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备课资料【课件+导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备课资料【课件+导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01 17:51:26

文档简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其杰出代表
C.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D.交通运输条件对大牧场放牧业影响不大
【解析】 大牧场放牧业属于商品农业,对市场依赖程度较高,需要较好的交通条件。
【答案】 D
2.下列不属于阿根廷为发展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发明海上冷冻船    B.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C.开辟水源 D.种植饲料作物
【解析】 潘帕斯草原采取的措施: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作物、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牛等。
【答案】 A
  读某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
4.该农业地域类型在图示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 第3题,从经纬度、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为英国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第4题,图示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乳畜业的发展。
【答案】 3.B 4.D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图所示。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 由于该地区种植业比重与畜牧业比重相差大,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可能为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C
6.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解析】 建设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可以减轻草场的压力,提高载畜量。
【答案】 C
二、综合题
7.读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       ;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       。?
(3)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①        ;②        ;③        。?
(4)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      ,其反映了      改善和      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答案】 (1)大牧场放牧业
(2)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靠近海港,交通便利
(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4)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②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5)海上冷冻船 交通运输条件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
基本技能检测
一、选择题
  读某发达国家地区简图,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 该地区位于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属于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A
9.图示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水稻种植业
【解析】 受气候影响,该地区适合发展面向城市的乳畜业。
【答案】 C
  读三个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都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混合农业;②地区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商品率较低,应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区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为传统农业,混合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为现代农业。第11题,美国东北部为乳畜业,而①地区为混合农业;②地区为季风水田农业,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其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提高土地载畜量。
【答案】 10.C 11.D
二、综合题
12.读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甲)和地形、气候类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澳大利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A.         ;B.         。?
(2)试分析A地区和B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3)A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B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澳大利亚中西部几乎不能发展农业?
【解析】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从地形上看,地势平坦;从气候上看,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由于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西侧(雨影区),降水稀少,水分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B为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从地形上看,地势平坦且地广人稀,草原广布;从气候上看,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夏季利于牧草的生长,加上这里地下水丰富,可以作为牲畜的饮用水,故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优越。澳大利亚中西部因为是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而几乎没有农业的分布。
【答案】 (1)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2)A地区:农场既种小麦,又牧羊,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养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B地区:大规模经营,商品率高。
(3)A地区有利条件:地势平坦,热量充足。不利条件:降水相对少。B地区有利条件:地势平坦,草原广布,地下水丰富。
(4)气候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且无充足的灌溉水源。
技能拓展训练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大力提升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材料二 伊利集团是内蒙古一家知名企业,主要生产液态奶、奶粉、原奶、冰淇淋。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内蒙古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属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请简要分析。
(2)简述伊利集团与当地牧场的相互关系。
(3)伊利集团的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4)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答案】 (1)不合理。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少,规模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商品率低。
(2)牧场为伊利集团提供原料,伊利集团为牧场提供市场。
(3)①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②全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巨大市场;③交通运输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4)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潘帕斯草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照搬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但可以借鉴许多成功经验,例如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牲畜的病害研究等。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 ③地广人稀 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3.下列地区为该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的是(  )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墨累—达令河流域南部
4.阿根廷有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  )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
5.从农业经营方式来看(  )
A.墨累—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
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
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
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
读下图,判断回答6~8题。
6.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7.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草原
B.珠江三角洲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
9.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平坦,草原广阔
B.地下水资源丰富
C.冬季普遍温和湿润
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10.农业区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的有(  )
A.种植业、林业 B.畜牧业、渔业
C.园艺业、乳畜业 D.林业、渔业
11.能使土壤肥力得到保持和提高的措施是(  )
A.刀耕火种
B.多施化肥、农药
C.常施农家肥
D.连续几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的四个国家均有典型的放牧业,其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国家③中,哪条铁路的修建改善了畜产品的外运(  )
A.Ⅰ B.Ⅱ C.Ⅲ D.Ⅳ
14.上述四国中,既有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又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6.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二、综合题
17.读下面“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______,其反映了______________改善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
大牧场放牧业
掌握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并拓展到分析其它地区的牧场的区位条件,这是高考题的切入点
乳畜业
乳畜业的规模与城市发展水平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掌握乳畜业的区位条件是重点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B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
2.D 3.C [第2题,据图看出,该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结构单一,且产品主要流向市场,商品率很高。可判定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第3题,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即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项为季风水田农业,B项为乳畜业,D项为混合农业。]
4.A [阿根廷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路线是横渡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航线。]
5.A [亚洲水稻种植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西方国家农业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
6.D [根据气温和降水可判断该气候类型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业是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7.A [饲料和市场是乳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8.C [乳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9.C [澳大利亚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10.C [园艺业、乳畜业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
11.C [常施农家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得到及时补充。]
12.C 13.A 14.C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能力。第12题,①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比较典型,以牧羊为主;②为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以养羊为主;③为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达,以牧牛为主;④为南非,以养羊为主。第13题,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贯穿东西的铁路对改善牛肉外运作用最大。第14题,图示四国中,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具有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条件。]
15.C 16.C [第15题,由于该地区种植业比重与畜牧业比重相差大,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第16题,建设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可以减小草场的压力,提高载畜量。]
17.(1)大牧场放牧业
(2)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靠近海港,交通便利
(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4)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②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5)海上冷冻船 交通运输条件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以及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所做的工作,参照教材回答即可。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练习
学生用书[P52~P53]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题。
1.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①生产规模大 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如美国)、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由于该农业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故其生产规模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答案:1.B 2.B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4.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解析:第3题,根据两牧区的区位图可知,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位于内陆地区,而潘帕斯牧区临近海港。其他三项均属两牧区共同具备的条件。第4题,呼伦贝尔牧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地,其产品靠铁路或公路运输,牧区内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为我国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的主要是农耕区畜牧业。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出口到欧洲国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答案:3.C 4.D
(2014·东莞期中考试)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6.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乳畜业。乳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以从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两方面分析。
答案:5.D 6.A
7.(2014·钦州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一度对我国乳品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和严重影响。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国家
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城市人口比重
90%
76%
90%
97%
(1)“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广大奶农出现严重的卖奶困难,这反映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科技 B.交通
C.市场 D.政治
(2)在材料二中,农业产值在GDP中占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及西欧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
(4)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解析:(1)“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广大奶农出现严重卖奶困难,反映了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从表中可知法国城市人口比重最低,由此可知法国是四国中农业产值在GDP中占比重最大的国家。(3)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城市人口比重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4)借鉴西欧发展乳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采取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等方面分析。
答案:(1)C (2)法国
(3)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且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大规模发展。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且饮食结构中乳畜品占重要地位,使乳畜产品市场广大。
(4)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一、大牧场放牧业
1.特点:是一种①____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地区: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阿根廷、南非等国。
3.自然条件:有大面积的④________、⑤__________气候区。
4.生产特点:生产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程度高。
5.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且⑧____________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距⑨________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2)发展措施:⑩______________,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改善?____________条件。
二、乳畜业
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________、?__________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生产对象主要是?________,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3.分布:北美洲?__________周围地区、?________、中欧以及?____________、新西兰等地。
4.制约因素: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________不便,所以大多紧邻?____________分布。5.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土层________。
(2)气候:____________,多雨多雾,日照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生长。
(3)市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____________的习惯。
(4)机械化:机械化程度____,缓解了________短缺的问题。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 大牧场放牧业
【探究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大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探究问题】
1.由材料一探究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哪些国家?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区?主要放牧品种有何区别?各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探究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3.为了保证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做了哪些工作?
 
