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数的认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形
式;了解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要从自然数和分数作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资料一】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余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130千米(合一万二百六十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
【资料二】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主办城市是中国首都北京.本届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一,约占总金牌数的,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我国选手郭晶晶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吴敏霞在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中以343.50分的成绩为中国摘得跳水项目的首枚金牌.
提问:你在上面的资料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由雅典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应用
.
(二)探究新知:
(1)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来回答,教师提示补充)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
如:51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
如:长度为5130千米;
③标号和排序
如:2008年,金牌榜第一。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因为自然数在小学里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2)做一做(多媒体显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请学生回答)
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
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在解答下上面问题时,你会选用分数和小数中的哪一类数?为什么?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使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用分数,什么时候用小数,关键是怎样方便简单)
(3)小组讨论
问题1:我们知道小学里先学自然数再学分数,但你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你能用自然数表示四人均分一个西瓜,每人可得多少西瓜吗?
(用分配等实际问题说明自然数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问题2: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
④信封上的邮政编码325608;
⑤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中的号码1363;
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5℃.
(这几个小题,加强巩固自然数的作用)
问题3: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吗?怎样转化?如=
;=
;=
。
指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分子当被除数,分母当除数,因此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
问题4:小学里学过的小数怎样转化为分数?如1.68=
;
0.00062=
。
问题5:小学里还学过一种数叫什么数?(百分数)它可以看成分母是多少的分数?
指出:小学里学过的小数和百分数都可以看作分数。
(4)合作学习
你能帮小慧列出算式吗?如果用自然数怎样列算式,用分数呢?
(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请小组代表书写算式并计算,同学和教师一起批改)
注意:列式时,市内交通和检票时间选用40分钟还是50分钟,学生可能会混淆,可让学生通过联想情境,在保证不会误了上火车的情况下,小慧最迟什么时候从温州出发,那么杭州市内乘公交和检票时间应假设用最长时间。
指出:从上面两题可以看出,通过数的运算,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说明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应用于实践。
思考:上述问题2可以用如下的算式求解:
418+160-586=578-586.
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
(用实际问题说明自然数、分数又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数还需作进一步扩展的必要性)
(三)课内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一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P6课内练习,其中第2题,让同桌两位同学先各自估计,然后一起测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作业布置:
必做:P6作业题1,2,3,4题,全部学生都要完成,
选做:P6作业题5题,有能力学生完成。第2课时
正数和负数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灵活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能力目标: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图表示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20℃、-10℃、5℃、0℃、10℃
这几个量分别表示什么?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某一种量,请讲出来。
把学生讲出的较恰当的量写到黑板上,再引导学生把与之相对的量分别写在后边,如:零下20℃——零上10℃,
降低5米——升高8米,
支出100元——收入500元。指出这样的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意义相反,与值无关。
(2)区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
反问学生:以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表示出来吗?
显然是不能的。为了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负数。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规定为正,用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放上正号“+”来表示(常省略不写),;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负,用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负号“-”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负号不能省略)。
如:“+2”读做“正2”、“-3.3”读做“负3.3”等。
这样我们学过的数中又增加了新的数——负整数和负分数;相应地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分别称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入手,感受有必要引入一种新数.
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使学生感受到负数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填空:
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今年盈利了3.2万元,记做__________万元;
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_________米;
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汽车向北行驶75km,记做________km(或_______km),汽车向南行驶100km,记做________km;
下降米记做米,则上升米记做__________米;
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
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_________,-12%表示__________.
利用第3)题说明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向南100米记做+100km,那么向北记做-75km.但习惯上,人们常把上升、运进、零上、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
(请同学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同学相互评价。)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得到“收入和支出、买进与卖出”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正数和负数
提示这样的量都可用一种新数表示.
讲解以上课件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几个例题,让学生用正、负数表示.
学生活动:明确今天所学知识,获得正、负数的定义;记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后注意对他们的肯定.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完成P7做一做。
运用新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练习,不明确的可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三)课内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方法等.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P9课内练习1题
(五)作业布置:
P9作业题1,3,4题第3课时
有理数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将有理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
应用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
难点: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 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分类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探究新知:
1、(合作学习)读一读这些数0,880,-2000,+123,-233,-2.5,+3.2,+918,-155,+75,-100,
,,25%,-12%,请根据你认定的数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特征。
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估计可能出现的正确结论有:
;21世纪教育网
;
对于较为正确的分类,并能说出特征的都将给予肯定,重视个体差异,体现多元评价的思想,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教师给出规范的分类:21世纪教育网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说明: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③零是整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为了使学生实现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使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例题。
例
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
-8.4,
22,
,0.33,
,
-9.
课内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当的补充、概括。
(四)课堂练习:
P9课内练习2题
(五)作业布置:
P9作业题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