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基础夯实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外长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学号52670031)
A.“想挤牛奶的人”指英国,在对德处置上要削弱德国但不想过分削弱德国
B.“想挤牛奶的人”指法国,法德是世仇,战前围绕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矛盾尖锐
C.“想割牛头的人”指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割牛头的人”指美国,美德在历史问题和殖民地问题上矛盾重重
解析:结合美、英、法等国的战略意图及其对待德国的态度等史实判断,A项正确。
答案:A
2.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不会看到( )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解析: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巴黎和会,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主要表现在《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上。③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C
能力提升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三巨头操纵世界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巨头操纵世界的目的。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国出席巴黎和会的意图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制裁的内容来回答;第二小问要围绕“受到制裁、民族复仇、希特勒上台”这样的递进思路来回答。
参考答案:(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提出“十四点”计划,妄图称霸世界。
(2)理解: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理由:《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并最终为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所利用。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整理
(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不同:凯恩斯主张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和约规定了苛刻的巨额赔款。
(2)主要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对战败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 000千米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导学号52670032)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哪两国存在矛盾,指出其实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发生领土争端……殖民地问题”概括美国的目的。第(2)问根据材料二“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可知对英国有利,因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便于控制国联。第(3)问从材料四中“美国不能为了……从属于别的国家”可知美国没有达到控制国联的目的,不愿受制于别国,加上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所以威尔逊没有征服美国。第(4)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参考答案:(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2)英国。因为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因此掌握国联的支配权。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未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的传统外交思想,使威尔逊的主张被美国参议院否决。
(4)英美两国之间存在矛盾。实质: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巨大压力,将海军预算提高到国家支出的1/3,开始实施建立“八八舰队”的计划。
材料二 英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无力和美国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因此被迫对美国妥协。1921年4月,英国正式通知美国政府“准备同美国商谈关于两国拥有相等海军力量的问题”。1922年6月签订的《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依次为5∶5∶3∶1.75∶1.75。
材料三 《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维持现状;美英不得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新的要塞。而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拥有设备优良的基地网,而且刚刚完成了小笠原群岛要塞的工程。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本质。
(2)从材料二中,你认为五国主力舰位次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由材料三可得出,在太平洋地区哪国海军更占优势?
(4)你认为《五国条约》能消除军备竞赛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现象:美、英、日三国都力图发展海军力量,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本质:三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斗争。
(2)各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对比。
(3)日本。
(4)不能。因为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列强之间矛盾的激化,必然会出现新的军备竞赛。
课件26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
(1)基本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量的迅速膨胀。
(2)具体表现:
①摧垮了四大帝国。
②英、法、意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
③英国在战后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开始由英国伦敦向美国纽约转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2.战后大国的争霸计划
(1)美国: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企图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
(2)英国:
①维持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②巩固既得利益,恢复和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③利用日本的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
(3)法国:
①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甚至肢解德国,树立起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②扩大在非洲和近东的殖民地。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4)意大利:企图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部分土地,称霸地中海地区。
(5)日本:
①攫取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省的全部权益。
②分享战前德属太平洋岛屿,巩固其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势。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④等我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这四句话依次是哪个国家的代表说的?
