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2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4.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①____________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中枢神经系统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③__________状态变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 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相对静止 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⑤电信号的形式由兴奋部位(外负内正)→未兴奋部位(外正内负),其特点表现为⑥______传导。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⑦___________。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这样,兴奋就以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因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⑨________。双向神经递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的 1.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 _____中枢受大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 ________中枢。
3.小脑:有 _____________的中枢。
4.脑干:内部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 ___________等。
5.下丘脑:有 _________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最高级低级体温调节维持身体平衡呼吸中枢 1.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 ______和思维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 ________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 ________,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四、人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记忆S区受损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人们话梅时会情不自禁地流口水,这种现象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的刺激。话梅时流口水的现象属于条件反射。答案: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膜的内侧与外侧的电荷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 静息电位的特点是外正内负,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外负内正,是由Na+内流形成的。答案: 3.下丘脑有哪些功能?如何理解大脑皮层、脑干、小脑、脊髓的作用?答案: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内分泌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大脑皮层为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有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1.兴奋以什么形式进行传导?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兴奋部位的电位有何特点?知识点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负内正。答案: 2.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方向如何?你能否归纳出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答案: 在膜外电流方向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在内侧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什么特点?请在下图中的离体神经纤维上标出局部电流和兴奋的传导方向(用弯箭头表示局部电流方向,用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局部电流和兴奋传导方向如下图:答案: 知识总结
(1)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膜对Na+的通透性较小,对K+的通透性较大,K+外流。其大小不受细胞外界溶液中Na+的影响,但是会受到K+的影响。
(2)动作电位为Na+的平衡电位,其大小不受细胞外界溶液中K+的影响,但是会受到Na+的影响;如果细胞外界溶液中没有Na+,则不产生动作电位。
(3)测定装置如图甲,记录的电位变化可以用图乙表示。a线段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b点为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为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为静息电位恢复形成;de段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通常为负值,是因为人为将静息时膜外侧的电位规定为0,膜内与膜外的电势差为负值。
(4)没有其他说明时,电流计的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常见突触类型及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泡 (1)请填写图2中各序号名称。如图1常见突触类型有____________ (甲)和___________(乙)。e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
(2)图2中突触包括__________(请填写序号),d指的是下一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
①轴突-细胞体型,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轴突-树突型,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递质受体轴突-细胞体型轴突-树突型 糖蛋白b、c、d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1)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2)递质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奋的传递特点:__________。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号转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请完成下列表格,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神经元(神经纤维)快突触可以双向传导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传递慢电信号知识总结
突触小体与突触:突触小体是指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例1 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A【解析】丁区域只能发生K+外流或Na+内流,不能同时发生K+外流和Na+内流。例2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若c处无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A【解析】在左侧第一个神经元上的a点给予一个刺激,兴奋将从a点传到b点,再传到d点,不能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兴奋由c点传到e点时需要经过突触,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促进兴奋的,也有抑制兴奋的。由于a点位于电流表①两极的中央,兴奋同时传到两极,无电位差,故电流表不偏转,而传递到电流表②两极的时间不同,故可发生两次偏转。技巧归纳
如何判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
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关键要看电流计的两极是否存在电位差,偏转次数也就是两极出现电位差的次数。偏转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
(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1.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有反射活动
B.只要反射弧完整就有反射活动
C.反射都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D 没有神经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和植物不存在反射现象,而且反射要适宜的刺激才会产生;有些低级反射,在脊髓的控制下就能完成。解析 2.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局部电流的形成是( )。
A.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
B.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C.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D.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都没有电位差A 解析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3.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只能从①经②传递到③
B.②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C.③为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或细胞体膜
D.③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解析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故A项正确;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其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故B项正确;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故C项错误;兴奋在突触后膜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