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23 21: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3课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3.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  1.体液调节的概念:①______等化学物质(及其他调节因子,如②_____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它的主要内容是③_________。
  2.调节方式: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④________,但是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CO2激素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1.体温恒定的调节
  (1)人体热量的来源: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⑤_____产热为多。
(2)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⑥______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另外还有⑦_____、排尿、排便等。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⑧_______,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⑨____________传送信息。
  (4)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 _______,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加;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 ______,毛细血管舒张,同时肌肉和肝脏等 ___________。
  (5)体温调节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 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产热减少增加神经—体液下丘脑收缩新陈代谢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肝脏汗液呼气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 ____________。
  (2)水盐平衡调节受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和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分泌的 ______________的调节。
  (3)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体液的 ________;溶解和排出代谢废物等。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1) _________可看作 _________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 __________;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体液调节渗透压神经调节脑的发育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什么方式?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答案: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有什么不同?答案: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系统(反射弧),作用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和体液,作用方式是使靶细胞的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何特点?答案: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较缓慢体液运输较广泛比较长短暂反射弧迅速准确、比较局限体温是如何维持恒定的?尝试完成体温调节模型。知识点一:体温调节下丘脑减少收缩增加产热减少产热代谢减弱代谢加强收缩颤栗增加散热增加舒张减少散热知识总结
  (1)体温的平衡是指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
  (2)体温调节的中枢主要是下丘脑。
  (3)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的是神经调节。
  (4)温度感受器是指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能够感受温度变化的感受器。感受器可以分为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和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5)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可以减少散热,但并不是比炎热环境中散热少,由于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大,散热自然更多。
  (6)人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大;在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当人体处于较高温度的环境中,出汗几乎是唯一的散热方式。知识点二:水平衡调节  1.水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什么器官来完成?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答案:   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什么部位?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哪里?渴觉中枢在哪里?  3.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什么?它的分泌部位、释放部位和作用部位分别是什么?答案: 答案: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由垂体释放。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尝试完成水平衡的调节过程图解。--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知识总结
  (1)水的主要来源有饮水和食物中的水及代谢产生的水。水的主要去路有肾脏排尿、皮肤排汗、肺排出水汽、大肠排便。
  (2)钠盐的来源为食物;主要去路有肾脏排尿、皮肤排汗、分泌消化液等。例1 中新社石家庄2012年12月22日电,20日开始的雪雾天仍在河北徘徊,导致河北省境内6条主要高速公路的全
  部或部分路段因大雾关闭,石家庄机场航班全部延误。现场记者黄芳为了防止面部冻伤,把雪团放在手里并往脸上搓,发现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点。关于此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握雪后,手部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
 B.整个过程是下丘脑的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此过程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D.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C【解析】此过程属于寒冷状态下的体温调节,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也收缩,减少散热。例2 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浓度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B.大脑皮层不参与水盐平衡调节
  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减少【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C技巧归纳
  抗利尿激素的来源是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容易误以为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尿量的关系为反相关,同学们经常会记错。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及内分泌调节中枢均在下丘脑,各种感觉中枢均在大脑皮层。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范围广
  B.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
  C.所有动物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中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是通过血液传送的A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种形式。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无神经调节。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解析 2.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在下丘脑引起渴觉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解析 水的稳态是体内水的相对含量的相对稳定。这个相对含量是以渗透压为衡量标志的。血浆渗透压升高,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就增强了。3.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解析    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体温的变化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产热和散热;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是寒冷刺激造成的,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