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第四章 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的等级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特点:
共同的分类单位越小,相互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分类单位越小,类群越小,所含生物种类越小;
科的特征研究是植物分类研究的基础。生物分类的等级分类示例:分类单位越大,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图中猫和狗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和豹的亲缘关系近?为什么?生物分类的等级尝试鉴别生物生物检索表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人们按照生物分类编制出了鉴别生物地位的检索表。具体来说,就是把生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直到把生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1.四肢上都有5个手指,且具有灵活的拇指………灵长目
1.四肢上没有5个手指,且没有灵活的拇指
2.四肢上有爪子和趾甲,没有蹄子
3.具有长而有利的象鼻……………………………长鼻目
3.具有能撕咬肉的尖牙……………………………食肉目
2.四肢上没有爪子和趾甲,有蹄子
4.四肢的蹄趾数为偶数……………………………偶蹄目
4.四肢的蹄趾数为奇数……………………………奇蹄目举例:哺乳动物检索表尝试鉴别生物分类的意义: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认识生物和利用生物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这对于人们认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以及动植物的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检索表的意义:
可以确定每种生物的分类单位,并能判断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尝试鉴别生物1.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 )
A.种、属、纲、科、目、门、界
B.界、门、纲、目、科、属、种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界、门、目、纲、属、科、种C练习:2.下列各组植物类群名称,哪一组不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 )
A.种子植物和祼子植物
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生物分类的各种等级中,表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纲 B.科 C.属 D.种AD4.下列属于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
A.形态结构特征 B.营养方式
C.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D.以上都是
5.如果增加“亚纲”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
A.界与门之间 B.门与纲之间
C.纲与目之间 D.科与属之间
6.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界 B.界、科 C.纲、种 D.界、种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
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
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
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8、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9、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植物。甲与乙属于同一科,甲与丙属于同一纲,甲与丁属于同一目,甲与戊属于同一属。甲与上述哪一物种的共同特征最多
A.乙 B.丙 C.丁 D.戊10.下列对种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11、采用双名法统一动植物命名的科学家是( )
A.李时珍 B.亚里士多德
C.林奈 D.虎克12、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
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
D.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13、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目
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14、小明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15、以下四种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 )
A.①与③ B.①与④
C.③与④ D.①与②(1)与C同科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同目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3)与A同纲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4)与F同门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16、如果有A、B、C、D、E、F六种生物,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C、D同目不同科,D、E同纲不同目,E、F同门不同纲,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