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3 案例探究 珠江三角洲音响生的集聚
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各零件,这些零件全部由音响生产厂家自己生产是不可能得,整机厂家往往需要从众多得专业家购买零件。这样生产零件的专业厂与整机生产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以惠州的音响整机生产厂家为中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家的工业集聚。
P63活动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既涉及各零件生产厂家与整机厂之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也涉及它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等而形成的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不仅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主要分布在惠州及其附近的东莞、深圳、广州、中山,并且距整机生产厂越近,零件供应厂家越多,距整机生产厂家越远,零件供应厂家越少。从零件的体积来看,生产小体积零件的厂家距整机生产厂较远,生产大体积零件的厂家距整机生产厂较近。
《工业地域的形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工序上的联系 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2.图b表示( )
A.工业集聚 B.工业分散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的空间利用联系
3.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 B.提高产品质量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4.下列城市,围绕某个大型企业发展起来的是( )
A.合肥 B.十堰
C.上海 D.沈阳
5.我国大庆石油城的位置是由哪一种区位因素决定的(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交通方便 D.劳动力丰富
读“广东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图”和“惠州某音响厂零件的来源比例图”,完成6~7题。
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
6.音响生产厂家集聚在惠州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①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工业联系 ②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③该地区是音响的主要市场 ④该地区是音响生产原料的供应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7.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个零部件,适宜在中山、广州等地布局的零部件生产厂是( )
①塑料外壳厂 ②外包装厂 ③天线厂 ④机芯厂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下列以工厂为主的工业地域中,发育程度较低,往往形成不了工业城市的是( )
A.甘蔗制糖厂 B.石油化工厂
C.汽车制造厂 D.钢铁厂
9.汽车工业的各生产部门往往集中布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内部协作关系的要求
B.需要一致的自然环境条件
C.便于工业三废的处理
D.生产原料的分布相对集中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11.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可能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下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据下表回答12~14题。
某汽车工业企业不同部件(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益最低规模
部件或活动
获取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量(单位:辆/年)
部件或活动
获取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量(单位:辆/年)
发动机铸件
1 000 000
喷漆
250 000
动力系统制造和装配
600 000
总组装
250 000
车轴制造和装配
500 000
广告
1 000 000
板件轧压
1 000 000~2 000 000
金融
2 000 000~5 000 000
12.根据材料,该企业要达到规模效益所需的产量下限应该为年生产量( )
A.1 000 000辆 B.2 000 000辆
C.5 000 000辆 D.250 000辆
13.汽车工业属于( )
A.技术密集型工业 B.原料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14.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车跨国企业,生产布局趋向分散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工业技术
B.就近获取原料
C.扩大市场份额
D.获取廉价劳动力及较低地租
二、综合题
15.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表1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图2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图2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
(4)试分析图2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区别与联系,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考题的重点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的原因与优势、工业联系的主要形式是重点内容,也是考题的切入点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1.A [由图可知①~⑥环节,前面环节是后面环节的原料(零部件),属于工序上的联系。]
2.B [不同的元件生产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3.A [工业分散是从全球寻求最佳区位或是靠近市场、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4. B [十堰市是在汽车制造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A [大庆石油城的位置接近原料产地。]
6.A [工业集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输,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工业联系。]
7.B [中山、广州生产的零部件少而运输距离远,生产成本高,适宜布局产品短小、轻薄,利润较高的零部件厂。]
8.A [甘蔗制糖厂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势力较小,不能形成工业城市。]
9.A [汽车工业各生产部门由于协作关系的要求,往往集中布局。]
10.B 11.C [第10题,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租金低,可降低生产成本。第11题,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高,在本国生产。]
12.A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达到1 000 000辆时,各个部件才都能满足获取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量。所以1 000 000辆是该企业要达到规模效益所需的产量下限。]
13.D [从表中能看出汽车工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同时汽车工业是传统工业,不属于高新技术工业,应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
14.C [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车跨国企业,生产布局分散到各主要消费市场,主要目的是就近占领市场,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15.(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钢铁 森林
(4)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从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分析本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工业的集聚主要是因为各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着( )。
A.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B.生产过程上的联系
C.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 D.共同利用污染物处理设施
2.影响图中工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和市场 B.交通和技术
C.资金和劳动力 D.水源和地形
【解析】 图中各产业存在着投入—产出的联系,形成产业链。图中钢铁工业就近为机械、造船、汽车等工业提供原材料;水泥厂一般布局在原料产地附近。
【答案】 1.B 2.A
3.下列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 ②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③工业地域的扩展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④石化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工业集聚可形成工业地域,规划也可形成工业地域;企业多、联系广的企业容易形成工业地域。
【答案】 D
4.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
A.交通运输网 B.邮政网络
C.电信网络 D.商业网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分散后工业地域之间的联系。地域之间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而跨国公司分散全球各地的各部门之间最快捷的联系方式一是航空,二是电信网络,这两种联系方式使地球成为“地球村”有了可能。
【答案】 C
读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较为完备
B.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
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
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
【解析】 读图可知,该镇服装产业的生产阶段拥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
【答案】 A
6.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B.交通便利,利于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解析】 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生产协作,获得规模效益。
【答案】 D
二、综合题
7.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① 、② 、③ 、④ 、⑤ 。?