提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二、巴黎和会
1.召开
(1)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巴黎凡尔赛宫。
(2)操纵者: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性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3.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
(1)内容:
①战争责任问题: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
②德国的疆界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地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宽的地带为不设防地区。
③殖民地问题: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军事问题: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重型武器,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⑤赔款问题: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由赔偿委员会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方式。
(2)影响: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并最终为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所利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右边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的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提示:五头怪兽指的是操纵巴黎和会的英、法、美、意、日五国,猎物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饱经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平的途径。
(2)在人民群众的强大压力下,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了建立国际组织的建议。
(3)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2.建立
(1)初步建立: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
(2)正式建立: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国联会址设在日内瓦。
3.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4.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5.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厅,其中行政院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6.美国与国联:美国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但由于国联的成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1920年1月,国联成立,但美国和苏俄都没有参加国联。美国与苏俄未参加国联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1)国联成为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2)苏俄和美国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未参加国联,严重削弱了该组织的权威性。
(3)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的发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四、华盛顿会议
1.背景
(1)巴黎和会后,协约国各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美、英、日成为这一地区竞争的主角,尤以日美矛盾最为突出,中国是它们争夺的重点。
2.召开: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主要议题包括限制军备问题和处理有关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问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3.内容
(1)签订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
(2)签订了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五国条约》,规定英、美、日、法、意海军主力舰的比例为5∶5∶3∶1.75∶1.75。
(3)签订《九国公约》,主要确立了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
(4)中日两国在会外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规定日本将胶州湾德国原租借地归还给中国,然后开放为商埠口岸;胶济铁路路权由中国赎回。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4.评价
(1)华盛顿会议是继巴黎和会之后的另一次重要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它们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受到压制,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
(3)华盛顿会议确立起来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列宁曾评价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指的两个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这一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国家:美国和日本。判断:正确。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全面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含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2.特点
(1)它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现有实力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
(2)该体系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具有反动性。
(3)该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内部存在着很多矛盾,因而不可能持久存在。
(4)该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如由于社会制度的区别,把苏俄排斥在外。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3.评价
(1)积极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矛盾,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繁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它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隐含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变化而日益尖锐,新的争夺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可能持久。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解析:帝国主义国家确立的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B、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状况。
答案:A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导学号52670004)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C.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解析:题干内容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评价,和约从各个方面对德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把德国民众置于十分低下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故选D项。
答案:D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几个学术观点
(1)人类对战争认识的进步:侵略战争是一种罪行,因此就要有人对其负责。
(2)华盛顿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战胜国完成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但只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根据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比确定的。
(5)《九国公约》的签订,又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史料一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史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 研读(1)信息:从表层信息看,史料一说明了《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带来极大危害;史料二所反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领土的变化,顺应了民族自决的潮流,有利于欧洲国际关系的稳定。从深层信息看,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变化是建立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之上的,埋下了战败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推动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结论:该类史料常用于考查巴黎和会的影响及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基础夯实
1.《洛迦诺公约》缓解了欧洲紧张局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建立了以法国为首的安全同盟
B.维持边界现状并和平解决争端
C.各大国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D.法国与德国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解析:《洛迦诺公约》主张维持各国领土现状并和平解决一切争端,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不仅教育了人民,也教育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政治家,促使他们重新思考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式和手段。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 (导学号52670033)
A.和平方式
B.武力方式
C.经济制裁
D.外交孤立
解析:20世纪20年代,由于受到战争的严重打击和人民反战运动的影响,欧洲各国纷纷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均是对《非战公约》进步作用的表述,《非战公约》并没有涉及裁军问题,故④错误。
答案:B
能力提升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其中法国得赔款总额的52%。
材料二 法国:赶快按期支付,不然的话走着瞧。德国:我没钱,要求延期。美国:还是同意德国的要求吧。
材料三 法比军队占领鲁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德国赔款问题上英、法、美的主张。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什么事件?对法国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1)一方面,英、法、美都需要德国支付赔款;另一方面,法国想最大限度地制裁德国,而英、美反对过分的制裁,避免德国崩溃。
(2)鲁尔危机。法国付出了巨额的占领费用,在国际上陷于孤立,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
