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一、合作学习(1)请在下列图案内任意填入一个有理数,
要求相同的图案内填相同的数。 (2)算出各算式的结果,比较左、右
两边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呢?(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结果,发现了什么?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仍成立。
一般地,任意若干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的
先后次序如何,其和不变。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表示成: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示成:(a+b)+c=a+(b+c)
看谁算得快 ( 3 ) (-1.8) +(+0.5) +(-0.7)+(+3.5)( 2 ) (-46)+(+27)+(-54)+(-127)( 1 ) (+2.5)+(-0. 5)+(-2.5)+(+0.5)(4)(+3 )+(-5 )+(-2 )+(-2 )符号相同的数先加能凑整的数先加互为相反数先加(凑0)分母相同的数先加理一理1.小学数学中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成立。
2.运用加法运算律有如下计算技巧:(4)分母相同的数先加。(1)互为相反数先加(凑0);(3)符号相同的数先加;(2)能凑整的数先加;zxxk例3练一练: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车,让它从A地出发,先
向东行驶15m,再向西行驶25m,然后又向东
行驶20m,再向西行驶35m,问玩具赛车最后
停在何处?一共行驶了多少米?A东西例4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利用其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先看看有无相反数,有则先相加得零,再利用凑整或同号相加,计算出结果。小结zxxk学科网课件11张PPT。2.1 有理数的加法问题1:你能得出这两天水泥进货和出货 的合计数量吗? 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
出货数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尝试完成下列问题:+3+5-2-4(1)仓库星期一进货5吨,星期二再进货3吨,两天一共
进货多少吨?(+5)+(+3)=(2)仓库星期一出货2吨,星期二再出货4吨,两天一共
出货多少吨?(-2)+(-4)=+5+3+8-4-2-6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8-6问题1:你能得出这两天水泥进货和出货的合计数量吗?从上面问题中,你能得出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吗?+3+5-2-4合 计星期二星期一库存变化进出货情况日 期提出问题: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
是减少了?星期二呢?请先列出算式,然后借
助于数轴算出结果。+8 -6问题2:你能列出算式表示这两天每天库存的改变量吗?星期一:仓库进货5吨,再出货2吨(即进货-2吨),这一天库存是增加还是减少?+3(+5)+(-2)= ?+5-2星期二:仓库进货3吨,再出货4吨。这一天库存是增加还是减少?+3-4-1(+3)+(-4)= ?结论: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1提出问题:从上面问题中,你能得出异号两数相加的方法吗?合作交流运算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判断类型(同号、异号等);例1、计算下列各式:
(1)(-11)+(-9) (2)(-3.5)+(+7)
(3)(-1.08)+0 (4)(+ )+(- )做一做:1、(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和的符号,并说明理由:
(1)(+5 )+(+7) (2)(-10)+(+3)
(3)(+6)+(-5) (4) 0 +
2、(口答)计算:
(1)、(+5)+(+3) (- 5)+(- 3) (+11)+(- 6) (- 4)+0
(2)、(+5)+(- 3) (- 5)+(+3) (- 11)+(+6)+++-=+8=-8=+2=-5=+5=-2=-4例2 、某市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 ℃,最低气温为0 ℃。据天气预报,两天后有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该市,届时将降温约5 ℃。问两天后该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约为多少℃? 例题解析一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计算步骤:
判断类型(同号、异号等)
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拓展训练:1.选择题
(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 ]
A.这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一个加数为正,另一个加数为0
C.这两个加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必属于上面三种情况之一
(2)两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 ]
A.这两个加数必有一个 数是0
B.这两个加数必是两个 负数
C.这两个加数一正一 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D.这两个加数的符号不能确定
拓展训练:2. 计算:
(1)(-10)+(-5); (2)(- )+
(3)0+(-6.6); (4)(-2 )+(+3 )
(5)(-4.8 )+5. 2; (6)17+(-17)
?
