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争取人类和平
基础夯实
1.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欧盟经济一体化加快,但政治联系削弱
B.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C.欧盟在政治、经济上开始主导世界
D.国际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解析:欧盟经济一体化加快,政治联系日益密切,A项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C、D两项错误,故选B项。
答案:B
2.“由数量众多的国家组成、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中间力量层正在崛起和壮大,推动世界格局日益朝着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结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型结构”使得世界稳定性大大降低
B.多极化格局已形成,“一超”局面不复存在
C.“新型结构”是指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解析:“世界格局日益朝着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结构发展”是指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稳定,A项错误。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正确。
答案:C
3.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是( ) (导学号52670074)
A.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共管之下
解析:维和部队能起到防止地区冲突升级、维护冲突地区人民权利的作用,其根本目的与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一致。
答案:B
能力提升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
(3)材料三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参考答案:(1)因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的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的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从内部发生演变。
(3)表现:两极格局瓦解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原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5.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依据以上图片信息,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上述史实反映了当今国际局势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背景: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2)世界局势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和行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冲突各方一致同意并达成协议予以配合;(2)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安理会和秘书长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3)维和行动所需的作战部队、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及其他人员和装备完全是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4)整个维和行动必须在秘书长的全权领导下实施,秘书长本人对安理会负责,所有维和人员在行动上只能接受秘书长或上级维和官员的命令,而不得按照本国政府当局指令行事;(5)维和行动的任务、使命应尽量明确,保证体现安理会的决议精神;(6)在冲突各方中保持绝对中立,不干涉或不偏向任何一方。
——摘自《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二 每年的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在这一天,人们向维和人员表示敬意。他们在世界上一些时局最不稳定、最危险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一天也是哀悼那些已经倒下的维和人员的日子。截止到2014年,3 200多名维和人员将自己宝贵的生命贡献给了维持和平这一事业。
材料三 2015年4月7日晚130名中国维和官兵乘坐联合国包机启程飞赴南苏丹。这标志着中国维和史上的首支成建制步兵营已全部派遣完毕,这也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5周年之际履行和平使命的一次最新出征。
(1)根据材料一,简析“基本原则”的意义。
(2)材料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不难看出基本原则的意义:尊重主权、自愿性、权威性、公正性等。第(2)问材料二说明的是世界局势的动荡和联合国维和行动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肯定,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在维和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1)有利于尊重当事国的主权;尊重成员国的自愿性;有利于维护联合国在维和行动中的权威地位;保持维和行动的公平公正。
(2)国际局势仍动荡不安;联合国越来越受到信赖和肯定;中国在维和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战争
参战
国家
战争
范围
卷入
人口
新式
武器
伤亡
人数
经济
损失
第一次
世界大
战
30多个
400万平
方千米
15亿
飞机、
坦克、
潜艇等
3 000
多万
3 400
多亿
美元
第二次
世界大
战
61个
2 200万
平方
千米
17亿
原子
弹等
9 000
多万
40 000
亿美元
材料二
(导学号52670075)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1)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战争具有全球性;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战争极为惨烈,造成的损失惨重。
(2)不同:前半期的主流是战争与动荡,后半期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