(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 ,以它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是面积 、发育程度 。?
(3)下列四种工业中,与该地区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的是( )。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焦化厂和烧结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食品厂和造船厂
(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 和 。?
(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 现象而形成 ,这样有利于 。?
【答案】 (1)水电站 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铁矿开采工业 木材加工工业(或森林工业)
(2)钢铁工业 大 高
(3)B
(4)基础服务设施 廉价的劳动力
(5)近距离集聚 工业地域 充分利用资源和公共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基本技能检测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是(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是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
D.体积小、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
【解析】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往往布局在能源供应充足的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
【答案】 A
9.下列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
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
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
【解析】 一些存在工业联系的工厂为寻求最佳区位,充分利用各地优势,常分散布局。
【答案】 C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 50年代鞍钢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主要是因为当地及其附近有鞍山、本溪的丰富铁矿和抚顺的丰富煤矿等。
【答案】 D
11.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解析】 图中炼铁厂、钢管厂、烧结厂等因为具有投入—产出的生产上的联系而高度集聚在一起。
【答案】 A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中国的汽车工业以三大集团为主, 分别是建于1953年的一汽,建于1969年的二汽(东风)和分别建于1985年、1987年的大众、通用组成的上汽。
(1)我国三大汽车工业的地域类型是( )。
A.工业点 B.工业区
C.工业地区 D.工业地带
(2)汽车工业的分布会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而不同。
①一汽位于吉林省 市,在此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②二汽位于湖北省 市,在此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③2005年二汽将总部迁往武汉市,迁址的主要原因是 。?
(3)从工业联系的分类看,汽车工业各工厂之间属于哪一类联系? 。?
(4)汽车工业为什么能分散?
(5)面临世界汽车生产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工业应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
(2)①长春 工业基础较好;煤、铁等自然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物质技术援助 ②十堰 保证国防安全,带动内地经济发展 ③十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交通、信息条件落后,销售市场狭小,社会协作条件较差,不利于二汽的发展;而武汉市场广阔,社会协作条件好,交通便利
(3)主要是产品联系,也存在空间、信息上的联系
(4)汽车工业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各种零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为了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接近消费市场而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技术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5)观点一:汽车工业属于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类型,应兼并合作做大做强,建成大汽车城。(观点二:我国正处在汽车工业“大跃进”时代,通过竞争,优胜劣汰,重新洗牌,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
技能拓展训练
13.读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的主要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阶段由于实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组装,汽车工业生产和布局出现的新趋势是组装厂 规模,并且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出现 趋势。?
(2)在c阶段,生产商大规模扩张的主要策略是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总厂,这样有利于① ,② 。?
(3)从b至d阶段,汽车企业在海外拓展的过程是① 、② 、③ 。?
(4)与d阶段相比,e阶段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 。?
