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关注生殖性克隆 课件(共30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二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选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4.2关注生殖性克隆 课件(共30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二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选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13 23: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
第四章
情景视频
思考:
在现实社会中,克隆人可能会面临哪些伦理问题?
如果科学家要克隆的人是你,你愿意吗?
克隆人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早在1978年,一本名为《克隆人》的书中就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一位富商将自己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枚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然后将它在体外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最后得到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那位富商的克隆人。
治疗性克隆
生殖性克隆
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
是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目的:生殖
目的:治疗疾病
1996年克隆羊多利问世“多莉”是世界上第一例经体细胞核移植出生的动物。这一巨大进展证明了分化了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是否应该研究生殖性克隆人的不同见解
① 这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就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应该允许科学家研究。
② 虽然现在人们伦理道德观念不能接受这一切,但是人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③技术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割,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得到解决。
①生殖性克隆人“有违人类尊严”。如果允许人像产品一样被制造,强制一个人共享另一个人的DNA,将使人类尊严丧失殆尽。
②生殖性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
③克隆技术还不成熟,数百枚卵构建重构胚,才成功孕育一只克隆羊。胚胎着床率低、流产率高、死胎和畸形率高。这些严重违背人类伦理道德。
假如克隆人来了,会带来哪些伦理问题?
听说我是“妈妈”的克隆人,那我到底是她的妹妹还是女儿呢?
我是最好的!
我才是最好的!你只是我的复制品!
听着,克隆人1号,你赶快替我去上课;2号,帮我写作业;3号,帮我把调查报告写了……我要去打篮球了!
思考·讨论
1.克隆人与细胞核供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会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吗?
2.克隆人没有“父母”,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
3.能强制克隆人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吗?
克隆人的遗传信息绝大多数是由细胞核供体提供的,从基因层面来看,克隆人相当于细胞核供体的"复制品"。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关系很可能因克隆人的到来而消亡。
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不能。
思考·讨论
病人
取核
去核卵母细胞
重构胚胎
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
诱导
取出
体细胞
核移植
移植
成纤维细胞
取出
转入相关因子
iPS细胞
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
胚胎干细胞
取出
诱导
移植
治疗性克隆
iPS细胞治疗
细胞发生转化
例1 下列关于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殖性克隆的目的是得到个体
B.治疗性克隆的目的是得到组织或器官
C.生殖性克隆需要胚胎移植
D.治疗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
D
[解析] 生殖性克隆的目的是通过无性生殖得到相同的个体,A正确;
治疗性克隆的目的是得到组织或器官,用于治疗疾病,B正确;
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的克隆,需要胚胎移植,C正确;
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例2 治疗性克隆有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中出现的排异反应。如图4-2-1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等技术
B.①过程为脱分化、②过程为再分化,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治疗性克隆获得相应的组织细胞
离不开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潜能
D.应将囊胚进行胚胎移植获得克隆人,
为病人提供更多可移植的器官
C
图4-2-1
1.中国政府对克隆人的态度
2002年2月和9月,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制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特委会和工作组会议上,我国代表团指出,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制定该公约,坚决反对克隆人,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克隆人只是“产品”,没有“父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伤害;
1
3
5
克隆人的家庭地位难以认定;
生殖性克隆人是对人类尊严的侵犯;
4
6
2
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克隆人;
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
生殖性克隆人破坏了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天然属性。
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实验。
2. 我国政府的“四不”原则:
3.我国重视治疗性克隆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我国颁布了: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
以保证干细胞的研究在有关规定下进行,尊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
促进我国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
例3 我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我国不允许进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
B.我国不赞成进行试管婴儿
C.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
D.我国不支持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研究
C
[解析] 题干中的内容是指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
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她的名字叫郑萌珠。“萌”取萌发之意,寓意她是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珠”则是为了感谢一路护送她诞生人世的张丽珠教授。
试管婴儿技术的过程示意图
1.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现已克隆出活体小鼠
(也可用以克隆人)
将来人类能否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激发机体再生功能,在体内实现组织或器官的再生,或者让机体自我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
2.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
(1)国外部分科学家和企业家希望合成人类整个基因组。
(2)支持者认为这将培育出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还会加速疫苗的研发,反对者认为这可能造出“无父母”人类或者拥有相同基因组的“克隆人”。
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吗?
反对
(1)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敬;
(2)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3)有人会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而设计婴儿性别等。
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吗?
支持
(1)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的最好最快捷的办法之一;
(2)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脐带血乃试管婴儿的“身外之物”。
试管婴儿 设计试管婴儿 设计完美婴儿
技术手段
实践应用
相同 无需进行基因检测
胚胎移植前需进行特定基因的检测。
进行基因编辑(基因的敲除或插入),有目的地改造特定基因,胚胎移植前需进行遗传诊断。
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用于白血病、贫血病等疾病的治疗。
用于设计完美婴儿。
都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在体外发育,然后进行胚胎移植,在生殖方式上都属于有性生殖。
例4 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
B.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可以排查某些遗传病,以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
C.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可以治疗所有疾病
D.设计试管婴儿,一定要考虑其性别
B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既有相同点,又有本质的区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涉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B.前者为了产生新个体,后者为了治疗疾病
C.前者面临伦理问题,后者不会面临伦理问题
D.我国允许生殖性克隆动物,但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C
练习与应用
2.下列有关生殖性克隆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性克隆人能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B.可以运用重组DNA技术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研究
C.虽然生殖性克隆人存在伦理问题,但克隆技术已经成熟
D. 我国政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D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2017年,一个外国科研小组宣布,他们通过把人的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了人猪嵌合体胚胎。该胚胎在猪体内发育了3 4周后,研究人员终止了妊娠。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器官,从而解决人类器官移植来源不足的问题。
(1)请你分析研究人员为什么在胚胎发育3 4周后终止了妊娠。
早期终止妊娠的原因可能如下: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后续的技术还不成熟,不确定人的干细胞是否能定向分化为所需要的组织、器官,未知因素太多,距离培育出可供移植器官的最终目标还相当遥远;从伦理角度来看,该研究面临巨大的伦理挑战;从法律和政策角度来看,很多国家目前都不允许继续进行后续实验。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2)如果未来培育出“人兽嵌合体”,它是不是也会面临与克隆人一样的伦理问题?
是的。基于目前的技术,伦理问题相当突出,涉及的伦理问题有:带有人体细胞的嵌合体动物可能会使实验动物“人类化”;如果人体细胞进入了猪的神经系统或生殖系统,就可能让猪拥有人脑的某些特性或生出带有人类特征的怪物等。
二、拓展应用
(3)你认为这样的研究应该受到法律约束, 还是应该彻底禁止?请说出你的理由。
可以认为这样的研究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也可以认为应该彻底禁止这样的研究。目前多数国家禁止进行将人类细胞在动物体内培育这样的研究,少数国家没有完全禁止,但每项研究都需要提前向相关专家委员会提交申请并征求公众的意见。
感谢您的观看
202X/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