4.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也放牧着牛、羊等,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借鉴了哪些经验?
 
 
 
5.比较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的异同。
 
 
 
 
 
【规律总结】
大牧场放牧业是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这里有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这也是分析其他大牧场放牧业区位优势的方法。
【考例探究1】 阿根廷牛肉在世界上竞争力很强的自然原因是(  )
A.潘帕斯草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牧草高而密
B.潘帕斯草原地处太平洋东岸,终年降水丰沛
C.潘帕斯草原位于大陆内部,终年气温高,属于热带草原
D.潘帕斯草原冬季气温在0 ℃以上,草原终年可放牧
探究点二 乳畜业
【探究材料】
材料 英国的乳畜业生产、经营情况
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英国的每个牧场平均饲养奶牛200~300头。从牧草及饲料作物的耕种到挤奶工作,都采用现代化机械。每个牧场都有专门的挤奶屋,每天自动运作。挤出的鲜奶用不锈钢大容器储存并加以冷藏。每天由运奶车将收集到的牛奶运往乳品加工厂加工。不仅如此,他们还与大学、种牛公司、育种中心密切合作,进行高产奶牛的商业性培育和奶牛的繁育,使得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8吨,最高达到13吨。
【探究问题】
1.据材料,说出乳畜业的生产特点。
 
 
 
 
2.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根据材料和教材P53图3.20西欧地形分布和3.21西欧气候类型分布,探究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4.列表比较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
 
 
 
 
 
