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培优训练(第一周)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培优训练(第一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9-21 13:27:38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培优训练(第一周)
选择题:
1.如图,直线m∥n,∠1=70°,∠2=30°,则∠A等于( )
A.30° B.35° C.40° D.50°www-2-1-cnjy-com
2.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 )
A.55° B.45° C.35° D.25°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第三边可能为(  )
A. 3 B. 7 C. 13 D. 15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如图,△ABC中,∠A=40°,点D为延长线上一点,且∠CBD=120°,则∠C=(   )
A.40° B.60° C.80° D.100°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6,10 B.5,6,11 C.3,4,8 D.4a,4a,8a(a>0)
6.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   )www.21-cn-jy.com
A.118° B.119° C.120° D.121°

下列命题:(1)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1是最小的自然数, (5)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真命题的有( )2-1-c-n-j-y
A.1个 B.2个 C.3个 D.4个【来源:21cnj*y.co*m】
8.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B=∠C=900,
DM平分∠ADC, 平分,∠CMD=350,则∠MAB是多少度?”大家一起热烈地
讨论、交流,小宇一下就得出正确的答案,你知道小宇说的是( )
A.200 B.350 C.550 D. 700
9.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且三边都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0如图所示,在△ABC中, ∠ABC和∠ACB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E则
∠BDC的度数是( )
A.840 B .880 C. D.1100  21*cnjy*com
填空题:
1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x、9,则化简=
12.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3.在△ABC中,AB=9,BC=2,周长是偶数,则AC= .
14.如图,在△ABC中,AB=2016,AC=2014,AD为中线,则△ABD与△ACD的周长
之差= .

15、设△ABC的三边为a、b、c,化简
16.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___________21教育网
17.现有长度分别为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个
18.如图所示,用火柴杆摆出一系列三角形图案,共摆有n层,当n=1时,需3根火柴;当n=2时,需9根火柴,按这种方式摆下去,2·1·c·n·j·y
(1)当n=3时,需 根火柴;(2)当n=20时,需 根火柴.
19.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变为_____________
20.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40°,求∠2的度数.21·世纪*教育网
22.如图,已知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
(1)当∠A=70°时,求∠BPC的度数;(2)当∠A=112°时,求∠BPC的度数;
(3)当∠A=时,求∠BPC的度数.
23.某校有一块三角形绿地,如图所示,要把它分配给四个班级进行维护保养,需将这块绿地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你能帮助李老师制定出划分方案吗?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种方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4.如图,将△ABC沿EF折叠,使点C落到C′处.试探求∠1,∠2与∠C的关系.
25.如图,C在直线BE上,∠ABC与∠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1,
(1)若∠A=60°,求∠A1的度数;(2)若∠A=m,求∠A1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再作∠A1BE、∠A1CE的平分线,交于点A2;再作∠A2BE、∠A2CE的平分线,交于点A3;……;依次类推,则∠A2,∠A3,……,∠An分别为多少度?
26.设△ABC的三边a、b、c的长度都是自然数,且a≤b≤c,a+b+c=13,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几个? 21cnjy.com
27.如图,△ABC中,分别延长△ABC的边AB、AC到D、E,∠CBD与∠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爱动脑筋的小明在写作业的时发现如下规律:21·cn·jy·com
(1)若∠A=50°,则∠P= °;
(2)若∠A=90°,则∠P= °;
(3)若∠A=100°,则∠P= °;
(4)请你用数学表达式归纳∠A与∠P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培优训练(第一周)答案
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m∥n,∴∠3=∠1=70°.∵∠3是△ABD的一个外角,∴∠3=∠2+∠A.∴∠A=∠3-∠2=70°-30°=40°.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答案:C
解析:∠A=90°-55°=35°,因为CD∥AB,所以,∠1=∠A=35°。
答案: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义,设第三边为,则得到:,故选择B
4.答案:C.
解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C=∠CBD﹣∠A=120°﹣40°=80°.故选C.
5.答案:A.
解析:A.∵10﹣5<6<10+5,∴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B.∵11﹣5=6,∴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3+4=7<8,∴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4a+4a=8a,∴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A=60°,∴∠ABC+∠ACB=120°,∵BE,CD是∠B、∠C的平分线,∴∠CBE=∠ABC,∠BCD=∠BCA,∴∠CBE+∠BCD=(∠ABC+∠BCA)=60°,∴∠BFC=180°﹣60°=120°,故选C.21教育网
7.答案:B
解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1)是假命题;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是正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故(3)是假命题;0是最小的自然数,故(4)是假命题;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5)是真命题。故选择B21cnjy.com
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DC//AB,所以,因为DM平分∠ADC, 平分,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故选择B21·cn·jy·com
9.答案:D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且三边长均为整数,就有:2,8,8或3,8,7或4,7,7或4,8,6或5,6,7或5,5,8或6,6,6。共7种情况,故选择D
答案:C
解析:因为BD,BE和CD,CE分别是和的三等分线,因为,
所以,所以,
所以,故选择C
二.填空题:
11.答案:8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x、9,所以,所以

