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课】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州揽月筑天宫 逐梦九天扬国威(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上好课】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州揽月筑天宫 逐梦九天扬国威(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0 18:25:41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八年级语文 上册·统编版2024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第一单元 社会变化
1.
学习目标
2.
重点难点
3.
新课导入
4.
探究新知
5.
课堂小结
6.
课堂练习
神州揽月筑天宫 逐梦九天扬国威
学习目标
了解消息标题的构成,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01
体会消息文字准确、简洁的特点。
0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03
重点难点
1.了解消息标题的构成,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体会消息文字准确、简洁的特点。
导入新课
任务群
任务一
掌握字词,夯实基础
任 务 群
任务二
阅读标题,学习构成
任务三
阅读消息,把握事实
任务四
关注语言,体会特点
任务五
拓展阅读,增强自信
探究新知
任务一:掌握字词,夯实基础
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获悉( ) 交会 节点 驻留( )
关键( ) 模式( ) 机械( )

zhù
jiàn

xiè
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得到消息知道(某事)。( )
(2)会和,相交。( )
(3)指整体事物中的某个关键点。( )
(4)停留。( )
获悉
交会
节点
驻留
探究新知
任务二:阅读标题,学习构成
请同学们阅读本课标题,结合下列资料助读,说说本课标题与第一课两则消息的标题有何不同。
消息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引题、正题、和副题(也称引标、正标、和副标)。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引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明确并完善想要表达的内容。
②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引题。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③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多行标题:引题、正题、副题
双行标题:引题、正题
双行标题:正题、副题
一行标题:正题
本消息标题由引题和正题组成
引题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简明扼要地概括主要新闻事件。
正题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揭示新闻价值,突出新闻事件的意义。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本消息的标题,关注关键信息(用词),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顺利进驻”“首次”“自己”等关键词点明了新闻的关键信息,突出了中国克服困难、独立自主取得的成就,客观叙述中饱含强烈的自豪感。
文章引题和正题配合,共同起到传递信息和吸引读者的作用,语言平实、清晰。
探究新知
任务三:阅读消息,把握事实
消息结构固定,请根据第一课学习的消息结构的知识,理清本消息结构五部分。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人民日报》酒泉2021年6月17日电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和结语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消息,梳理消息六要素,填写表格。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至17日18时48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空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本消息在报道新闻事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层次井然,请同学们再读消息,梳理相关新闻事件,填写下面时间轴。
时间
事件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入轨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
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成功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
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
后续
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最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消息的主要内容吗?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探究新知
任务四:关注语言,体会特点
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阅读消息,看看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1)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
交代了消息的来源,增强消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2)“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具体的时间描述都准确无误,体现了新闻语言对事实精准呈现的要求。
(3)“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人天和核心舱”
说明飞船与核心舱对接以及航天员进入核心舱这一关键过程,没有多余的修饰和赘述,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重点信息,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明了。
探究新知
任务五:拓展阅读,增强自信
消息报道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时刻,你知道我国为什么实施中国空间科学实验重大战略工程,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吗?
1993年:美国单方面关闭GPS信号,导致中国银河号货轮在海上迷失方向被困海上33天,时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沙祖康连喊17个“窝囊”。
1994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美国以保密为由拒绝我国加入。
1996年:美国再次关闭GPS导航系统,导致中国导弹发射全部失败。
2003年:中国申请加入欧盟的伽利略导航系统,交了2亿欧元遭到欧盟的戏耍。
2011年:美国通过了沃尔夫条款,禁止与中国一切的航天合作。
中国从来都是不屈的民族,任何封锁与困难都压不跨这个英勇的民族。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问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不难看出,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承上启下,十分关键。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意球着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的截人空间站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篇章,开始验证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在稳健完成“第二步"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航新征程。
请看中国空间站的成长历程,看完后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感受。
1992年9月21日
中央决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于17日安全返回。此次任务突破掌握了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
2008年9月27日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此次任务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
2011年9月29日
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迈入“第二步”。
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景海鹏、刘旺、刘洋首次进驻天宫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6年9月15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7年4月27日
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迈入“第二步”。
2020年5月5日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飞成功,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2021年4月29日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7月24日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
2022年11月3日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神舟十四号乘组进入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2022年11月29日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翌日,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该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决胜收官之战。
2023年5月30日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3年10月26日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展现出新时代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2024年4月25日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进行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
2024年10月30日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轨驻留6个月。将开展86项涵盖多领域的科学实验(含首次果蝇太空实验),进行多次出舱活动,维护空间站。
2025年4月24日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预计于2025年10月下旬返回。
为不屈的民族点赞!
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为辛苦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能生在这样的国度而深感自豪!
课堂小结
这则消息按照时间顺序,及时、客观、清晰、完备地报道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升空到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再到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的事件,平实简洁的语言中包含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练习
1.同学们找来了有关航天的新闻共同阅读,请你参与其中。
新华社海南文昌12月1日电 11月30日晚间,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
南海之滨,椰林摇曳。低纬度、可海运、射向范围广……海南文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火箭发射提供了理想条件。走进发射场,两座雄伟的发射塔架首先映入眼帘,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2022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这里已建成两座液体火箭发射工位和先进的技术厂房等设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此次首飞成功的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研制的新型火箭。发射场的二号发射工位可为更多型号的商业火箭提供高效发射平台,共同竞逐开辟商业航天赛道。目前,一批商业火箭、卫星公司正在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接洽后续发射计划。
在建设、运营中,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注重发射场的商业属性,设计了高效的管理体制、灵活的发射机制,最大程度缩短了发射审批流程。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发射事业部部长首俊明说,下一步将在重型火箭发射、航天发射海上回收、航天旅游等领域深入探索,联动海南自贸港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射模式。
(刊载于2024年12月1日,有删改)
课堂练习
(1)本则新闻缺少标题,同学们拟写了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标题一:首发成功!探访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标题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提出多个后续发射计划
标题一更合适。这则新闻主要写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对发射场环境和设施的介绍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且含有“首发成功”这一关键信息的介绍,因此标题一概括更为全面。标题二概括不面。
课堂练习
(2)读完《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和本则新闻,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瞩目、高飞、自豪、动容……请任选两个词,结合两则新闻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示例:选择自豪、动容。2021年,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024年年末,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中国航天事业近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力量,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科研工作者的无畏与付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分层作业》
2.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成就。
3.观看“天宫课堂”的科普视频,写下你想对宇航员说的话。
板书设计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时间
事件
2021年6月17日
9时22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入轨
2021年6月17日
15时54分
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成功
2021年6月17日
18时48分
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
后续
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第一单元 社会变化
八年级语文 上册·统编版2024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