课件17张PPT。2.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某市某一天早上的气温为3 ℃ ,中午的气温为10 ℃ ,中午的气温比早上的气温高多少摄氏度?用小学的数学方法怎样列式计算? 某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5 ℃,冷冻室的
温度比冷藏室的温度低10 ℃,冷冻室的
温度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计算?5-1010-3问题1:问题2: 一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是 9 ℃ ,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 ℃ ,问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9-(-7)问题3:(1) 10-3(3) 9-(-7)(2) 5-10合作学习观察以上得
到的算式你
会计算吗? 9 + 7 = 16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9 -(-7)=9 + 79 - (-7) =16, 9-(-7)=?由此得到 观察等式的左右两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9加上什么数等于16从温度计上看9-(-7)等于多少?想一想 50-20= 50+(-20)=3030404050506060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0-(-10)= 50+10= 50-0 = 50+ 0 = 50-10= 50+(-10)=算一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用字母来表示吗?a-b=a+(-b)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要注意两个变化!!注意:(1)减号变为加号(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
(1)把减法转化为加法;(2)按有理数加法计算例1、计算下列各题:
(1)5-(-5)
(2)0-7-5
(3)(-1.3)-(-2.1)
(4)
应用举例(1)3 – 5 = 口答(4)( +6)-(-6)=(6)0 – ( –7) =(5) (– 7) – 0=(6)(–6) –( –6)= (3)( – 3)–( –5)= ( 2)( – 3) – 5=-2-8+20-7+7122、计算:
(1) (-2﹒5)-1﹒5
(2)
(3)(-1)-(-4)-3
(4) 例2 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是-155米,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哪里的海拔高度更低?低多少米?解: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即海拔高度是-392米。 -392-(-155)=-392+155=-237(米)答:两者相比,死海的湖面更低,比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237米。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差为正数,那么( )
(A)被减数是负数,减数是正数;
(B)被减数是正数,减数是正数
(C)被减数与减数不能同为负数
(D)被减数大于减数D想一想 已知 求a-b的值 我来闯一闯 分组合作:讨论下面的问题:
在减法运算中,
有人说: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有人说: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有人说:差一定等于被减数 今天学了有理数减法以后,你觉得以上同学说得都对吗?
和小学里的减法相比,你觉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谈谈你的感受.有理数中的“差”与小学算术中 “差”的比较结果 类型 不谈符号,通常是正数可正、 可负、
可为零 差比被减数都小或
相等差可能比被减数大
可能比被减数小
可能等于被减数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 、学习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 、掌握了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
(1)把减法变为加法;(2)按有理数加法计算.学科网课件9张PPT。2.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1.请说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口答)计算
(1)0-(-9) (2)9.5-10
(3)23-(-11)
(4) (-7)-(-13)
(5)(-6.5)-5.6
(6)( )-( )知识回顾-( )+( )-( )===例3。把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3)+(-8)-(-6)+(-7)解:原式=(-3)+(-8)+(+6)+(-7)
=-3-8+6-7读作“-3,-8,+6,-7的和
或负3减8加6减7做一做:把下列各式中的减法转化成加法,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1、(-7)+(-8)-(-9)2、(-32)-(+17)-(-65)-(-24)=(-7)+(-8)+(+9)=-7-8+9=(-32)+(-17)+(+65)+(+24)=-32-17+65+24读:-7,-8,9的和;或 负7减8加9读:-32,-17,65,24的和;或:-32减17加65加24 例4 一储蓄所在某时段内共受理了8项现款储蓄业务:存入637,取出1500元,取出2000元,存入1200元,存入3000元,存入1120元,取出3000元,存入1002元. 问该储蓄所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
=(637+1200+1120+1002)+(3000-3000)+
(-1500-2000)= 3959+0+(-3500)答:该储蓄所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了459元。= 459(元)由题意可得
637-1500-2000+1200+3000+1120-3000+1002解:记存入为正,课堂小结:1、遇减化加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运算律