【解析】 仔细观察每个图例,可以看到图中汽车工业的空间组织演化经历了分散→集聚→分散→集聚的过程。a阶段为汽车工业的初始阶段,呈分散状,且规模小,这时的工业效率是很低的。b阶段由于实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组装,汽车工业的规模扩大,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出现集聚趋势,这样有利于同行面对面地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汽车工业快速创新的需要。c阶段表示生产商组建跨地区、跨国家的网络企业,因为汽车需要的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接近消费市场。d阶段表示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立海外组装厂为其提供零部件的生产厂。e阶段表示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上发生集聚现象,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 (1)扩大 集聚
(2)接近消费市场(开拓市场范围) 降低成本(降低运输费用和利用廉价劳动力)
(3)建立销售中心 建立组装厂 建立零部件生产厂
(4)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上发生集聚现象
《工业地域的形成》同步练习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
A.煤炭 B.交通
C.铁矿石 D.市场
2.该地域工业集聚的突出优点是( )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解析:第1题,铁矿石需要进口,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第2题,矿渣加工以及水泥建材厂的建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降耗减排。
答案:1.C 2.B
下图为某电脑生产公司电脑零部件生产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公司个人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
B.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
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
D.有效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
4.该公司计算机组装厂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
①邮电通信 ②商业贸易
③交通运输 ④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⑤共用基础设施联系 ⑥地理信息技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解析:该公司个人电脑主要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区位,是工业分散的体现。该公司计算机组装厂与零部件生产厂因分散在世界各地,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多表现为邮电、商业、交通等。
答案:3.B 4.A
(2014·双鸭山期中)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读图回答5~6题。
5.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6.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是服装设计制造和销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技术优势。第6题,从图中可知美国提供原料(棉花),美国依靠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使其在原料供给中受益。
答案:5.B 6.C
7.(2014·杭州月考)某城市有煤、铁和海盐等资源,且计划建钢铁厂、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煤化学工业基地、煤气厂、造船厂、纯碱厂和重型机械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煤化学工业基地、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纯碱厂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2)该区域计划布局的工业之间的地理空间联系,主要是由该区域的____________优势决定的。其工业集聚可以获得________效益。
(3)该工业地域形成后,其发育程度________(高、低)。
(4)该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林牧副渔业
B.以粮食生产为主,满足人们的需求
C.以生产蔬菜、肉、乳、蛋、禽为主,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D.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为该城市的工业生产提供资金和原料
解析:(1)煤化学工业利用煤生产煤气、化肥、化工原料,故A为煤化学工业基地。火力发电利用煤炭发电,故B为火力发电厂;纯碱厂原料是海盐,故D为纯碱厂,综合可知C为化工厂。(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工业之间的联系是由该区域的资源优势决定的,工业的集聚可获得规模效益。(3)该工业地域生产规模大,其发育程度高。(4)该城市郊区应发展以乳、肉、禽、蛋、蔬菜等为主的农业类型。
答案:(1)A煤化学工业基地 B火力发电厂 C化工厂 D纯碱厂 (2)资源 规模 (3)高 (4)C
《工业地域的形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工业联系的方式。2.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3.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方法。4.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①________。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同一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②____________及其他生产、生活③____________,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④__________
2.工业集聚
(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⑤____________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作用: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⑥________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⑦__________,进而降低生产⑧________,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⑨____________;还可以共同利用⑩____________,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
(1)概念:?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分类
a.按形成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的工业地域和?____________的工业地域。
b.按性质: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__________、协作企业?____、生产规模大。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________工业;工业联系?________,规模?____,工厂?____。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
(1)分散原因: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____________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厂可分散各地。
(3)结果:引发工业的________联系。
2.工业的地域联系
(1)条件:现代化的____________方式,现代化的____________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______、物质和______等的流动。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探究材料】
在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绝大部分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如下图就是他们的主要生产过程。
图1
图2
图3
图4
【探究问题】
1.既然一种工业产品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过程才能生产出来,那么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或工序)之间,就必然有一定的联系。根据上图分析工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哪几种方式建立起来的?
2.由材料探究可知,工业联系往往导致工厂的集中分布,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有什么优势?
3.新闻中经常说到“钢城”“汽车城”等,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类型?
【规律总结】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考例探究1】 下列两幅图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和“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探究材料】
阅读教材P64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探究问题】
1.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哪些情况适于工业分散?
