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一节 海 岸【自主学习】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海岸线、海岸带、潮间带三者的位置关系: 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海岸线:2.海岸带:
(1)范围:由_______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2)主体:_______是海陆相互转换的地带。
(3)海岸带是地球上各圈层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兼有
_______两种不同属性的独特的环境特征。
3.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海浪、_____、洋流、流水、生物。潮间带潮间带海、陆潮汐以杭州湾为界,我国海岸线北段(除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平直,南段曲折P10思考观察左图,看看我国海岸线有什么特征?与地形分布有什么关系?我国北方沿海是平原,南方沿海是山地丘陵海岸线高潮水位低潮水位潮间带水下岸坡潮上带陆2、海岸带范围: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主体:潮间带1、海岸类型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生物海岸3、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
(图2.2) 海浪、潮汐、洋流、流水、生物、气候等地壳变动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红树林海岸珊 瑚 礁 海 岸二、不同类型的海岸二、不同类型的海岸岩石侵蚀崩塌堆积生物堆积岬湾基岩海岸海蚀崖海蚀柱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洞海蚀柱大连海蚀平台福建平潭岛上的海蚀柱像帆船一样高高地屹立在海岛上雄伟高大的陡崖直立于长岛海边山东蓬莱海岸的悬崖绝壁巍巍壮观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海岸(旅游业回报高)利用方向:天然海滨浴场退潮时的淤泥质海岸红树林珊瑚礁(堡礁)珊瑚礁(环礁)澳大利亚-大堡礁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曲折(岬湾地形)建港口、旅游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由砾石、沙子堆积而成海滨浴场台湾西侧海岸堆积物颗粒较粗,海滩宽阔平坦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堆积物颗粒较细海岸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滩涂养殖、
晒盐场黄河三角洲海岸、长江三角洲海岸、苏北沿岸红树林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抵抗风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保护广东、广西、海南岛沿岸南沙群岛、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热带基岩海岸边缘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袭海岸的类型: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生物海岸侵蚀型堆积型生物作用型P13至14页,阅读“红树林和珊瑚礁” 材料, 思考:一般说来,在热带地区珊瑚礁海岸多发育在基岩海岸,红树林海岸则多出现在淤泥质海岸。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红树属于植物。从二者的生活习性上看,珊瑚生长需要附着在牢固不动的物体上,基岩可以满足此需求;红树的根需要植入泥土中生长,淤泥海岸可以满足此需求。P14 活动2、辽东半岛- 江苏北部-
珠江三角洲- 南沙群岛-砂质海岸基岩海岸海岸坡缓,有砂质物质堆积建优质海滨浴场海岸为悬崖;坡陡水深、海蚀地貌海湾可以成为天然良港,旅游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珊瑚礁海岸【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海岸线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其位置是固定的。 ( )
提示:海面由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导致海陆分界线的位置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主要指沿海陆地
的部分。 ( )
提示:海岸带包括潮上带、海岸线、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其范围由潮间
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既有陆地部分,也有水下部分。××(3)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坡陡水深,适宜港口建设。 ( )
提示: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线曲折,
适宜港口建设。
(4)在长江口附近可看到珊瑚礁海岸。 ( )
提示: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的,珊瑚虫生长在温
暖、清洁、光线充足的热带浅海环境中,在亚热带的长江口附近不可
能看到珊瑚礁海岸。√×2.有关海岸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
B.海岸带包括滨海平原到大陆架的地带
C.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
D.海岸带生态系统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一般不会对其构成威胁
【解析】选D。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海岸带陆、海的相互作用,从而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3.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是 ( )
A.人类活动 B.入海河流
C.海水运动 D.大气运动
【解析】选C。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它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进行。4.从下图中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海岸类型可能是 ( )
A.基岩海岸 B.生物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红树林海岸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岸带地形平坦,坡度较小,并且有许多小船停在海滩上,可能是海水养殖时使用的,故该海岸可能为淤泥质海岸。1.海岸线、海岸带和潮间带的区别:
(1)概念不同。
①海岸线是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
②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
③潮间带是海岸带的主体,是高潮水位与低潮水位间的地带。
(2)位置不同。
①高潮水位与陆地的分界线是海岸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依次是潮间带、
水下岸坡;
②海岸带包括海岸线向陆地一侧的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三部分。2.如何区分不同的海岸类型?
海岸的类型主要包括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等,各种海岸的组成物质、地貌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种不同类型的海岸对比如下表:旅游、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袭考点 海岸的类型
【典例】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填写下图,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思维导引】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答案】(1)西岸: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海岸线平直。
(2)自上而下依次为:多优良港湾 滩涂养殖
滨海旅游 气温高、晴天多 海岸带综合开发【补偿训练】下图为某种海岸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为哪种海岸类型?
(2)我国哪个地区此种海岸分布最广?
(3)此种海岸类型最适宜发展哪种人文活动?【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岸线曲折且曲率大,海岬与海湾相间分布,并向海洋突出,海湾深入陆地。在我国,基岩海岸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沿海地区。基岩海岸由于陆地的山地、丘陵被海浪侵蚀和岩石的崩塌作用影响,使岸边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海水直逼崖壁。这样的地形地貌,多是天然的良港,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答案:(1)基岩海岸。
(2)基岩海岸在我国的漫长海岸带上都广有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华东、华南沿海都能见到它们的雄姿,而在杭州湾以北,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岸。此外,在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此类海岸更为多见。
(3)海岬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常形成天然良港。岸边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