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牌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人教版):模块综合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09 09: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观察天津市旅游资源图片,完成第1~2题。(导学号50370117)
1.以上天津市旅游资源既有历史的,也有当代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呈现出旅游资源    的特点。(  )
A.多样性
B.季节的变化性
C.利用的易损性
D.使用的永续性
2.关于四幅图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津的旅游资源具有天津的地方特色
B.图中四种旅游资源都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C.杨柳青年画是天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
D.图中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天津市旅游资源既有历史的,也有当代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点。第2题,梨木台属于自然旅游资源,故B项错误。
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①南京中山陵、②布达拉宫、③庐山三叠泉瀑布、④广西漓江。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四处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  )。
A.探险、猎奇
B.游乐
C.疗养
D.教育性
答案:3.A 4.D
读下图,完成第5~6题。
5.距离杭州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  )。
A.苏州园林
B.南京明孝陵
C.黄山
D.武夷山
6.黄山市和杭州市都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但黄山市的游客平均逗留天数只有1.77天(2009年),远低于杭州。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游览价值 ②市场距离 ③地区接待能力 ④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由图可直接看出;注意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第6题,由于黄山市和杭州市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活动的市场距离相差不大,黄山市的游览价值也不低于杭州,但由于黄山市位于山区,地区接待能力和交通通达度远不如杭州。
读图,完成第7~8题。
7.关于图中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瀑布水量充沛,冬、春季节观赏效果最佳
B.瀑布规模较大,其形成以风力侵蚀为主
C.景区植被丰富,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景区地形复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8.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相比,景点规模相当,但旅游接待规模远大于十丈硐瀑布,其原因是黄果树瀑布景区(  )。
①景点知名度高,游览价值高 ②紧邻贵昆铁路,交通通达性好 ③地处热带,美学价值突出 ④邻近省级行政中心贵阳,环境承载力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夏季多雨,因此最佳观赏季节是夏季;瀑布位于云贵高原上,属于喀斯特地貌。景区地形复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第8题,黄果树瀑布旅游接待规模较大,是由于其知名度高,游览价值高;且紧邻贵昆铁路,交通通达性好。
在西柏坡的村口,立着五位伟人的塑像,他们是在延安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国共产党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据此完成第9~10题。(导学号50370118)
9.五位伟人塑像所在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应该是(  )。
A.太行红色旅游区
B.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C.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D.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10.下列有关我国推进“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B.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C.使旅游者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教育
D.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五位伟人的塑像位于河北省,属于我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第10题,我国发展“红色旅游”是推进中西部旅游,增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11.旅游景区规划的导向是(  )。
A.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B.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C.旅游景区的规模与效益
D.旅游景区的性质与品位
答案:B
解析:旅游景区规划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为基础,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为导向。
12.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其开发价值都高
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会越大
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条件
D.景区空间内应尽可能多容纳游客以增加旅游收入
答案:B
解析: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应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其旅游的经济距离越大。
1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陶醉于自然美,这体现的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是(  )。(导学号50370119)
A.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移情于景
C.把握观赏时机
D.选择合适位置
答案:B
14.西湖的园林有“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的诗画境界,这体现了(  )。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取自然景观的形象美与色彩美
C.当地的民俗风情
D.与北方风光、气候协调
答案:A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浙江东阳卢宅——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俗话说“北有故宫,南有卢宅”,有“中国民间故宫”的美誉。但洪水和不得当的保护使得卢宅面临许多危险。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卢宅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主要是(  )。
A.过度的观光旅游及不合理的保护致使古建筑物不断受到侵扰和破坏
B.文化研究意义胜于故宫
