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第6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23 21: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6单元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课时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简述全球人口增长过程,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明人口增长过快给当
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1.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①______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②___________的关系更为重要。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③________。2001年,我国颁布了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把⑤________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由于⑥_________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环境基本国策环境、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人口基数  1.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⑦_____和开垦出更多的⑧_______。除了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人类还有多种物质和⑨_______需求。
  2.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都是 _____的。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 ________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3.我国在控制 _________的同时,还加大保护资源和 ______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 __________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 _____农业。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精神农田耕地有限耕地人口增长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 1.有人说,整个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经使地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出你同意或反对的理由。答案:   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2.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答案: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答案: (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3)环境污染加剧等。1.请分析教材P118的曲线图,说出我国的人口现状是什么?为什么?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答案:    我国的人口现状是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明显增多。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加之一度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使人口出生率高速增长,由1949年的5.4亿增加到2000年的12.95亿。3.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1)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2)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3)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4)我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答案: 答案:    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使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个体数相对增长。2.我国的人口发展目标是什么?知识总结
  (1)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2)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3)我国的人口前景: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4)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内;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知识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请完成下面有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概念图。水资源需要增多能源需要增多环境污染加剧科教文化设施增多住房增多恶化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人口继续增长减少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广生态农业。答案: 知识总结
  (1)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都是有限的。
  (2)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生育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大部分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飞速增长的人口造成的。人口增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不论是石油、矿物等不可再生资源,还是鱼类、森林这样的可再生资源都会遭遇更大的压力,并需要农业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同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带来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有哪些?例1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出生率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与自然界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相符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这些特征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都可以影响未来种群的密度,但是它们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的。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预测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必能实现,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出生率,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及人们的生育观念有关。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是年龄组成。对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技巧归纳
  学习中把握以下关键点:①计划生育的直接目的——控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②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④我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例2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植被进一步被破坏
  B.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燃料和矿物资源,乱采滥伐现象更加严重
  C.人口增长,精神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D.不管人口如何增长,都在生态环境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D 【解析】人口增长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需要更多的水、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人口增长对精神的需求也增加。但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产生了沉重的压力。1.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
  A.优生优育   B.实行移民政策
  C.计划生育 D.降低出生率,适当提高死亡率C解析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优生措施:a.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适龄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24~29岁);d.产前诊断。2.我国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A解析   中国人口基数大,故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的大量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B解析 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4.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迅速增长 B.动物灾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解析 人为因素是野生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及开垦、围湖造田及所谓的对荒山野地的开发,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真正成了“无家可归”。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主要指乱捕滥猎及乱采滥伐。③环境污染,主要指“三废”的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入侵,由于外来物种往往无天敌限制其发展,对原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