4、求出结果学科网课件10张PPT。2.3 有理数的乘法(1)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由小学里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有3×2=3+3=6.相应的(-3)×2=(-3)+(-3)=-6.做一做4 ×2=______;(-4) ×2=___+_(___=_______.5 ×2=______;(-5) ×2=___+_(_)__=_______.6 ×2=______;(-6) ×2=___+_(__)_=_______.观察上面左右两列算式中相乘两数及计算结果
的符号,你有什么发现?8(-4)-4)-810(-5)-5-1012(-6)-6-12做一做:说出下列各算式的结果:3×7=___,(-3) ×(-7)=_____,3 × (-7)=_____,0 × 7=_____,(-3)×7=____,0 ×(-7)= _____,由此你认为两个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这两个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积的绝对值呢?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例1 计算:口答:
(1)6×(-9); (2)(-6)×(-9); (3)(-6)×9; (4)(-6)×1;
(5)(-6)×(-1); (6)6×(-1);
(7)(-6)×0; (8)0×(-6); (9)(-6)×0×25;
(10)(-0.5)×(-8)×(-3);
几个有理数相乘,怎样确定积的符号呢?若两个有理数的成积为1,就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例如, 是 的倒数, 也是 的倒
数;0没有倒数(为什么?)强化练习:体会.分享说能出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与你分享吗?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学科网课件13张PPT。2.3 有理数的乘法(2)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在小学我们学过一些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
的结合律以及分配律,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学学习过的有关乘法
的运算律,对所有的有
理数都还适用吗? 先做一做下列各题,
再去验证自己的猜
想,好吗?a×b = b×a(a×b)×c = a×(b×c)a×(b+c) = a×b+a×c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1)(-5) ×2=-(5 ×2)=
2 ×(-5)=-(2 ×5)=[2 ×(-3) ]×(-4)=(-6) ×(-4)=
2 ×[(-3) ×(-4)]=2 ×12=(3)(-3) ×(2+ )=(-3) × =
(-3) ×2+(-3) × =-6-1=你发现了什么?再换一些数试一试.-10-10(-5) ×2= 2 ×(-5)得到2424[2 ×(-3) ]×(-4)= 2 ×[(-3) ×(-4)]得到-7-7得到(-3) ×(2+ )= (-3) ×2+(-3) × a×b = b×a(a×b)×c = a×(b×c)a×(b+c) = a×b+a×c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
分别同这两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
(1)3×(-5)=(-5)×3
(2)
(3)
(4)
(5)(-8)+(-9)=(-9)+(-8)
=[(-10)×2]×0.3=(-10)×[2×0.3] (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例2 计算:
(1) (-12) ×(-37)×
(3) -30×( )
(4) 4.99× (-12)
(2) 6 ×(-10) ×0.1 × 例 2 计算:解:原式=(37 ×12 × )+=37 ×(12 × )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37 ×10=370(1)(-12) ×(-37) ×
解 原式=-(10 ×0.1) ×(6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 ×2=-2(2) 6 ×(-10) ×0.1 × 能约分的、凑整的、互为倒数的数要尽可能的结合在一起 解:
原式=(分配律)=-15+20-24=-19(3) -30 ×( )-30 × +(-30) × +(-30) × (4) 4.99 × (-12)解:
原式=(5-0.01) × (-12) = 5 × (-12) - 0.01× (-12) (分配律)= -60+0.12 = -59.88每个小题要
注意什么? (1) (2)-8×(16 -512 +310 )×15; (3)4.61×37 -5.39×(-37 )+3×(-37 )。 巩固练习解:=60-30-15-12=3(根据什么?)答:够借,还多3个篮球.a×b = b×a(a×b)×c = a×(b×c)a×(b+c) = a×b+a×c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
分别同这两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学科网课件13张PPT。有理数的除 法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在小学里你学过除法吗?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例如:3×2=6,可得 6÷3=2 或6÷2=3
也可表示为:(+6)÷(+3)=+2, (+6)÷(+2)=+3如果在除数或被除数中出现了负数该怎样计算呢?即一般有理数如何进行除法运算?例如(-6)÷(+3)=? (-6)÷(-2)=?同样我们可以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进行
3-2-32-2-3观察上面的结果,两个有理数相除,商的符号
有什么规律?商的绝对值呢?0(1)由3×(-2)=-6,得
(-6)÷(-2)=( ),(-6)÷3= ( )(2)由(-3)×2=-6,得
(-6)÷2=( ),(-6)÷(-3)=( )(3)由(-3)×(-2)=6,得
6÷(-3)=( ),6÷(-2)=( ) 做一做:(4)由0×a=0(a表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得
0÷a=(___).