 
【规律总结】
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相比,西欧的乳畜业接近市场。气候条件不同,草场质量不同,欧洲以奶牛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则以肉牛为主。后者远离市场,对交通条件依赖较大。
【考例探究2】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前准备区
①面向市场 ②美国 ③澳大利亚 ④干旱 ⑤半干旱
⑥规模大 ⑦专业化 ⑧土地租金 ⑨海港 ⑩培育良种牛 ?交通运输 ?商品化 ?集约化 ?奶牛 ?五大湖 ?西欧 ?澳大利亚 ?运输 ?消费市场 ?平原 平坦 深厚 温凉、潮湿 少 多汁牧草 乳制品 高 劳动力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业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业占重要地位。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2.(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3.(1)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
(2)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
(3)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4.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加强草场管理,进行合理放牧;建立人工草场,种植优质牧草;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
5.
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游牧业
不同点
投入多少
属密集农业
属粗放农业
产品用途
属商品农业
属自给农业
经营规模
经营规模大
经营规模小
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高
技术水平低
主要分布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的一些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北非、东非、中亚、中东的国家和地区
相同点
都属于畜牧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考例探究1 D [潘帕斯草原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草原气候,冬季气温在0 ℃以上,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探究点二
1.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2.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紧邻消费市场(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3.(1)饲料因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2)市场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乳畜业就更需要近市场分布。
4.
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
北美五大湖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气候类型
干旱、半干旱气候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湿润
分布
地广人稀的地区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产品
肉、皮、毛为主
牛奶及其制品
机械程度
较高

区位因素
以天然牧草为主,交通运输便利
优质的多汁牧草、饲料作物种植、广阔的市场
生产特点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效益好
市场
以外地市场为主
以本地市场为主
考例探究2 (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解析 第(1)题,为河西走廊的中部,地形平坦,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量丰富,适宜牧草的生长;第(2)题,分析区位条件,从位置、资源等方面分析本题。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学会利用区位因素分析家乡农业的规划。
1.要结合必修1内容,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气候类型及特点;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分布;结合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了解阿根廷为发展畜牧业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我国内蒙古牧区的借鉴意义。
2.结合西欧乳畜业的发展,了解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在生产对象、产品、气候、草场、分布地区、机械化程度、市场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西欧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3.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或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案例,分析每一种农业的优点,掌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原理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程学习建议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的比较。
本节课主要是对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学习。对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学习,首先,要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概念、特点和分布地区;然后,以潘帕斯草原为例,结合教材图3.15及必修1的气候类型相关知识,分析潘帕斯草原气候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再结合教材“案例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了解阿根廷为了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探讨对于我国牧区发展畜牧业的借鉴意义。
对于乳畜业的学习,要重点掌握乳畜业产品种类和分布特点,这是理解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关键以及乳畜业距市场的距离近的原因;然后,结合教材“活动”和图3.19、图3.20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市场等方面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有利条件。并注意引导学生从生产对象、产品、气候、草场、分布地区、机械化程度、市场等方面对比区分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不同。
对于“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可以采取不同地区的实际案例,分析现代农业的原理,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体系梳理
一、大牧场放牧业
1.主要分布:①   、澳大利亚、②    、南非等。?
2.区位条件
(1)大面积③   、半干旱气候区,利于牧草生长。?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④    。?
(3)距海港近,⑤    便利。?
(4)科技发达。
3.特点:生产规模⑥    ,专业化程度⑦    。?
二、乳畜业
1.生产对象:⑧    。?
2.产品:牛奶及其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3.主要分布:北美洲⑨   周围地区、⑩   、中欧,以及    、新西兰等地。?
4.区位因素:    和    。?
【答案】 ①美国 ②阿根廷 ③干旱 ④低 ⑤交通 ⑥大 ⑦高 ⑧奶牛 ⑨五大湖 ⑩西欧 澳大利亚
市场 饲料
基础学习交流
1.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生产对象有何不同?
【提示】 大牧场放牧业生产对象主要是肉牛,乳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
2.为什么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
【提示】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在大城市的附近,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间,确保产品保鲜、保质,同时也能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思维探究创新
探究一 大牧场放牧业
[互动探究] 读教材“案例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回答下列问题。
(1)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市场扩展到欧洲的因素有哪些?
(3)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内蒙古牧区的情况。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相比,我国内蒙古牧区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可借鉴阿根廷发展畜牧业的哪些经验?
【答案】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运输便利。
(2)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3)我国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在许多方面应该学习借鉴阿根廷发展牧业的经验,如建立人工草场,种植优质牧草;加强草场管理,进行合理放牧;种植饲料作物;培育良种牲畜,进行牲畜病害研究;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牧区的供水状况;政府实施政策倾斜,促进牧区生产方式改革;加强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扩大牧区产品的销售渠道;等等。
【点拨】 大牧场放牧业重视发展过程中的改进发展的措施,对其他地区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归纳总结]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促进措施
探究二 乳畜业
[互动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文字材料,结合教材图3.20、图3.21,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下图,填写影响西欧乳畜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②地形平坦 ③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众多
(2)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答案】 西欧气候温凉、潮湿,人们逐渐形成了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西欧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
(3)试列表比较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差异。
地域类型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
草场
分布
产品
机械化程度
市场
  【答案】 
地域类型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
半干旱、干旱气候
草场
以人工草场为主
以天然草场为主
分布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的地区
产品
以牛奶及奶制品为主
以肉、皮、毛为主
机械化程度

