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线段的长短比较
【题型1】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3
【题型2】用圆规比较线段的长短 4
【题型3】线段的基本事实及应用 5
【题型4】两点间的距离 7
【知识点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公理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2024秋 宁明县期末)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A,B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知识点2】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1.(2024秋 大名县期末)如图,点M、点C在线段AB上,M是线段AB的中点,AC=2BC,若AB=12,则MC的长为( ) A.4B.3C.2D.1
【知识点3】比较线段的长短 (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就结果而言有三种结果:AB>CD、AB=CD、AB<CD.
(2)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3)线段的和、差、倍、分及计算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以通过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利用刻度尺画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也可以利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图,AC=BC,C为AB中点,AC=AB,AB=2AC,D 为CB中点,则CD=DB=CB=AB,AB=4CD,这就是线段的和、差、倍、分. 1.(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借助圆规,可得图中最长的线段是( ) A.线段ABB.线段ACC.线段ADD.线段AE
【题型1】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线段AB,可以读出线段AB的长度为( )
A.5.2 cm B.5.4 cm C.6.2 cm D.6.4 cm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线段AB,可以读出线段AB的长度约为( )
A.5.2 cm B.5.4 cm C.6.9 cm D.7.4 cm
【举一反三3】如图,一支水笔正好与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发现:水笔的笔尖端(A点)正好对着直尺刻度约为5.6 cm处,另一端(B点)正好对着直尺刻度约为20.6 cm.则水笔的中点位置的刻度约为( )
A.15 cm B.7.5 cm C.13.1 cm D.12.1 cm
【举一反三4】如图,一支水笔正好与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发现:水笔的笔尖端(A点)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8.6 cm,另一端(B点)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21.6 cm,则水笔的中点位置的刻度约为 cm.
【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图中线段的长度,AC= cm,BC= cm,AB= cm.最长的线段是 ,BC+AC AB.(选填“>”、“=”、“<”)
【举一反三6】如图,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是 .
【题型2】用圆规比较线段的长短
【典型例题】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他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 )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确定
【举一反三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举一反三2】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他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 )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确定
【举一反三3】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他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 )
A. AB=CD B. AB>CD C. AB<CD D.无法确定
【题型3】线段的基本事实及应用
【典型例题】点A、点B是直线l上的两个定点,点P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要使PA+PB的值最小,那么点P应在( )
A. 线段AB的延长线上
B. 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
C. 直线l上
D. 线段AB上
【举一反三1】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平面图,点B是某小区“菜鸟驿站”的位置,其余各点为居民楼,图中各条线为小区内的小路,从居民楼点A到“菜鸟驿站”点B的最短路径是( )
A. A-C-G-E-B B. A-C-E-B C. A-D-G-E-B D. A-F-E-B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各有一点A和B,表示两个工厂.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P,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P应建在AB与MN的交点处,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C.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举一反三3】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公路,公路两旁各有一点A、B表示村庄,要在公路旁建一个长途公交车站,使它到两个村庄的距离最短,则车站应建在 ,理由是: .
【举一反三4】在看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非洲雄狮在广阔的草原上捕食鹿时,总是沿直线狂奔,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是 .