3.对比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规律总结】
【考例探究2】 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说明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
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
A.增加就业压力 B.阻碍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前准备区
①原料 ②基础设施 ③服务设施 ④劳动力 ⑤聚集
⑥技术 ⑦能源消耗 ⑧成本 ⑨规模效益 ⑩基础设施 ?工业集聚 ?自发形成 ?规划建设 ?面积大
?多 ?加工 ?简单 ?小 ?少 ?区位优势 组装工厂 地域 交通运输 通信技术 人员 信息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1)投入——产出的联系
这种联系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图1中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如图:
―→―→―→
第二种是甲、乙两企业的不同产出都是丙企业的投入,如图2中汽车不同零配件生产厂——汽车总装厂。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如图3,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3)信息联系
除上述物质上的联系以外,工厂之间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我们可知哪个地区的哪个工厂或市场,需要哪种型号的产品,我们根据提供的信息,可及时对生产做出调整。
2.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
(1)专业化工业集聚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2)基础设施工业集聚
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电量大的冶金工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3.工业因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形成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生产的联系而自发形成的。另一种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形成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
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
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发展潜力
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举例
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海金山卫石化工业区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2)工业地域的类型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区域特点
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区域
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经济较落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
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势力较小
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区域
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
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
面积广,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考例探究1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解析 本题基础性较强,用心体会图文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很容易作答。(1)图中蔬菜种植、养殖业等分布于佛山市的西部,玩具、家电、陶瓷、家具制造等分布于佛山市的东部。(2)注意挖掘题干信息,“改革开放初期”——优惠政策(政策支持);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另外,临近香港,交通便捷也是有利的条件。(3)此题考查生产专业化(或工业集聚的)优势。(4)考查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
探究点二
1.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这些工业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这些工厂往往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企业,进行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建立各个协作工厂,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各地区出现的许多“三资”企业,就是这种工业分散的表现。
2.(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
(2)有互相协作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
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从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来看,它们可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这种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跨国和跨地区的企业,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
3.
原因
表现形式
结果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
①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②新兴产业集聚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考例探究2 (1)B (2)C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影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图反映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涉及天津、成都、沈阳、廊坊等地,是美国企业将生产的部分转移到中国的现象(典型的工业分散)。这可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起到促进我国飞机生产技术革新的作用,而对于能源消耗及政策的影响较小。]
《工业地域的形成》导学案
课程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工业地域的分类、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3.掌握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
4.能运用工业地域形成原理,分析某些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
1.结合具体的工业生产过程,分析不同工厂之间的工业联系,知道具有不同工业联系的工业集聚的优势是不相同的。
2.结合教材中的工业地域,采用列表的方式比较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尤其是分析“钢铁城”“汽车城”“石油城”形成的原因。
3.工业分散的学习要结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或飞机、汽车等结构复杂产品的生产网络,分析工业分散的原因及优势,知道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是跨国公司进行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1.具有不同工业联系的工业集聚的优势。
2.工业地域的类型和工业分散的原因。
本节课应该以自主分析案例,突出教学重难点,强调学生自我建构为主。教师可补充具体的工业生产联系实例。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可以以纺织工业和钢铁联合企业为例,空间利用的工业联系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某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工业联系类型,引导学生分析由不同工业联系形成的工业集聚现象的优势。并引导学生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分析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发育成“钢铁城”“汽车城”“石油城”的原因。
对于工业分散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采用“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也可以补充其他一些跨国公司(飞机生产、电脑生产、手机生产等)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工业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工业分散是为了利用全球各地的不同区位优势(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土地、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或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的类型
(1)① 上的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2.工业集聚:具有② 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3.作用
(1)加强企业间的③ 交流和④ 协作,降低⑤ ,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⑥ 。?
(2)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⑦ 。?
4.工业地域的成因: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5.工业地域的分类
(1)形成分类
a.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b.⑧ 建设的工业地域。?
(2)性质分类
a.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b.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成因
(1)为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⑨ ,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产生⑩ 。?
(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
2.工业的地域联系
(1)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2)作用: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3)发展动力:现代化的 方式和现代化的 技术与手段。?
【答案】 ①生产工序 ②工业联系 ③信息 ④技术 ⑤生产成本 ⑥规模效益 ⑦生产建设投资 ⑧规划 ⑨区位优势 ⑩工业集聚 交通运输 通信
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内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大多没有生产协作上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集聚现象?
【提示】 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科技与信息联系。集聚可接近市场、接近用户,及时交流和反馈信息,以获得规模效益。
2.两个工厂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是否同时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提示】 许多具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工厂由于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和廉价劳动力,它们也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3.有生产协作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只能集聚不能分散吗?
【提示】 生产协作联系可分为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和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特别是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虽有生产联系,但布局有可能分散世界各地。如美国福特汽车生产,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
探究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互动探究] 1.山东省鄄城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是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出口基地。发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专业化生产愈来愈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假发生产过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请说出各人发工艺品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的工业联系。各生产工厂之间有何特点?
【答案】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 (投入—产出)的联系。
(2)在鄄城,几百家发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以郑营乡、富春乡为中心的村镇,这些发制品厂近距离集聚有何优势?