较高
市场
以本地市场为主
以外地市场为主
  (4)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而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西欧经济发达,城市众多,对乳产品需求量大,牧草是发展乳畜业的重要饲料;我国西部牧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
【点拨】 乳畜业发展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市场、饲料。市场受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的影响,饲料与区域独特的气候条件(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少)紧密相关。
[归纳总结] 西欧发展乳畜业的区位优势
(1)多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3)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4)西欧乳畜业地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精饲料作物。
(5)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6)西欧乳畜业机械化水平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7)有合理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科技投入较多。
基础智能检测
  读图,回答1~2题。
1.波士顿—纽约—华盛顿都市带是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带,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果、花卉等时鲜农业 D.乳畜业
【解析】 该地区为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众多,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乳畜业。
【答案】 D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科技
B.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
C.广阔的市场和保鲜技术
D.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饲料供给
【解析】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答案】 D
全新视角拓展
3.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带及其成因。
(2)试分析丙地的气候成因及农业地域类型。
(3)比较分析乙、丁两地的河流水文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了自然带的判读及成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河流水文特征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甲地位于潘帕斯草原上,位于大陆东岸,地势平坦,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形成温带草原带;乙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居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地形封闭,气候干旱,形成荒漠带;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丙地分布在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形成地中海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第(3)题,乙地位于大陆内部,为内流区,河流具有季节性特征,水量较小,夏季冰雪融化时,水量稍丰。
【答案】 (1)甲地为温带草原带、乙地为荒漠带、丙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成因:甲地位于大陆东岸,地势平坦,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形成温带草原带;乙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地形封闭,气候干旱,形成荒漠带;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气候成因:丙地分布在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地域类型:地中海式农业。
(3)乙地位于内流区,河流具有季节性特征;水量较小,夏季水量稍丰。丁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河流全年无断流,夏季降水多,水量丰富。
总结评价反思
【答案】 ①距海港近,交通便捷 ②科技发达 ③饲料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一、高考预测
1.结合热点地区农业,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征及发展方向
2.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自学自练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区位条件
主要特点
大牧场放牧业
、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等国
大面积的 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 ,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生产规模大, 程度高
乳畜业
周围地区、 、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城市发展, 需求量大
面向城市市场的 、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及特点
分布国家
美国、阿根廷等
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以牧羊为主
自然条件
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降水较少,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宜发展畜牧业
特 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
区位
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
草原
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土地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交通
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化经营

(2)发展措施
措 施
作 用
修建铁路
便于肉牛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围栏放牧
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
划区轮牧
种植牧草
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打井取水
在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
培育良种牛
保证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牛群病害研究
考点二:乳畜业
1.乳畜业
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发达
地区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区位
要求
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多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区位
特点
多分布于大城市的郊区
2.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饲料因素
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少多雾,日照,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市场因素
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四、堂内练习
读图回答1~3题。
1.A处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2.关于A处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从事养羊业
B.经历了由粗放型牧业到集约型牧业的转变过程
C.畜产品主要供给本国市场
D.畜牧业科技水平较低
3. 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4~5题。

4.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分布于该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牧草生长 B.水源充足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捷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6~8题。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8.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是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墨累—达令河流域南部
9.关于右图中A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
B.劳动力丰富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
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
  
读“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
10.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
11.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是其发展的基础
C.先进的冷藏、保鲜运输工具,是其扩展市场的保证
D.投入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密集农业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区与图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图中C所在区域为何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中D所在地区为何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五、课后练习
(2008年宁夏文综)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下图,完成1~3题。