5.阅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解析:第(1)问需要从图片所代表的三个事件的共同特点来分析,这三个事件都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也就是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第(2)问考查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需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图片反映了在战争的打击和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等因素推动下,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
(2)评价:一方面一系列国际和平会议的召开,反映了各国趋向采用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并不能彻底解决大国之间的矛盾,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的努力大打折扣。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他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非战公约》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 他们提出的“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 而他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解析:第(1)问两大原则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得出,积极意义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总结。第(2)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
参考答案:(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纠纷。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在必要条件下,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发动战争。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非战公约》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借口是“自卫”或“防御”。
7.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摘编自《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导学号52670034)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解析:第(1)问原则从材料一中总结归纳,由“联盟会员国……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可知是集体防御、经济制裁的原则;国联的作用要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两方面回答。第(2)问背景从“《非战公约》是在……‘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的产物”来回答;而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要结合其内容和影响回答。
参考答案:(1)集体安全;经济制裁。作用: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的需要。原因: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课件20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
1.背景
(1)法国积极寻求解决自身安全问题。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热心支持“小协约国”集团,还分别与波、捷、罗、南等国缔结了军事政治同盟条约。
②鲁尔危机之后,法国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1925年4月,法国新任外长白里安积极主张通过协商改善法德关系,解决法国安全问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德国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德国自战败以后特别是经过鲁尔危机,痛感自身的安全没有保障,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
(3)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从长远看,英国担心德国重新西侵;同时,它又反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主张促成法、德之间的和解。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签订:1925年10月,德、比、英、法等7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六个附件,总称为《洛迦诺公约》,其中最主要的是《莱茵保安公约》。此外,在这次会议上,德国分别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草签了仲裁条约。
3.内容
(1)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2)《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3)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4)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4.影响
(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
(2)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妥协开始将被新的争夺所代替。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下图所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结合相关史实,用文字将三者的关系表述出来。
提示:美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德国因此能够向英、法支付战争赔款;英、法用德国的赔款偿还所欠美国的债务。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
1.军备竞赛
(1)华盛顿会议以后,各资本主义大国竞相发展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辅助舰只,或致力于改进技术,以提高舰只的火力和航行速度。各国明争暗斗,竞争非常激烈,军备扩充之风愈演愈烈。
(2)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裁减军备
(1)各国在军备问题上的目标:
①军事大国:法国力图保持自己庞大的陆军优势,加强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美国对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抵制态度,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以削弱英国海军和法国陆军的实力,力图加强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②德、意、日:三国都试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其中,德国打着权力平等的幌子,要求重振军备;意大利为了抵消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采取与德、英接近的做法;日本迫切需要加强海军实力,以把英、美从远东地区排挤出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国联裁军:1925年,国联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并先后召开六次会议,但各国根本没有达成协议的诚意,最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3)多边裁军:1927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新的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出席会议的只有英、美、日三国,由于矛盾不可调和,会议最后不欢而散,一项协议也没有达成。
3.裁军的实质:帝国主义只是利用人民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打出裁军的旗号,制造和缓的假象,实际上却是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扩军备战的活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非战公约》
1.背景:洛迦诺会议之后,法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2.签订
(1)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致函美国人民,建议两国决不把战争作为政治手段。
(2)1927年6月,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提出建议:两国庄严宣布谴责和摒弃战争,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
(3)1927年底,美国照会法国,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多边条约。
(4)1928年8月27日,美、法、英等15国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内容
(1)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4.评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2)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做了准备。
(3)《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包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理解《非战公约》的进步性
1.《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
2.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3.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4.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为后来的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提供法律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洛迦诺公约》
C.《非战公约》 D.《九国公约》
解析:《非战公约》包含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家法准则。
答案:C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导学号52670005)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D.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表现,故选B项。
答案:B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格局被称为“火山上的短暂稳定”的原因
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格局是稳定的,但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不稳定性,国内市场的狭小与盲目扩大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剧;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主要体现为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等,因此说它是“火山上的短暂稳定”。史料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参加会议的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说,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法国外长白里安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他们二人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研读(1)信息:从表面信息看,《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该公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从深层信息看,《洛迦诺公约》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把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2)结论:该类史料常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构筑国家安全的努力的命题设计中。专题二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放弃中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召开华盛顿会议
C.签订《凡尔赛和约》
D.提出“十四点”计划