【答案】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3)在鄄城工业园区内,除了人发加工企业外,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化工、纺织、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等众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大量集聚有何优势?
【答案】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差异
类型
目的
工业联系
举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上的工业联系?
【答案】
差异
类型
目的
工业联系
举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近距离集聚,以降低成本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等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近距离集聚,以降低成本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各类经济开发区
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
空间和信息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2)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占地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容易扩展逐步形成工业城市。而糕点和糖果生产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的潜力小,不易扩展成工业城市。
【点拨】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为某种工业联系(生产上的、空间上的、信息上的),导致工业企业在空间上集聚,最终形成工业地域。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归纳总结] 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关系
2.不同发育程度的工业地域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区域特点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经济较落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
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势力较小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
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
面积广,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
探究二 工业分散
[互动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手机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屏、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电池材料、天线、指示灯、充电器、内存条、滤光片、特殊显示模块、被动元件、五金件、开关器件、按键、连接器、SIM卡座、扬声器、蜂鸣器、受话器、振动马达。
材料二 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
(1)诺基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有十家生产制造点,分别设在中国、印度、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巴西和墨西哥。试结合材料一,分析诺基亚可以在全球各地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答案】 手机零部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可以进行空运,因此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美国波音737飞机可以布局在多个地方的原因。
【答案】 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可以分布在不同地方。
(3)诺基亚手机和波音飞机分散布局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 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或接近科技发达地区),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实现跨国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点拨】 工业分散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工业企业需选择最佳区位,降低成本。
[归纳总结] 1.工业分散的原因和目的
2.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区别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它们都是工业联系的结果,两者都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图a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生产协作 B.商贸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解析】 从图中可知①~⑥为某一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多道工序,因此属于生产协作关系。
【答案】 A
2.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其最终目的是( )。
A.扩大生产规模 B.降低成本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解析】 企业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答案】 B
3.阅读材料和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自1971年9月天津无线电厂成功试制我国第一台彩电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彩电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消费类电子工业中较为悠
久的传统产业,1988年全国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037万台;1996年有9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2711万台;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减少到40余家;2005年彩电产量约为8283万台。
(1)简要说明1988~1996年、1997~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空间变化。
(2)指出我国彩电制造业集聚产业的效益。
(3)推测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解析】 第(1)题,依据图甲和图乙并结合材料分两个时间段分别描述,注意从增长情况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回答。第(2)题,结合教材中产业集聚的好处总结回答。第(3)题,依据图甲中几个省的空间分布和图乙的增长率进行预测。
【答案】 (1)1988~1996年彩电产量大幅度增长(由1988年的1037万台增加到1996年的2711万台);生产企业减少;(六省区)集中度提高(由1988年的50%左右提高到1996年的80%左右);广东、四川、江苏增势明显。1997~2005年彩电产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2005年达8283万台);省区集中度变动不大;省区间转移明显(广东高速集聚,山东、辽宁不断增加,四川大幅度下降)。
(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
(3)未来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将更加集聚于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以及辽宁等地区)。
【答案】 ①工业联系 ②规模
《工业地域的形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来认识工业联系及其类型。
2、工业集聚的优势及其涉及的工业联系。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各类型的特点。
4、工业分散形成条件、结果及其成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教学重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1、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链接】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 上的工业联系
工业
联系
上的工业联系
2、
3、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 企业与 之间;
产品结构 、零部件 复杂产品生产,形成工业分散
2.工业分散的结果:
【自主预习】
传统老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分散产生原因的差异:
老工业区由于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形成工业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但工业部门过度集中,就会出现用水紧张、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工业因此出现分散。
而新工业区,一些原料以及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生产厂家,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而把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
【自学检测】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1~3题。
1.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 )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2. 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3.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天津港,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该开发区工业地域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的工厂自发形成的 B.便于减轻工业污染
C.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D.便于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5.该类新兴技术开发区一般不会拥有下列产业部门中的( )
A.计算机制造 B.石油化工 C.光纤通信 D.生物工程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工业地域联系代表的是( )