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
读图,完成第4~5题。
4.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劳动力丰富 ③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草原 B.珠江三角洲
C.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
(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模拟)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根据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如所提供的材料回答6~8题。
6.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7.造成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肥育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交通革新 ②人们饮食习惯改变 ③腌肉需求量大增④节省运费 ⑤饲料作物栽种面积大幅缩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④
8.下图中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A.甲 B.乙 C.己 D.戊
(2011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9~10题。
9.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11题。
1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12.(2011·广州质检)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所减弱,但由于受传统农业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C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D处的经济作物生产属于________农业。
(2)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的________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它是世界上出口________最多的地方,其产品能远销欧洲,主要得益于________的发明。该地区牧牛业的发展对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发展畜牧业有何启示?
(3)A处农业生产的突出特色是形成了________模式,它属于________农业。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区A为     (国家)的    平原,B为    (国家)的   草原。
(2)A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3)A、B两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4)图中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式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B农业区与澳大利亚同类农业地域类型在经营品种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B农业区发展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是
[参考答案]
二.
1.美国 阿根廷 干旱、半干旱 种植业 专业化
2.北美洲五大湖 西欧 市场 商品化
四.堂内练习
1.A 由经纬度可以判断出A处位于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2.B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的自给牧业到集约型的商品牧业的转变过程。
3.A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
4.A 美国的乳畜带位于五大湖地区。
5.C 影响乳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市场。五大湖区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6. B从图中的对牲畜的投入大和牲畜主要流向市场,可知该农业属于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
7.D结合图和选项中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一一对比可知,满足图示的是大牧场放牧业。
8.C根据上题结论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
9.B 由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城市的郊区,应该发展城郊农业,最大的区位优势不是劳动力丰富,而是靠近市场。
10.D 市场是西欧乳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是其形成的基础条件。
11.D 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并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是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基础;商品谷物运往市场对冷藏、保鲜的要求不高;投入多、商品率高是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条件。
12. (1)A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荒漠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混合农业。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季风水田农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五、课后练习
1.A 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判断此图为英国南部,M、N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但M地比N地海拔高,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更明显,故M地比N地降水多。P、Q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故选项A正确。
2.A 通过阅读图a的地形分布图可知L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人口稀少,故选项A正确。
3.B 图示地区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另外英国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故乳畜业发达,选项B正确。
4.A 该气候类型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该气候类型分布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5.C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乳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在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6.B D为美国的玉米带,可提供大量的精饲料进行牛群肥育,然后就地屠宰,就近销往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东北部地区。
7.B 解答该题可用排除法:①交通革新,运输能力提高,运量增加,数量应增加,故A、D两项错;③腌肉需求量大增,因为腌肉保存时间较长,因此可在西部牧场就地宰杀加工,同时也可减少东运牲畜数量,故选B项。
8.A 四地中,只有甲最靠近作物主要种植区,可利用其作物进行牲畜肥育,把耕作业与畜牧业更科学地结合起来。
9.D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供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4)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10.A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
11. B 该地区小麦等种植业产值比重为55%,畜牧业产值比重为45%,所以属于混合农业。混合农业往往属于商品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大,技术较为先进,商品率高。
12. (1)季风水田农业 混合农业 种植园
(2)E 潘帕斯 牛肉 海上冷冻船 培育良种牛,种植牧草,开辟水源,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基塘生产 混合