【举一反三5】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1,在比较B→A→C与B→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时,写出你已学过的基本事实;
(2)如图2,试判断B→A→C与B→D→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题型4】两点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已知A、B、C为直线l上的三点,线段AB=9 cm,BC=1 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9 cm C. 10 cm D. 8 cm或10 cm
【举一反三1】如图,C为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D为线段AB的中点,若AB的长为6.6 cm,则CD的长为( )
A. 0.8 cm B. 1.1 cm C. 3.3 cm D. 4.4 cm
【举一反三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O在射线BA上
B. 点B是直线AB的端点
C. 到点B的距离为3的点有两个
D. 经过A,B两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举一反三3】如图,C为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D为线段AB的中点,若AB的长为6.6 cm,则CD的长为( )
A. 0.8 cm B. 1.1 cm C. 3.3 cm D. 4.4 cm
【举一反三4】如果线段AB=5 cm,BC=3 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2 cm C. 4 cm D. 不能确定6.3线段的长短比较
【题型1】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3
【题型2】用圆规比较线段的长短 6
【题型3】线段的基本事实及应用 8
【题型4】两点间的距离 10
【知识点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公理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2024秋 宁明县期末)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A,B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B 【分析】根据“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经过木板上的A、B两个点,只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
∴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B. 【知识点2】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1.(2024秋 大名县期末)如图,点M、点C在线段AB上,M是线段AB的中点,AC=2BC,若AB=12,则MC的长为( ) A.4B.3C.2D.1
【答案】C 【分析】先设BC=x,则AC=2BC=2x,AB=3x,MB=MC+BC=2+x,然后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AM=MC=AB,据此可得2+x=×3x,由此解出x即可得线段AB的长. 【解答】解:设BC=x,则AC=2BC=2x,
∴AB=AC+BC=2x+x=3x,
∵AB=12,3x=12,
∴BC=x=4,
∵点M为AB的中点,
∴AM=MB=AB=6,
∴MC=MB-BC=6-4=2,
故选:C. 【知识点3】比较线段的长短 (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就结果而言有三种结果:AB>CD、AB=CD、AB<CD.
(2)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3)线段的和、差、倍、分及计算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以通过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利用刻度尺画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也可以利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图,AC=BC,C为AB中点,AC=AB,AB=2AC,D 为CB中点,则CD=DB=CB=AB,AB=4CD,这就是线段的和、差、倍、分. 1.(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借助圆规,可得图中最长的线段是( ) A.线段ABB.线段ACC.线段ADD.线段AE
【答案】C 【分析】用圆规量出四条线段,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通过用圆规比较图中的四条线段,其中最长的DA,
故选:C.
【题型1】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线段AB,可以读出线段AB的长度为( )
A.5.2 cm B.5.4 cm C.6.2 cm D.6.4 cm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6.4﹣1=5.4(cm).
故选:B.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a=3.5,b=4.2,
可得:a<b,
故选:B.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线段AB,可以读出线段AB的长度约为( )
A.5.2 cm B.5.4 cm C.6.9 cm D.7.4 cm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7.4﹣2=5.4(cm).
故选:B.
【举一反三3】如图,一支水笔正好与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发现:水笔的笔尖端(A点)正好对着直尺刻度约为5.6 cm处,另一端(B点)正好对着直尺刻度约为20.6 cm.则水笔的中点位置的刻度约为( )
A.15 cm B.7.5 cm C.13.1 cm D.12.1 cm
【答案】C
【解析】∵水笔的笔尖端(A点)正好对着直尺刻度约为5.6 cm处,另一端(B点)正好对着直尺刻度约为20.6 cm.
∴水笔的长度为20.6﹣5.6=15,水笔的一半=15÷2=7.5,
∴水笔的中点位置的刻度约为5.6+7.5=13.1.
故选:C.
【举一反三4】如图,一支水笔正好与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发现:水笔的笔尖端(A点)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8.6 cm,另一端(B点)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21.6 cm,则水笔的中点位置的刻度约为 cm.
【答案】15.1
【解析】∵水笔的笔尖端(A点)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8.6 cm,另一端(B点)对着直尺的刻度约为21.6 cm,
∴水笔的长度为21.6﹣8.6=13(cm),水笔长的一半=13÷2=6.5(cm),
∴水笔的中点位置的刻度约为8.6+6.5=15.1(cm).
故答案为:15.1 cm.
【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图中线段的长度,AC= cm,BC= cm,AB= cm.最长的线段是 ,BC+AC AB.(选填“>”、“=”、“<”)
【答案】3;2;4;AB;>
【解析】经测量,得AC=3 cm,BC=2 cm,AB=4 cm.
故最长的线段是AB,BC+AC>AB.
【举一反三6】如图,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是 .
【答案】a<b
【解析】如图,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是a<b,
故答案为:a<b.