A.生产协作 B.商贸联系 C.运输联系 D.科技和信息联系
7.现代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的经常化联系,属于( )
A.生产协作联系 B.商贸联系 C.科技和信息联系 D.地域空间联系
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
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器
9.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强
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10.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在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
A.工厂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
B.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
C.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更多的零件
D.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下图),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读图回答11~13题。
1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
1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1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
A.化工厂 B.食品厂 C.电子元件厂 D.家具厂
二、综合题(共24分)
14.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读下面该地区工业与资源联系示意图,根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请将该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的工业部门的字母填入图中相应序号位置。(2分)
A.铁矿开采业 B.水电站
C.钢铁工业 D.机械工业 E.木材加工业
(2)在图中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以它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是面积________,发育程度________。(3分)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图中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的是(1分)( )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焦化厂和烧结厂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机械厂和造船厂
(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________现象,而形成________。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如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试分析A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3分)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3分)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6分)
【预习疑问】
【课堂探究】
读教材62页案例2:完成1—3题: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根据惠州音响零件的来源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商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
【总结反思】
课件39张PPT。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2、工业的集聚3、工业地域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印染厂织布厂纺纱厂棉花棉纱棉布成品布⑴ 工序上的工业联系铁矿石焦煤生 铁焦化厂烧结厂铸 钢钢 材炼钢厂轧钢厂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投入与产出的联系)相同点:不同点: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布的生产过程汽车的生产过程 给水排水燃气供电供热“九通一平”通讯有限电视道路土地平整完善的基础设施排污青岛经济
开发区完善的服务设施这些有着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的企业布局到一起,那它们集聚的优势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⑵空间上的工业联系⑴ 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联系⑴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⑵空间上的工业联系2、工业集聚工业联系工业集聚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⑴概念 思考1、钢铁工业区内有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铸造厂等,它们聚在一起有什么好处?2、美国硅谷集聚有大量企业,这些企业间并不存在生产上的联系,为什么会集聚?两幅图都有大量工厂集聚:鞍钢工业区美国硅谷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意义: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⑵集聚的有利影响:工业集聚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污染加剧各种资源供应紧张弊劳动力短缺⑶工业集聚的几种形式:Ⅰ专业化的工业集聚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工业区的集聚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耗电量大的冶金企业Ⅱ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距离递减规律,距惠州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比例越高⑴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3、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阅读P63 ,从成因分析,工业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从发育程度上分析又是如何划分的?促进形成成因上分析工业地域形成包括两种情况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发育程度分析形成两种类型工业地域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过程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生产规模大,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主要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汽车城”十堰有“香肠城”、“糖果城”吗?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工业城市。如钢铁城(鞍山、
攀枝花) 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 汽车城(十堰)钢城:
鞍钢夜景.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练 习D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发散思考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只会
发生工业集聚现象吗?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是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生产的。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是在11个国家生产的。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2.工业分散的类型工业分散的类型(1).传统工业区的分散现象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
环境状况差
许多社会问题(2).现代工业的分散现象 Ⅰ、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空运)。工业分散的类型Ⅱ、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零部件生产厂家可以分布在很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国公司。
(例如 :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问题:
请大家阅读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图,福特汽车的元件来自世界各地,其生产厂也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跨国公司,请问其前提条件是什么?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 概念:交通是从事旅客和货物 运输的行业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化运输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2、五种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水 运公 路管道航 空3、新型运输方式上海地铁单轨铁路通信概念: 就是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分类: 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地域联系的方式------3.现代工业分散的最终目的?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小结小结近年来,我们许多地方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这一工业集聚现象的出发点是 A.可以满足各厂家降低成本的需要
B.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
C.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D.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C课件26张PPT。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理解工业的三种联系方式;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掌握工业地域形成的类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工业的三方面含义;
