺规作图:作△ABC的BC边上的高线AD.(只需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
(2)试用尺规作图在线段BC上确定一点P,使PA+PC=BC,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图,AD即为所求;
(2)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理由如下:
∵MN垂直平分线段AB,
∴AP=BP,
∴PA+PC=BP+PC=B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根据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即可求解;
(2)先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P=BP,然后进行等量代换即可得证结论.
11.(2024七下·市南区期中) 在下列图形中,按要求画出AD,使得AD⊥BC,交BC于点D.
(1)如图①,所有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点A、B、C均在格点上,用无刻度直尺画AD;
(2)如图②,已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用无刻度直尺与圆规作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1)解:如图①,线段AD即为所求;
(2)解:如图②,AD即为所求.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取格点T,连接AT交BC于点D,线段AD即为所求;
(2)作∠BAD=∠B=45°,AD交BC于点D,线段AD即为所求。
12.如图,已知△ABC,用直尺和圆规作中线CD。
【答案】解:作法:①以点A、B为圆心,以相同长度(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相交于点E、F;
②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
③连接CD,则CD为所求作的中线.

【知识点】尺规作图-中线
【解析】【分析】 先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与线段AB的交点即为线段AB的中点D,连接CD,则CD为所求作的中线.
13.(2024八上·武汉期末)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的顶点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直尺画图(保留作图痕迹),并回答问题(作图过程用虚线,作图结果用实线).
(1)画关于y轴对称的;
(2)画出的高;
(3)在x轴上作点P,使的和最小;
(4)已知M是线段上一点,画M关于y轴的对称点N.
【答案】(1)解:即为所求;
(2)解:即为所求;
(3)解:如图,取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J,连接AJ,交x轴于点P,连接BP,
此时AP+PB=AP+PJ=AJ,为最小值,
则点P即为所求.
(4)解:点N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作图-画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尺规作图-作高
【解析】【分析】(1)先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找出点A、B、C的对应点,再连接即可;
(2)利用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及作图方法作出图形即可;
(3)取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J,连接AJ,交x轴于点P,连接BP,则点P即为所求;
(4)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答案.
四、作图题
14.(2025·黄岩二模)在等腰中,,点是AB的中点,要求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找一点,连结DE,使得.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做法如下:
(1)①做法正确的同学有 ;
②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种做法给出证明;
(2)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出一种不同于以上三位同学的画法.
【答案】(1)①甲、丙:
②甲的做法证明如下:
方法一:由图可知AE平分
又点为AB的中点
方法二:由图可知AE平分
为BC边上的中线,即点为BC的中点
又点为AB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丙的做法证明如下:
方法一:连结BF,CF
由图可知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是BC的垂直平分线
又点为AB的中点
方法二:连结BF,CF
由图可知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是BC的垂直平分线,即点为BC的中点
又点为AB的中点
是的中位线
(2)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①根据作图判断即可;
②根据尺规作图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即可;
(2)根据题意作图使得点E是BC中点或DE=BD即可,做法不唯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