13. (1)中国 松嫩 阿根廷 潘帕斯 (2)商品谷物 大牧场放牧业 (3)都是温带气候类型,热量、水分较充足;土壤 黑钙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4)美国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A地区一般是国营农场 澳大利亚主要是养羊,B农业区以牧牛为主
(5)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课件47张PPT。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知识结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主要是牛和羊。产品主要是肉,皮,毛等。一、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一)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一、大牧场放牧业——商品化(一)主要分布——干旱、半干旱区美、阿根廷——牧牛澳、南非——牧羊(二)潘帕斯草原的
大牧场放牧业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问题探究: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牧牛业的区位条件? 气候温暖,年内气温变化缓;
降水较为充沛;有利于牧草生长,
——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畜牧业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地广人稀,
租金低
——大规模
经营,形成区域化生产距海港近,靠近铁路,海陆交通便利思考: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水(打机井,开辟水源)牛(饲养、培育良种牛,研究牛群病害运(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草(种植饲料,牧草)P52活动.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经营方式:大型牧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化:商品率高科技应用:科技应用广泛,水平高大西洋 距海港近
(牧场——港口——欧洲) 铁路冷冻船思考:依图设想一下阿根庭如何把牛肉送到世界各地?1、区位因素及特点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规模大
商品率高
区域化生产自然地形:平坦,草场广阔社会
经济市场:广大交通:距海港近劳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技术:重视科技应用专业化程度高2、发展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材料1 内蒙古等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合长草,适合发展畜牧业P52活动.3、我国新疆、内蒙古能否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生产模式?我国新疆天山牧场材料2 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地广人稀材料3温带草原湿润气候,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为干旱位于大西洋西岸平原,海外联系便利内陆高原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大型牧场,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粗放式放牧或游牧 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草原,每年的草长得好不好,更多地取决于当年的降水量。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在时空分布是非常不稳定的,因此每个地方降水量的变化就会带来当地各年植被的变化,因此牧业的流动性非常重要,只有流动才能充分利用草场资源。材料4 种植饲料,划区轮牧;打机井,开辟水源等内陆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材料5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重视生物技术,培育良种牛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目前,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潘帕斯草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目前不能照搬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但可以借鉴许多成功经验,例如划区轮牧、种植牧草、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牲畜的病害研究等。从长远看,这里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部分地区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方式。 (1)改善交通。
(2)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
保护草原,防止草原退化。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加强对牲畜病害的研究。
(4)开辟水源,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
生长用水等。活动:内蒙古等我国广大牧区可以借鉴阿根廷大牧场牧牛业的发展中的经验发展牧业的措施:二、乳畜业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 市场
的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
是 ,产品是 及其制品。城市奶牛牛奶新西兰区位要求不耐贮藏运输不便近消费市场城市郊区乳制品乳畜业牛奶西欧澳大利亚五大湖中欧3、主要分布地区:新西兰--大城市的郊区 讨论1、问题: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市场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材料:书本P53 “西欧地形分布”、“西欧气候类型分布”图, “西欧四国城市化水平”表思考: 饲料因素气候温凉 多雨多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利于牧草和饲料种植 市场因素人们的饮食习惯经济发达,城市水平高,需求量增大西欧四国城市化水平在西欧的多数餐桌上,都能找到乳畜产品。3.西欧乳畜业的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市场和饲料优良畜种——黑白花奶牛4.生产特点:集约化养殖、机械化挤奶商品率高、集约化程度高、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高4、西欧乳畜业与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不同温和湿润干旱、半干旱人工草场为主天然草场为主地广人稀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肉、毛、皮牛奶及其制品较高高外地市场为主本地市场为主二、乳畜业——商品化(一)分布(二)农产品(三)西欧乳畜业的区位因素及特点自然
因素气候:温海——温凉、潮湿→多汁牧草地形:平坦广阔→人口密集,城市多社会经济
因素市场: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习惯:爱饮牛奶、吃奶制品技术:机械化程度高人工牧场商品率高集约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我国北京、上海大城市周围的乳畜业应借鉴:1、人工种植牧草、精饲料2、集约化经营,提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橡胶、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市场对这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在热带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各种种植园。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如东南亚、南亚、中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的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其经营方式大多是资本主义种植园,多为外国垄断资本所控制,纯属商品经济 其他常见农业地域类型地中海农业 ----   地中海周边地区。气候是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园艺业发达。   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高度商品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