(2)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角度分析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3)通过案例分析工业地域的类型和特点。
(4)对比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态度,理论与实践结合地认识工业地域的形成。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生产流水线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地理空间(基础服务设施)联系工厂之间的信息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3、信息上的联系生产上有直接的投入—产出的联系非生产上的联系(地理空间上的联系)信息上的密切联系工业联系会产生什么结果? 工业联系分为三类(1)概念: 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优势: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1、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2)集聚的两种情况新兴产业集聚区 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2、技术专业化生 产集聚区(3)工业分散当工业集聚出现“饱和”,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有些老工业中心不得不向外扩散。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存在分散。
1、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
2、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这种分散的结果,就形成了跨国公司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轻、薄、短、小,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结果跨国公司趋向全球化
中小型(3)工业的分散工业分散汽车工业是工业联系全球化最典型的工业部门1、寻找零件生产厂所在国家,这反映工业生产的什么现象?2、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零部件合作伙伴?3、各个零部件生产厂家是怎样进行联系的?1、福特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寻找最优区位的基本原则是接近 ,接近 丰富与 发达地区等。目的是为了减少 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2、由于 的发展,当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 为主,汽车的工业联系已经呈现 趋势。原料、燃料地劳动力科技中间产品的运输与能耗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技术与手段中小型全球化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的优势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工业集聚的两种形式专业化集聚新兴产业的集聚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结果?三、工业地域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 有生产上的工业联系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 空间和信息共同 利用的工业联系1.工业地域按成因的分类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 什么原因?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占地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容易扩展逐步形成工业城市。而糕点和糖果生产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的潜力小,不易扩展成工业城市。思考(1)发育程度较低(小范围)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
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三、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的分类:如面粉厂 制糖厂 糕点厂 糖果厂(2)发育程度较高(大范围)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
潜力大,多为综合型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的分类:钢铁工业城 : 鞍山 攀枝花 马鞍山 芝加哥 福山石油城 :大庆 克拉玛依 汽车城:长春 十堰 底特律钢铁工业的区位指向变化:早 先煤炭区位20世纪初铁矿区位二次大战后港口区位时 间区位指向举 例英国伯明翰中国鞍山宝钢及日本福山 意大利塔兰托本节线索工业集聚工业联系工业地域工业城市导致形成发展1、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动欧洲。则
(1)该厂产品可能是( )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2)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练习:2、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地区建炼铁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BBA3、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工业联系的是( )
A.皮革厂、纺织厂 B.炼铁厂、炼钢厂
C.化工厂、电镀厂 D. 糕点厂、家具厂4、工业集聚可以( )
①提高生产成本 ②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③提高环境质量 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能表明工业分散的事例是( )
①新兴工业区 ②跨国公司
③电子元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 ④钢铁城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BDC6、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聚集现象
B.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获得规模效益
C.凡是存在工业联系的工厂一定形成工业集聚
D.新兴中小企业以分散为主7、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后,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这些企业之所以集聚在此,主要原因是( )
A.存在着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B.为了共同利用这里的基础服务设施
C.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D.这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CB8、下列各组城市中,由工业地域扩展而成的是( ) A.攀枝花、马鞍山
B.天津、上海 C.克拉玛依、济南 D.华盛顿、杭州9、下列工业城市及其别名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城—十堰 B.钢城—鞍山 C.石油城—大庆 D.钢城—上海 AD课件31张PPT。《工业地域的形成》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重点
工业联系、工业分散。
五、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
点。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
建议用时1课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让学生有直观地了解工业联系的类型,然后设置相关问题,导入新课。【教学过程】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情境导入]
【思考】 上面两图中体现了工业生产的哪两类联系?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
因;不同工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2.理解:工业联系,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3.应用:学会分析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目标定位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①共同利用工业区的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②共同利用当地________________。基础设施廉价的劳动力2.工业集聚
(1)形成:具有___________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2)意义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
利润,取得____________。
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____________投资。工业联系规模效益生产建设3.工业地域
(1)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2)分类
①按形成过程分类生产工序规划建设②按发育程度分类生产规模[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4.7惠州某音响的零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根据惠州音响零件来源的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提示:(1)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个零件,这些零件全部由音响生产厂家自己生产是不可能的,整机厂家往往需要从众多的专业厂家购买零件。这样生产零件的专业厂家与整机生产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如右图所示。
同时,其中的一些工厂可能同
时布局于某一工业区内,共同利
用其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形
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不仅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距离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
(1)原因: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
(2)表现
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
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产品结构复杂2.工业的地域联系
(1)条件: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
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交通运输方式[图表导读]
2.读教材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本图表示了福特汽车生产在地域分布上的什么现象?
(2)福特汽车零部件生产厂为什么遍布世界各地?