看谁先说出商的符号及各题的商:
(1)12÷4 (2)(-57)÷3
(3)(-36)÷(-9) (4)96÷(-16)
不等于零现在,你能解决节前问题了吗?例1 、计算:
(1) (-8)÷(-4)
(2)(-3.2) ÷0.08
(3 )计算下面各题中的两个算式.
(1)(-8)÷(-4)与(-8)×(- )(2)6÷(- )与6×(- )小组讨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观察每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除式中的除数与乘式中的一个乘数又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以下关系:
除以一个数(不等于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通常我们把除法运
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使运算更简便合理!你也来试一试吧!温馨提示:两个有理数相除,有两种方法:
一、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____,异号____,并把______相除。
二、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以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得正得负绝对值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不能作除数!下面计算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改正:
15÷6÷2=15÷(6÷2) =15÷3=5注意:
有理数的除法不适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要细心哦!小结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能谈谈你的感受吗?你对有理数的除法还有什么疑惑吗?课件14张PPT。2.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5的平方(5的二次方)5的立方(5的三次方)计算下列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和立方体的体积.5×5记做52记做读作:读作:右上方写2右上方写3那么:类似地,5×5×5×55×5×5×5×5
???5×5×???×5n个5分别记做???a×a ×… ×a ×an个a记做an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读做“ 的 次方”,或读做“ 的 次幂”。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轻松过关 9499的4次方9的4次幂1、在 中,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
表示4个____相乘,读作___________,也读作____________.
2、 的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
读作_____的2次方,也读作-5的__________.-522个-5相乘-52次幂3、 表示______个 相乘,叫做 的______次方,也叫
做 的_____次幂,其中, 叫做_______,4叫做_______.444底数指数zxxk4、把 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5、把 写成幂的形式_______轻松过关把 写成幂的形式______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如
。学科网自主尝试表示底数指数-3的平方3的平方的相反数 的4次方-33222442的4次方除以3的商例1 计算自主尝试(1) (2) (4) (3)规律:
1、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想一想 幂的符号与指数
有怎样的关系?计算:(1)(2)观察上述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后面“0”的个数为n个;
,1前面“0”的个数为n个(包括小数点前的1个“0”).
zxxk继续探究 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有理数运算顺序:(1)1米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应用拓展应用拓展(2)计算
①-(-3)2
②-(-2)3
③
④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有理数的乘方的相关概念。2.乘方的有关运算。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学科网思考
通过乘方的几组计算,你能知道:
什么数的平方比它的绝对值大?
什么数的平方比它的绝对值小?
什么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 课件11张PPT。2.5 有理数的乘方(2)
科学计数法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问题1: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约60万km,已知赤道长度约40000km,飞船行程相当于多少个赤道长?问题2:如果某市每人每天节约用水0.5kg,该市约有1千3百万人口,那么该市每天节约用水多少kg? 100=102 1000=103 10000=104 100000=105 5000000=5×106
观察上述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指数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600000= 6×10 20000000=2×10000000=2 10 6500000 =6.5 ×1000000=6.5 10探究问题 1576学科网×× 探究问题2什么是科学记数法?其中的a和n是怎样规定的。 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zxxk(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230 000;15800···0例3︸31个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4.315×10 ;1.02×10 .36(3) 计算(8.1×10 )÷(9×10 ).85课内练习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叙述中较大的数.
(1)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大约是149 000 000km
(2)太阳中心的温度可达15 500 000 c
(3)人一年心跳的正常次数约为3 679.2万次(用次做单位).22.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8.56×10﹣2.1×10
(2)(9×10 )×(2.5×10 ).2353例4 如果平均每人每天需要粮食0.5kg,那么全国每天大约需要粮食多少千克?1年呢(全国人口约1.37× 10 人,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9练一练1.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7×10 (2)5.08×10 (3)7.2×102.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7.8×10 + 1.2×10 .