【题型2】用圆规比较线段的长短
【典型例题】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他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 )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AB=AD(CD)+BD,
∴AB>CD,
故选:B.
【举一反三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A′B′<AB;
故选:C.
【举一反三2】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他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 )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AB=AD(CD)+BD,
∴AB>CD,
故选:B.
【举一反三3】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线段AB和CD,李明很难判断出他们的长短,因此他借助于圆规,操作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 )
A. AB=CD B. AB>CD C. AB<CD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AB=AD(CD)+BD,
∴AB>CD,
故选:B.
【题型3】线段的基本事实及应用
【典型例题】点A、点B是直线l上的两个定点,点P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要使PA+PB的值最小,那么点P应在( )
A. 线段AB的延长线上
B. 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
C. 直线l上
D. 线段AB上
【答案】D
【解析】当P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则PA+PB=PB+AB+PB=AB+2PB;当P点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则PA+PB=PA+AB+PB=AB+2PA;当P点在线段AB上,则PA+PB=AB,所以当P点在线段AB上时PA+PB的值最小.故选D.
【举一反三1】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平面图,点B是某小区“菜鸟驿站”的位置,其余各点为居民楼,图中各条线为小区内的小路,从居民楼点A到“菜鸟驿站”点B的最短路径是( )
A. A-C-G-E-B B. A-C-E-B C. A-D-G-E-B D. A-F-E-B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BE是必须经过的路段,
所以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点A到点E的最短路径是A-F-E,
所以从居民楼点A到“菜鸟驿站”点B的最短路径是A-F-E-B.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各有一点A和B,表示两个工厂.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P,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P应建在AB与MN的交点处,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C.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答案】A
【解析】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P,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P应建在AB与MN的交点处,
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A.
【举一反三3】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公路,公路两旁各有一点A、B表示村庄,要在公路旁建一个长途公交车站,使它到两个村庄的距离最短,则车站应建在 ,理由是: .
【答案】线段AB与直线MN的交点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B,交MN于点O,O处就是车站位置.
【举一反三4】在看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非洲雄狮在广阔的草原上捕食鹿时,总是沿直线狂奔,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是 .
【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举一反三5】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1,在比较B→A→C与B→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时,写出你已学过的基本事实;
(2)如图2,试判断B→A→C与B→D→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基本事实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B→A→C比B→D→C长,理由是:
延长BD交AC于点E,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AE>BD+DE,故:AB+AE﹣DE>BD,①
同理:DE+EC>DC,②
由①+②并整理可得:AB+AC>BD+DC.
【题型4】两点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已知A、B、C为直线l上的三点,线段AB=9 cm,BC=1 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9 cm C. 10 cm D. 8 cm或10 cm
【答案】D
【解析】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BC=9﹣1=8(cm);
②如图2,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C=AB+BC=9+1=10(cm).
故选:D.
【举一反三1】如图,C为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D为线段AB的中点,若AB的长为6.6 cm,则CD的长为( )
A. 0.8 cm B. 1.1 cm C. 3.3 cm D. 4.4 cm
【答案】B
【解析】因为AD=AB=3.3 cm,AC=AB=2.2 cm,
所以CD=AD-AC=3.3-2.2=1.1(cm).
【举一反三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O在射线BA上
B. 点B是直线AB的端点
C. 到点B的距离为3的点有两个
D. 经过A,B两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答案】D
【解析】点O在射线AB上,故A错误;直线没有端点,故B错误;平面内到点B的距离为3的点有无数个,故C错误;经过A,B两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故D正确.
【举一反三3】如图,C为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D为线段AB的中点,若AB的长为6.6 cm,则CD的长为( )
A. 0.8 cm B. 1.1 cm C. 3.3 cm D. 4.4 cm
【答案】B
【解析】因为AD=AB=3.3 cm,AC=AB=2.2 cm,
所以CD=AD-AC=3.3-2.2=1.1(cm).
【举一反三4】如果线段AB=5 cm,BC=3 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2 cm C. 4 cm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A,B,C三点可能在一条直线上,点C也可能在直线AB外,所以A,C两点的距离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