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分层作业
巴黎奥运盛会已完美落幕,但精彩依旧历历在目。班级准备开展“传承奥运精神,争做有志少年”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精选素材】
1.活动需要收集展现奥运健儿精彩时刻的素材。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以下素材,请你帮忙整理。
,花游健儿夺桂冠 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奋力拼搏:拿下人们翘首企盼的中国花游首枚奥运集体项目金牌。花游队融入中国风元素的造型设计令全场zhèn( )撼,获得了观众由 zhōng( )的赞赏。其中,“山”字甲骨文动作造型的巧妙融入,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也是新时代中国体育精神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中国花样游泳队以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不仅在碧波荡漾中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更书写了队史的新篇章。
(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加点字的字音和拼音处所填汉字是否正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翘(qiáo) 振 衷
B.翘(qiào) 震 中
C.翘(qiáo) 震 衷
D.翘(qiào) 振 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翘(qiáo)首"指抬起头来(望)。“震撼”指震动;摇撼。“由衷”指出于本心。
(2)小组成员请你帮忙将标题补充完整。要求:上下句字数一致,对仗工整。
【答案】示例一:传统文化赋新意 示例二:甲骨文字添新彩
(3)文段中画线语句表达欠妥,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中国花样游泳队以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不仅书写了队史的新篇章,更在碧波荡漾中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语病的能力。画线句语序不当。"书写了队史的新篇章"是对中国花样游泳队的意义,“在碧波荡漾中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是对世界泳坛的意义,两者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应先“书写了队史的新篇章”,再“在碧波荡漾中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
【任务二:聚焦奥运】
2.以下是第二组同学在假期观看奥运会后写的一段评价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胸怀伟大祖国、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②他们的出色表现和优异成绩,进一步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__,振奋了__,凝聚了__。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然要追求个人的梦想和价值,但是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④我们要像体育健儿们一样,将爱国情怀深植于心,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原稿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答案】把“胸怀伟大祖国”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2)原稿第②句中有三个词语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 (只填序号)
A.民族精神 B.奋进力量 C.爱国热情
【答案】C; A; B
【解析】“激发”与“爱国热情”搭配得当,“振奋”与“民族精神”搭配得当,“凝聚”与“奋进力量”搭配得当。因此答案为:C、A、B。
(3)原稿第③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
【答案】示例:不仅……更……
【任务三:图片配文】
3.第三组同学搜集到了比赛剪影图片,请仿照所给文字,为“精彩瞬间”栏目的剪影图片配上解说文字。
比赛项目
配文 一跃惊众人,如展翅雄鹰,诠释技巧与勇气。 一舞动四方, , 。
【答案】示例:似飞天仙子 演绎力量与韵律
【任务四:感言征集】
4.活动设计了感言交流环节,请你帮忙完善第四组同学写的感言。
16天,329个奖牌项目,数不清的精彩时刻:有潘展乐以锐不可当之势率先触壁的瞬间,有孙颖莎,王楚饮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混双金牌时的激情呐喊,有全红婵、陈芋汐疾如流星的完美一跳,有中国花样游泳队站上奥运领奖台拿到金牌时的屏息敛声……体育健儿们让全世界看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 ① ,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 ② ,团结一致。并肩作战的 ③ 。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弘扬时代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1)读完后,你发现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 B.不负众望
C.疾如流星 D.屏息敛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使用正确,“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B项,使用正确,“不负众望”指不辜负众人的期望。C项,使用正确,“疾如流星"形容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就像划过天空的流星一样。D项,“屏息敛声"指暂时抑制住呼吸,不出声,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中国花样游泳队站上奥运领奖台拿到金牌时的兴奋。
(2)你将一组词语填在文段①②③处,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赤子情怀 ②宝贵品质 ③精神追求
B.①精神追求 ②赤子情怀 ③宝贵品质
C.①宝贵品质 ②精神追求 ③赤于情怀
D.①赤子情怀 ②精神追求 ③宝贵品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的能力。赤子情怀:一般是指对祖国的高度忠诚和热爱。宝贵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珍贵的品质。精神追求:对于人生意义、价值和目标等的不断追求与探索。①空,结合“祖国至上、为国争光"可知,这是说体育健儿对祖国的热爱,应选“赤子情怀”。②空结合“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可知,这是说体育健儿精神上的探索追求,应选“精神追求”③空,结合“团结一致、并肩作战"可知,这是说体育健儿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品质,应选“宝贵品质"。故选 D。
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回答问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第一段中对“白云”“飞鸟”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用“白云”“飞鸟”侧面烘托出吕伟站在十米高台时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吕伟跳水时优雅的动作,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赞叹、喜爱之情。
3.课文最后一段描写印度观众的反应是否多余 为什么
【答案】不多余。通过对印度观众语言的描写,侧面烘托出跳水选手们高超的技艺以及作者的自豪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①她静静地站在十米高台上,耳朵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紧贴在台边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然难度系数是3.2,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已经伴随着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消失于水中,几乎没有落水的声音,只看到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洪亮。
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第四跳成绩让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这枚金牌。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技“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举办)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①至⑤段,主要展现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和现场的氛围。
B.选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14岁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第四跳的精彩表现。
C.在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最终以四跳满分的“断层式”成绩获得女子10米跳台的金牌。
D.根据选文内容,可拟写标题为: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金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项,根据文章第⑥段中的“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第四跳成绩让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这枚金牌”可知,本项中的“四跳满分”有误,应是“三跳满分”。故选C。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全红婵比作在水里游动的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红婵跳水动作的自如、灵巧、活泼。
B.多次写全场的反应,是为了渲染现场紧张热烈的气氛,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C.直接描写观众从“肃静”到热烈地“呐喊”的反应,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
D.选文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都报道了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事件,都十分注重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D项有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报道的是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夺冠的事件,而不是奥运会。故选D。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表格。(4分)
【链接材料】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
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
祝贺全红婵、陈芋汐! 祝贺跳水“梦之队”!