(2)8.4×10 ﹣4.8×10 .3953334小结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a(1≤a<10)
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中,原数的整数位等于
10的幂指数加上1;10的幂指数n等于原数的
整数位数减去1.作业
1.作业本
2.全效学习zxxk学科网课件11张PPT。 快速抢答:(1) (-12)+5=__(2) -9-5=_____(3) =__
(4) =__(5) =__(6) =__(7) =__(8) =_____-7-14-18025-2-25zxxkw学.科.网 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m的正方形(如图)。你能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是多少?3m1.2m×32-1.22(m2)zxxkw 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先算乘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思考zxxkw说一说 (说出它的运算顺序) (1)
(2)例1.计算 (1)
(2)
(3)
(4)计算:30cm10cm50cm20cm30cm底面半径:3cm
高:5cm
再把剩下的水倒入长、宽、高分别是50cm,30cm和20cm的长方形容器内。例2 底面半径是10cm,高为30cm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满水。小明先将桶中的水倒满2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5cm的圆柱形杯子,( ?取3,容器厚度不计)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有理数混合运算加减乘除乘方互逆互逆互逆 ?……思考:
从一副扑克牌 (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可能为 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 、Q、K分别 代表11、12、13。甲同学抽到了,7、3、-3、7
乙同学抽到了,7、3、-7、-3
丙同学抽到了,3、12、- 1、-12
丁同学抽到了, 1、-2、2、3 作业:1.作业本
2.全效学习小结:
1.有理数混合运算按运算顺序进行.
2.应用题要认真审题,注意列式,书写规范.课件20张PPT。2.7 近似数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春夏之交被发掘而问世,是战国时代初期南部诸候国曾国国君曾候乙的殡葬物。由64个青铜编钟组成,分3层排列,共8组,最大的高153.4厘 米,最小 的高20.2厘米,其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顿准确,堪称中国古代编钟之最,经考古判断,该编钟是约2400年前春秋晚期的文物.上述这些数据中
哪些与实际完全符合呢?
哪些与实际比较接近呢? 回顾旧知、探索新知1.什么叫准确数?
2.什么叫近似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注意:通过测量或估计得到的都是近似数回顾旧知、探索新知练习一课本P57,做一做近似数的精确度1、用四舍五入法表述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 .精确到哪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时:(1)明确需要确定到哪一位.(2)根据需要把精确度后一位数字四舍五入. 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 (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 (1.03米) (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1.0米) (3)四舍五入到个位。 ?????? (1米)小明的身高是1.57m, 是近似数,那实际身高范围应是什么呢? 近似数38万是精确到哪一位呢?表示实际数据在什么范围内呢? 提示:
近似数38万是千位数字四舍五入到万位的结果,所以说它精确到万位。
表示实际数字大于或等于37.5万而小于38.5万 想一想:归纳总结 准确数和近似数概念的产生是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
的需要,近似数中越在左边的数字就越重要.
2. 按预定要求取近似值时,不要遗漏小数点后面的零.
3. 对较大数取近似值最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 计算器只是个工具,我们要学会操作工具,而不能
对它产生依赖,心算、口算、笔算在今后的学习中
更重要.练习二课本P58,做一做借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显示器键 盘计算器的构造:开启键
关闭键
清除键完成运算或执行指令第二功能键删除键正、负号键0123567849.ab/c(-)+-×÷∧∧=DELACAnsONOFF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基本按键方法如下表:2+8245=.÷632ab/c1ab/c13x2 =322∧.5==(2)2÷( );解:(1)按键顺序为:
06+24÷2ab/c3= 4.2∴ 0.6+2.4÷ = 4.2
(2)按键顺序为:2÷(1ab/c3-1ab/c4)= 24例1 用计算器计算:例2 广东省2000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量从1999年的0.83辆增加到1.99辆,增长的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 用计算器计算,按键顺序为:199-83SHIFT%139.7590361答:广东省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量2000年比1999年增长139.76%.解:2000年比1999年增长的百分比为0练习三课本P60,第3题课本P61,1-5拓展应用(1)利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①152=225,可写成100×(1+1)+25;
②252=625,可写成100×2×(2+1)+25;
③352=1225,可写成100×3×(3+1)+25;
……
④752=_______,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852=_______,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的结果,归纳猜想:
(10n+5)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请计算:
2005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200×(200+1)+25=40200255625100×7×(7+1)+257225100×8×(8+1)+25100n(n+1)+25小结小结回顾.、纳入体系:启发 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感受与体会,教师补充以下两条:
(1)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
(2)科学计算器有那些主要功能键?
(3)用计算器计算时输入顺序与书写顺序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