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课件: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课时1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课件: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课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4 13: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课时11、能正确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2、能说出辞的文体特征并读懂小序。 这节课的要解决的任务是诵读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①名人评价导入新课;
②解释文题、介绍作者、字词正音;
③听读,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④研读小序,概括内容并分析作用;
⑤课堂检测。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
——欧阳修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李格非
归 去 来 兮 辞语气助词意思就是:
回去吧!回去助词,无义文体,赋的一种一、解释文题 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的一种。文中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使句式整齐,富有韵律,读起来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瓶无储粟( ) 求之靡( )途 田园将芜( )胡不归
轻飏〔 ) 壶觞( ) 眄( )
流憩( ) 矫( )首 遐( )观
出岫( ) 翳( )翳 西畴( )
窈窕( ) 遑( )遑 耘耔( )
东皋( ) 心惮( )远役 犹望一稔( )三、字词正音瓶无储粟(sù) 求之靡(mǐ)途 田园将芜(wú)胡不归
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眄(miǎn)
流憩(qì) 矫(jiǎo)首 遐(xiá)观
出岫(xiù) 翳(yì)翳 西畴(chóu)
窈窕(yǎo tiǎo) 遑(huáng)遑 耘耔(yúnzǐ)
东皋(gāo) 心惮(dàn)远役 犹望一稔(rěn)四、整体感知 认真听读录音,注意句读,并思考:小序和辞作写了哪些内容?播放《归去来兮辞》朗诵视频。需单击播放。http://www.jtyhjy.com/edu/ppt/ppt_playVideo.action?mediaVo.resId=55da77fcaf508f0099b1c790序言部分交代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四、整体感知 齐读小序,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梳理字词句,并思考:
1、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语句回答)
2、概括小序的内容,并试图说说其作用。五、研读小序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辞官的理由: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小序的内容:
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1、(1)自给:供给自己生活
(2)盈室:满屋。生生维持生活。资:凭借。
(3)会:恰逢。
(4)以:因为。见:被。
(5)去:距离。
(6)及:等到。眷然:思念的样子。何则:什么道理呢。
质性:本性。
(7)怅然:失意的样子。
(8)稔:庄稼成熟。寻:不久。
2、理由三点: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3、归因——归乐——归旨 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的陶渊明,从29岁入仕途,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与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和气节。最终,只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就毅然决然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归家之后的情景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欣赏吧!1、自主整理文章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再读《归去来兮辞》,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围绕“归之乐”“归之旨”写了哪些内容??
至性自然
违己交病
程氏妹丧
归因——
归乐
归旨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