(3)导致这些生产厂分散世界各地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1)工业分散。
(2)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3)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工业地域的类型及形
成。
1.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二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内容如下表所示: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海金山卫石化工业区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2.工业地域的类型
不同的工业部门,因其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需求不同,以及自身的工业生产特点,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等生产过程复杂,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发育程度高一些地区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工业,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低规模大,发育程度高,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规模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往往形成工业点钢城、汽车城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融会贯通]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会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典例1】 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工业体系。读“该地区工业与资源联系示意图”,根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随着对当地资源的开发,该地区建立:A.机械工业,B.铁矿开采工业,C.钢铁工业,D.水电站,E.木材加工工业,请将工业所代表字母与图中序号对应。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该地主导工业部门联系最密切的是
( )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制糖厂和纺织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机械厂和造船厂DACBE钢铁工业D(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形成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在丰富水能的基础上发展的,为水电站;④利用铁矿,为铁矿开采工业,依据④与③②的关系,可知③为钢铁工业,②为机械工业;⑤依靠森林,为木材加工工业。钢铁工业为该地的主导工业,机械厂和造船厂需要大量钢铁,运输量较大,与钢铁厂联系密切。廉价劳动力交通枢纽资源能源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节约运费、减少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工业分散的案例,让学生探究工业分散的目的。
工业分散的形成、表现及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融会贯通] 工业分散的类型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向西部、南部迁移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福特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典例2】 (2014·天水高一检测)下图为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公司的产业链跨越国界,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的主要目
的是( )
A.拓展营销渠道,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B.充分利用各地原料,降低运费
C.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
D.获取廉价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
(2)中国大陆在此产业链中承担分工,有利于 ( )
A.提升国产品牌的知名度
B.获取电脑生产核心技术
C.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
D.实现产业结构快速升级CC[解析] 第(1)题,跨国公司的产业链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条件发展生产,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2)题,中国大陆在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中承担分工,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但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在国际产业链中承担的大多是产品加工环节,这类工业对技术的要求不高,所以对提升我国国产品牌的知名度、获取电脑生产核心技术、实现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作用不是太大。课件7张PPT。不同形式的工业分散
类型一、传统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
原因
①工业企业过度饱和,
②地价上涨,
③资源紧张,
④污染严重等
案例
美国传统工业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二、新兴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分散:
原因
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即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
案例
美国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三、由跨国公司形成的工业分散:
原因
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
案例
美国福特汽车、波音飞机在全球各地组建生产网络目的:
①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或劳动力,
②占领市场,
③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必要条件: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现代通讯技术中国汽车产业各集聚区发展之路
上海具备了成为汽车产业集群的最佳条件;广州居其次,随着丰田汽车公司的落户,广州会成为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集聚地,将迅速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长春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将为东北地区的汽车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北京具备发展汽车工业的良好条件,但绩效长期较差,如果戴克集团能够加大对北京的投资,同时北京的汽车企业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机制,北京则有可能发展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汽车产业集群;天津并非是很好的汽车产业基地,但随着夏利、华利等并入一汽集团,一汽和丰田汽车公司加大了对天津的投资力度,辅以明确的发展战略,天津有可能发展成具有地方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随着东风汽车集团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面合资,湖北成为东风日产公司总部的所在地,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条件会越来越好,但仍有一些制约因素将导致武汉只能发展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汽车产业集群。
课件5张PPT。
电子工业(小批量定制产品)因要获得规模效益而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集聚,形成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地域(即新兴工业区)。如美国“硅谷”、日本“硅岛”、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等地。新兴产业的集聚——形成新兴工业区1、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生产协作,扩大总体生产能力。2、减少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工业集聚的优势?]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区位图案例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思考并讨论:1800年与1985年原料的运费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有何区别?原因何在?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P60“阅读”的基础上思考和讨论上述问题。
引导思考:科技进步主要影响哪些区位因素?
学生发言,老师点拨:生产技术和运费
老师介绍铁路运输与水运、小船运输与巨型船舶运费的差异;
请学生完成P60“活动”问题3
参考答案:
对动力和原料地的依赖减弱
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素质要求增强
对市场依赖加强,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加强
让学生在左图圆圈中填出钢铁工业空间布局的主导趋向
接近燃料(煤炭)
接近原料(铁矿)
接近港口(市场)
补充:分析工业地域区位类型的方法
围绕某个大型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决定。例如钢铁工业区的位置就因核心工厂区位因素的变化而经历了由煤炭区位到铁矿区位,再到港口区位的变化。
项目
煤铁复合体型
临海型
临空型
出现时间
近代
“二战”以后
新技术革命后
技术条件
蒸汽动力、电力
超级油轮、集装箱、巨型运输船
高速公路沿线、飞机场周围兴建电子工业
工业布局
临近资源丰富地区兴建工业企业
海港、河港附近兴建大型联合企业
高速公路沿线、飞机场周围兴建电子工业
工业区(中心)举例
美国五大湖——宾夕发尼亚州、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顿巴斯、德国鲁尔区
日本濑户内海的福山、意大利南部海港塔兰托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