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荒漠绿洲农业:----
地处大陆腹地,常年干旱少雨。农业生产主要靠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农业生产较稳定,作物有麦类、玉米、棉花、甜菜、瓜果类等。如我国西北、中亚、西亚等荒漠地带。 沙漠绿洲课堂练习1. 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点是( )
①生产规模大
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 下列地区既是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又是乳畜业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美国、阿根廷
B. 澳大利亚、新西兰
C. 南非、阿根廷
D. 西欧、中欧4. 下列国家中乳畜业比较发达的是( )
①丹麦 ②德国 ③乌克兰 ④印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课件33张PPT。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美国、阿根廷——养牛
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牧羊——面向市场 游牧业1、分布地区:新西兰澳大利亚 游牧业
  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现在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并不多,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
  游牧业的牧民们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依经验而迁移。这样每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补充材料:3.特点:2.主要农产品:牛肉,羊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南美洲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市场因素交通技术条件的改善使市场规模扩大知识链接 20世纪前,阿根廷的牛肉主要出口南美洲,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大型冷冻船,阿根廷的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从此,阿根廷牧牛业飞快的发展,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科技因素 潘帕斯草原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带来的,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培育良种促进大牧场发展的措施:培育良种牛
——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及牛群病害研究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修建横穿潘帕斯草原的铁路
开辟水源
——草原上打机井
种植饲料
——补充天然草场的不足(1)此图是 (国家)局部图,位于_______(七大洲),此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以养_____为主。该图还有 农业地域类型。
(3)A地是 港,B地是 港。
(4)该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三点)阿根廷南美洲大牧场放牧业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兰卡商品谷物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
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牛2)该区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巩固练习温带草原湿润气候,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为干旱位于大西洋西岸平原,海外联系便利内陆高原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大型牧场,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粗放式放牧或游牧业牛马、牛、羊主要是培养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种植饲料主要是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改善生态条件,增加牧民的定居点(续表)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目前,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潘帕斯草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目前不能照搬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但可以借鉴许多成功经验,例如划区轮牧、种植牧草、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牲畜的病害研究等。
从长远看,这里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部分地区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方式。 二、乳畜业二、乳畜业分布:——面向市场二、乳畜业生产对象——奶牛
生产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奶酪、黄油、奶粉)
——面向市场,多位于市郊世界乳畜业的典型地区———西欧 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要点总结:西欧乳畜业区位条件气候
地形
市场
交通
科技主要受 、交通和 影响市场饲料乳畜业的特点: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集约化程度高
机械化程度高
靠近市场——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
主要受市场、交通和饲料影响
半干旱、干旱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天然草场为主人工草场为主地广人稀的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肉、皮、毛牛奶及奶制品较高高外地市场为主本地市场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征有(  )
A.分布在湿润地区
B.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C.牧牛业占主要地位
D.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低2、阿根廷的牛肉可以供应到欧洲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
A.饲养良种牛 B.种植优质饲料
C.开辟水源 D.冷冻船的发明AD下图为某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气候与农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密切。根据图示3、该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4、该气候典型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BC5.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阿根廷 B.美国、澳大利亚   C.南非、新西兰 D.南非、阿根廷A6.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欠妥的是(  )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 D.经济发达,市场条件好7.关于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牧牛业获得飞快发展   B.这里最早的良种牛是澳大利亚人带来的   C.这里所产的牛肉主要出口到美国   D.这里的牧牛业一直是粗放的经营方式DA4.决定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不同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国家政策 D.多种因素
5.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要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共同条件是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热量
6.下列农业区位选择所主导因素,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乳畜业——市场
B.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C.南疆的长绒棉——土壤
D.海南岛上的橡胶——水分
7.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8.在各项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的是
A.市场因素 B.政府干预 C.文化传统 D.生活习惯
9.在北京的近郊区建立一些乳牛场,主要原因是
A.牛肉出口方便 B.靠近副食品加工厂
C .冷藏条件好 D.城市居民消费量大AAABAD结束乳畜业的区位条件----以西欧乳畜业为例饲料因素气候温和多雨雾, 利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市场因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们有饮用牛奶习惯城市化水平高图为“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___为主。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______。
3)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差异。
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____气候区,
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_____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
②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 ______________ ,对乳产品需求量大。
③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_____ __ _的作用。种植业乳畜业奶牛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高山经济发达,城市众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拓展思考和潘帕斯草原同纬度的南美洲西岸是哪种气候类型?
为什么的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课件39张PPT。《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一、大牧场放牧业市场生产规模专业化美国 1.特点: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①______的农业地域类
型,具有②__________大、③__________程度高的特点。2.分布:阿根廷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1)牧牛为主的国家有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
(2)养羊为主的国家有⑥______________、南非。
3.气候条件:⑦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海港近围栏轮牧饲料良种牛 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
很低;距⑧_________,交通便利。
(2)发展措施:
一方面采取⑨______放牧,划区⑩_______,种植?______,
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另一方面饲养?_____,
加强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二、乳畜业城市市场集约化奶牛1.概念: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_________的商品化、?________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主要是?________。
3.产品:?_________________。 牛奶及其制品 4.分布:?________________周围地区、?_____、中欧,
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5.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大多紧邻?________________。西欧消费市场北美洲五大湖6.西欧乳畜业的区位优势:平原(1)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城市化劳动力短缺(2)气候:以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_________程度高,经济发达,人们 (3)市场:人口多,
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4)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_____________的问题。知识点 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区位优势:2.发展措施:教师专享【知识经纬】 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的异同
大牧场放牧业和游牧业虽说都是畜牧业,都分布在地广人
稀的地区,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农业地域类型。【针对训练】
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2 题。1.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B.四川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A.南非
C.美国中央大平原
【答案】A)2.提高②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划区轮牧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C知识点 2西欧乳畜业与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比较续表教师专享【知识经纬】 一、乳畜业的区位需求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就市
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以及牛奶制品。受牛奶运
输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
以生产加工乳制品的乳畜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
质的精饲料,因此,乳畜农场既种植优质牧草,又种植饲料作