篇目 体裁 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 写作意图
本文 (1)_____ 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 (3)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婵夺冠这件事
【答案】(1)新闻特写 (2)用特写镜头放大最有价值、最富有特征的第四跳,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场景 (3)消息(4)直接报道运动员全红婵以优异的成绩夺冠
【解析】本题考查文体常识及内容理解与概括。本文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细致地描绘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现场氛围,可见体裁为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本文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用特写镜头放大最有价值、最富有特征的第四跳,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场景。链接材料首段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婵夺冠这件事,可见链接材料是一则消息(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再联系链接材料第二段“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可知,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为:直接报道运动员全红婵以优异的成绩夺冠。第4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分层作业
巴黎奥运盛会已完美落幕,但精彩依旧历历在目。班级准备开展“传承奥运精神,争做有志少年”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精选素材】
1.活动需要收集展现奥运健儿精彩时刻的素材。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以下素材,请你帮忙整理。
,花游健儿夺桂冠 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奋力拼搏:拿下人们翘首企盼的中国花游首枚奥运集体项目金牌。花游队融入中国风元素的造型设计令全场zhèn( )撼,获得了观众由 zhōng( )的赞赏。其中,“山”字甲骨文动作造型的巧妙融入,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也是新时代中国体育精神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中国花样游泳队以一枚沉甸甸的金牌,不仅在碧波荡漾中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更书写了队史的新篇章。
(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加点字的字音和拼音处所填汉字是否正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翘(qiáo) 振 衷
B.翘(qiào) 震 中
C.翘(qiáo) 震 衷
D.翘(qiào) 振 中
(2)小组成员请你帮忙将标题补充完整。要求:上下句字数一致,对仗工整。
(3)文段中画线语句表达欠妥,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任务二:聚焦奥运】
2.以下是第二组同学在假期观看奥运会后写的一段评价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胸怀伟大祖国、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②他们的出色表现和优异成绩,进一步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__,振奋了__,凝聚了__。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然要追求个人的梦想和价值,但是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④我们要像体育健儿们一样,将爱国情怀深植于心,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原稿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原稿第②句中有三个词语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 (只填序号)
A.民族精神 B.奋进力量 C.爱国热情
(3)原稿第③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将正确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
【任务三:图片配文】
3.第三组同学搜集到了比赛剪影图片,请仿照所给文字,为“精彩瞬间”栏目的剪影图片配上解说文字。
比赛项目
配文 一跃惊众人,如展翅雄鹰,诠释技巧与勇气。 一舞动四方, , 。
【任务四:感言征集】
4.活动设计了感言交流环节,请你帮忙完善第四组同学写的感言。
16天,329个奖牌项目,数不清的精彩时刻:有潘展乐以锐不可当之势率先触壁的瞬间,有孙颖莎,王楚饮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混双金牌时的激情呐喊,有全红婵、陈芋汐疾如流星的完美一跳,有中国花样游泳队站上奥运领奖台拿到金牌时的屏息敛声……体育健儿们让全世界看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 ① ,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 ② ,团结一致。并肩作战的 ③ 。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弘扬时代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1)读完后,你发现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 B.不负众望
C.疾如流星 D.屏息敛声
(2)你将一组词语填在文段①②③处,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赤子情怀 ②宝贵品质 ③精神追求
B.①精神追求 ②赤子情怀 ③宝贵品质
C.①宝贵品质 ②精神追求 ③赤于情怀
D.①赤子情怀 ②精神追求 ③宝贵品质
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回答问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第一段中对“白云”“飞鸟”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3.课文最后一段描写印度观众的反应是否多余 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①她静静地站在十米高台上,耳朵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紧贴在台边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然难度系数是3.2,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已经伴随着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消失于水中,几乎没有落水的声音,只看到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洪亮。
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第四跳成绩让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这枚金牌。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技“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举办)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①至⑤段,主要展现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和现场的氛围。
B.选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14岁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第四跳的精彩表现。
C.在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最终以四跳满分的“断层式”成绩获得女子10米跳台的金牌。
D.根据选文内容,可拟写标题为: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金牌。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全红婵比作在水里游动的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红婵跳水动作的自如、灵巧、活泼。
B.多次写全场的反应,是为了渲染现场紧张热烈的气氛,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C.直接描写观众从“肃静”到热烈地“呐喊”的反应,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
D.选文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都报道了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事件,都十分注重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表格。(4分)
【链接材料】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
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
祝贺全红婵、陈芋汐! 祝贺跳水“梦之队”!
篇目 体裁 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 写作意图
本文 (1)_____ 选取全红婵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 (3)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婵夺冠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