12.答案:①②④
解析:因为①如果a∥b,a⊥c,那么b⊥c;为真命题;因为②如果b∥a,c∥a,那么b∥c;为真命题;因为③如果b⊥a,c⊥a,那么;为假命题;④如果b⊥a,c⊥a,那么b∥C.
为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②④
13.答案:9
解析: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7<AC<11,又三角形周长为偶数,故AC=9.
答案:2
解析:(AB+AD+BD)-(AC+AD+CD)=AB-AC=2
15.答案:
解析:因为为三角形三边,所以,,
所以
16.答案:
解析:∵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AB∥CD,∴∠3=∠4=45°,∴∠2=∠3=45°,∵∠B=30°,∴∠1=∠2+∠B=30°+45°=75°,故答案为:75°.www.21-cn-jy.com
答案:6
解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从6条木条中任取3条可组成三角形的为:
4,6,8或4,8,10或4,10,12或6,8,10或6,8,12或8,10,12六种情况。
18.答案:(1)18;(2)630
解析:因为,,,
......,所以当时,为18;当时,为630
19.答案: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解析:如图所示
20.答案:如果有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三.解答题:
21.答案:
解析:利用AB//CD得到,利用GE是的平分线得,
从而得到,于是得
【解答】:∵EG平分∠AEF
∴∠AEG=∠GEF
又∵AB∥CD
∴∠AEG=∠1=40°
∴∠AEF=2∠AEG=80°
∴∠2=180°-∠AEF=180°- 80°=100°
【分析】:本题主要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答案:(1);(2);(3)∠BPC=90°+
解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得;
利用(1)同样的方法得;
(3)推广到得∠BPC=90°+
【解答】:(1)∵ BP和CP分别是∠B与∠C的平分线,
∴ ∠1=∠2,∠3=∠4.
∴ ∠2+∠4=(180°-∠A)=90°-∠A,
∴ ∠BPC =90°+∠A.
∴ 当∠A=70°时,∠BPC =90°+35°=125°.
(2)当∠A=112°时,∠BPC=90°+56°=146°.
(3)当∠A=时,∠BPC=90°+ .
【分析】:本题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解析:充分利用三角形同底(等底)等底(同底)面积相等来解决。
BD=DE=EF=FC D,E,F分别是中点 D,E,F分别是中点
答案:
解析:因为,,

于是得到:,因为
所以得:,所以
25.答案:(1)∠A1=30°;(2)∠A1=m;(3)∠An=m
解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度数定理,三角形内角定理和角平分线定理来解决。
【解答】:22. ∵∠A1=∠A1CE-∠A1BC=∠ACE-∠ABC
= (∠ACE-∠ABC)=∠A
∴(1)当∠A=60°时,∠A1=30°;
(2)当∠A=m时,∠A1=m;
(3)依次类推∠A2=m,∠A3=m,…,∠An=m
【分析】;本题利用特殊角得到结论,再推广到一般的思维形式来完成。
答案:1,6,6或2,5,6或3,5,5或3,4,6或4,4,5
解析:因为△ABC的三边a、b、c的长度都是自然数,且a≤b≤c,a+b+c=13,
所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为:1,6,6或2,5,6或3,5,5或3,4,6或4,4,5共5种情况。
答案:(1)65° ;(2)45° ;(3)40°,(4)∠P=90°
解析:因为BP平分∠DBC CP平分∠BCE所以∠DBC=2∠CBP ∠BCE=2∠BCP
又因为∠DBC=∠A+∠ACB ∠BCE=∠A+∠ABC
所以2∠CBP=∠A+∠ACB 2∠BCP=∠A+∠ABC
所以2∠CBP+2∠BCP=∠A+∠ACB+∠A+∠ABC=18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