物。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思维模式: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特点→地域类型。如下表:【针对训练】3.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根廷主要从事养羊业
B.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自给自足到密集型商
品牧业的过程
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
候区
【答案】B4.西欧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③机械化程度较高①光热资源丰富 ②城市化程度高
④精饲料的种植B.③④
D.②③④A.①②
C.①②④
【答案】D【典例1】读阿根廷草原牧业分布图(图3-3-1),完成(1)~(2)题。图 3-3-1(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牧牛占重要地位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思路整理】①阿根廷大牧场主要牲畜→牧牛占主要地位;
②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结合选项综合分析。
【答案】D(2)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
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
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
【思路整理】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①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
利;②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程度高、经济效益
高等特点→结合选项分析。
【答案】B 【典例2】图3-3-2 为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
图,指数越高,表示集约度越大。读图回答(1)~(2)题。图 3-3-2(1) 图中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提取信息】①图中所示位置为欧洲西部;②世界主要农
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思路整理】图示所处位置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且该区域人口稠密,城
市众多,经济发达→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乳畜业。
【答案】B(2)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的空间差异与下列哪一个因)素关系最密切?(
A.平原面积B.降雨日数C.土壤肥沃程度D.工业和城市分布 【思路整理】图示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规律,且指数越
高,表示集约度越大→集约度指数最高的区域分布在欧洲西部
的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欧洲西部经济及人口分布
的相关知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集约度高。
【答案】D教师专享【备用典例】读下图,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发展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是降水量过多,洪涝灾
害频发
B.乙地发展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
量不足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乙地农业生产不合理灌溉易引发土地盐碱化及湖泊面积萎缩 【提取信息】①52°N,5°E,北海→甲地位于欧洲西部,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日照条件不适宜谷物生长,适
合发展乳畜业。②里海、咸海、40°N,50°E→乙地位于中亚,温
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灌溉水源为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思路整理】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D【答案】1.高 低水稻 相同 高 混合农业 低高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2.潘帕斯草原 3.市场 高 高
轮牧 饲草 科技(2012 年济南调研)读图 3-3-3 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 1~2 题。图 3-3-3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区为乳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答案】C点拨:由图可知,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都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混合农业;②地区种植业
所占比重较大,商品率较低,应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区畜牧
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
田农业为传统农业,混合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为现代农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
理措施【答案】D点拨:美国东北部为乳畜业,而①为混合农业;②为季风水田农业,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
③为大牧场放牧业,其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大牧场放
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是提高草场质量,提高土地载畜量。3.(2012 年惠州期中)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
只能发展畜牧业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
【答案】B4 .我国广大牧区可借鉴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有()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相结合,合理利用草场资源③迁移人口,使之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生产④开垦草原,种植饲料作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5.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的主导因素是()B.劳动力丰富
D.水源充足A.气候适宜
C.城市市场广阔
【答案】C6.(2012 年茂名测试)读图 3-3-4,回答下列问题。图 3-3-4(1)此图是________(国家)局部图,阴影所示为________草原。阿根廷潘帕斯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2)填写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巴拉那河城市: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 ;河流:C.___________。美(3)该国和_______国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4)该区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海港近,交通运输便利(5)该国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外,还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海上冷冻船 答案:培育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6) 该国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靠
____________,这反映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上表现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教师专享)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草类茂盛
B.有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
C.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D.与英国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条件相似
【答案】C2.下列国家中畜牧业所产牛肉主要供出口的是()A.澳大利亚
C.新西兰 B.阿根廷
D.巴西【答案】C4.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市场
B.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对乳畜
业发展有利
C.乳畜业农场不存在农作物种植
D.我国草原上的畜牧业就是乳畜业,它是一种粗放农业
【答案】B5.不属于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是()B.欧洲西部
D.亚洲北部A.美国东北部
C.澳大利亚
【答案】D课件17张PPT。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一、阅读教材51页案例4,分析讨论1、潘帕斯草原的海陆位置:东临 (大洋),位于 (大洲)的 (方位)。
2、潘帕斯草原主要属于 (国家),靠近 港口。大西洋南美洲东南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3、总结其区位因素,发展措施和起到的效果,总结下列表格。温和草类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很低大规模经营近商品性铁路冷冻船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人畜饮水牧草生长良种牛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气候温和,优良天然牧场粗放的放牧业变成了商品牧牛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靠近海港;人类发明海上冷冻船,促进了市场扩大培育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1、大牧场放牧业特征:
集约经营,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商品率高,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点拨:
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大牧场放牧业特征:
集约经营,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商品率高,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乳畜业法国某奶牛场(一)乳畜业概况
1、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农业地域类型。
2、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乳牛,主要产品有:牛奶及奶制品。
3、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有: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4、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大多紧邻城市,原因是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多紧邻消费市场,多分布于大城市的郊区。二、乳畜业二、乳畜业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紧邻消费市场。 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二、乳畜业阅读教材53页活动题,分析思考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及区位因素。
1、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西欧的地形以 为主,气候类型以 为主,有利于 的生长。
(2)、社会经济因素:
①西欧的城市化水平 、以 为主的饮食习惯,使西欧市场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②西欧乳畜业的 程度较高,劳动效率提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平原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高牛奶机械化2、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饲料因素:为什么西欧有适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分析)
西欧平原广阔,多属温凉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2)市场因素: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业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从西欧城市化水平、饮食习惯分析)西欧四国城市化水平(2001年)3、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西欧城市化水平很高,当地的饮食习惯主要以奶制品为主,所以对乳畜品的需求量很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乳畜业就更需要近市场分布。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下列表格。牛奶及奶制品牛肉温和湿润 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以天然草场为主地广人稀的地区干旱、半干旱人工草场和饲料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城市、人口密集区依赖国际间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面向国内的城市市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分布:条件:主要特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优势:发展措施:生产对象:产品:分布:西欧的乳畜业: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种植饲料奶牛牛奶及其制品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形:气候:市场: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市场广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