解析:从威尔逊的话中不难看出,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为此美国提出了“十四点”计划。故D项最能体现题干中威尔逊的思想。
答案:D
2.在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为人做嫁衣的事情。美国是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但国际联盟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成为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这种情况说明( ) (导学号52670035)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解析:美国力主成立国际联盟,企图利用国际联盟领导世界,但最终为人做嫁衣,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还不具备称霸世界的整体实力,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争夺世界霸权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解析:A项中美国要打破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受到压抑而不满;B项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海军军备上美与英并肩而压制日本;C项中法国希望削弱甚至肢解德国,而英国则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以维持“大陆均势”。
答案:D
4.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 ) (导学号52670036)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国
C.英日同盟宣告失效
D.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解析:美英态度的变化显然和国家利益有关,结合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可知,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严重威胁到美英的在华利益,因此美英竭力遏制日本扩张在华势力,故选D项。
答案:D
5.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 )
A.由美国领导签订
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
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
解析:美国签订《非战公约》的初衷是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非战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的愿望,因为《非战公约》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不需要美国承担任何义务。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119条 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第22条 (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委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1)材料一是对哪一问题的规定?(6分)
(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主要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8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6分)
参考答案:(1)关于处置德国海外殖民地的规定。
(2)国家:英、法、日。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日本。情况: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胶州湾租借地。
(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国际联盟的规定使它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的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
材料二 (1919年)4月22日,“三巨头”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作出让步。
材料三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态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4分)
(2)巴黎和会上是如何解决中国山东问题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4分)
(4)山东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由此你得出了哪些认识?(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赞扬中国的声明到材料二中转而支持日本,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日本以退出和会,不加入国联相要挟,这会危及列强的利益,所以它们的态度变化是以自身利益为转移的。第(2)问结合中国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回答。第(3)问要结合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会议前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来分析原因。第(4)问山东问题的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认识要综合所有的材料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1)变化:由支持、赞扬中国的要求到支持日本,牺牲中国利益。依据: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一切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2)解决:把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山东的侵略合法化。影响: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原因:有中国参加,美国就可以利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怒火,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军备计划;同时又可以借此摆出尊重中国的姿态,骗取中国人民的信任。
(4)解决:中日双方最终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路权由中国赎回。 认识: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恃强凌弱。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人民的反抗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心点!俄国布尔什维克已经革命成功,德国的革命烈火正在熊熊燃烧,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主义那边去!
——劳合·乔治
材料二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福煦
材料三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
材料四 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正因为如此,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1)有人认为上述四则材料都是在《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当时人们进行的评论。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为什么?(6分)
(2)材料一中人物的观点对巴黎和会的结果有何影响?(6分)
(3)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的人物都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体系?他们得出相似结论的依据何在? (8分)
解析:第(1)问实际上要求辨析劳合·乔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这番话的。从“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主义那边去”可以看出,这是英国在警告法国不要把德国逼得太紧,否则一旦引发德国革命,英法利益也得不到保障。第(2)问要根据法国在巴黎和会上所作出的让步进行分析。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凡尔赛体系下存在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凡尔赛体系的崩溃。
参考答案:(1)不赞同。理由: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彻底削弱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但英国极力阻止。德国有可能爆发布尔什维克主义革命是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重要说辞,只能是在会议期间陈述。
(2)法国做了一定程度的让步,不再坚持过分削弱德国。
(3)脆弱的、不稳定的、掠夺性的国际体系。原因:凡尔赛体系下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更加激化。建立在此等基础上的国际体系是不稳定的。
9.(2016课标全国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导学号5267003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8分)
解析:本题考查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本题需要明确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妄图夺取世界霸权的纲领,其出台是建立在列强势力对比变化的基础上的。材料主要反映了威尔逊“十四点”计划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及结果。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18年1月”及所学知识,可知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重置战后秩序、美国外交政策变化及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背景”。第(2)问,应从计划自身的问题、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美国的实力及美国国内的分歧等角度来分析计划受阻的“原因”。
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课件8张PPT。一二三一、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一二三一二三二、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1.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总体上说,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奠定了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础。
(2)尽管各国对该体系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体系的基础上作某些调整,使之有利于本国。
(3)意、日虽有不满,但尚无实力对它进行调整。
(4)德国虽对此体系不满,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心向往和平,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大大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一二三2.相对稳定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1)围绕“赔款”和“安全”两大问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在欧洲范围内,英法之间矛盾尖锐。
(3)美国和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二三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总体特点和隐含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矛盾
1.总体特点
(1)它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
(2)英法仍不失欧洲大国地位,通过操纵国际联盟发挥主导作用。
(3)美国依靠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在拉美进一步巩固了西半球霸权,在东亚和日本共同占据主导地位。
(4)日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一二三2.主要问题及主要矛盾(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