C.保护东阳木雕工艺,追寻古老民风
D.提高东阳卢宅的知名度,借以增加旅游收入
16.保护卢宅应当(  )。
A.重新维修,加以革新突破
B.注意排水、防火、防风化
C.原地增设旅游设施,分散客流
D.谢绝游客,封闭维护
答案:15.A 16.B
解析:第15题,濒危世界遗产是指因游客过多、保护不合理及管理不当等行为致使旅游资源破坏加剧而濒临毁灭的重要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第16题,东阳卢宅属古建筑群,应当依据原貌风格修缮,并应做好防火、防洪水、防风化工作,以便更好、更持久地保护这一历史文化资源。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制约。据此完成第17~18题。(导学号50370120)
17.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临海,水源充足 ③起步晚,规划较好 ④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⑤经济基础较好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18.苏州市成为旅游特色城市,主要是因为(  )。
A.交通发达,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答案:17.D 18.D
解析:第17题,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是海口的地理特征。第18题,苏州市之所以能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其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山东沂水地下大峡谷,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典型喀斯特地貌。由于旅游景观独特,近几年游客爆满,为了准备接纳更多游客,当地政府新建了部分基础设施,开辟了大型停车场,但不少人士却对此有所忧虑。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旅游地生态平衡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20.有关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②如果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 ③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④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9.B 20.A
解析:第19题,发展旅游业,如对当地动植物资源造成破坏,乱捕滥杀,乱伐滥挖,往往会破坏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第20题,旅游环境的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旅游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2分)我国海南岛和泰国普吉岛都以热带海滨风光著称。海南岛和普吉岛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异域风情,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导学号50370121)
(1)与海南岛相比,普吉岛热带海滨旅游的主要自然优势有哪些
(2)简述海南岛旅游业繁荣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受台风影响小。
(2)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土地、房价、日常生活服务和消费品价格上涨;占用和破坏一定数量的农田和林地;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等。
解析:第(1)题,结合两岛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普吉岛纬度更低,冬季气温高;远离台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小。第(2)题,旅游业繁荣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其对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秩序、居民生活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分析。
22.(12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 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第(1)题,考查了旅游观赏的相关知识。云海的观赏要选择观赏的位置及时机。第(2)题,观景台重在保障观景质量和游客的安全。
23.(16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巧打“红色旅游”和“红苹果”两张王牌,舞起特色产业龙头,“双红”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也成为延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50370122)
红苹果生产区位图
(1)为进一步拓展旅游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当地计划在苹果园中开展农村特色游,你认为何时去游览最佳 为什么
(2)有人认为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明显,所以景区不应收门票,但有人反对说不收门票“红色旅游就没有经济价值了”。你同意不收门票就没有经济价值的说法吗 请简要分析。
(3)在苹果产区分布的最具当地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什么 对其观赏的最佳办法是什么
答案:(1)春季,春暖花开季节,一片花海,观赏性极强。(或秋季,果实成熟季节,给人以丰收的喜悦。)
(2)不同意。因为旅游收入除门票外,更多地体现在食、住、行、购、娱等方面的花销上,而且,不收门票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经济效益反而会更高。
(3)窑洞。身临其境,亲身入住,实地体验。
解析:第(1)题,任何时间均可,只要言之成理,但一般春季观花和秋季采果应是最具吸引力的游览方式。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不仅仅是门票收入,还应包括食、住、行、购、娱的开支。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最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是窑洞。对其观赏的最佳办法是身临其境,亲身入住,实地体验。
24.(10分)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完成下列各题。(导学号50370123)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城之一。有2
700余年的建城史,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成现今规模,城市基本格局已有600余年未作改动。该城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共有4
000余处民居,有10%保存完好,古街巷犹如龟背上的寿纹。街道两旁保存有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
平遥是中国近代金融的发源地,一度为全国的金融中心。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在平遥古城发展兴衰的百余年中,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质量很高,在县级城市中实为罕见。
平遥古城内的民居是山西民居的典型代表,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晋中民居风貌,它同皖南民居齐名,建筑以“凿土为窑”的理念贯彻其中,体现了窑洞式结构,又凝聚了乡土文化的“标志符”,砖砌窑洞加木廊外檐,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画,特色鲜明。
据此,平遥古城的形象设计理念分为两级,一级理念:华夏第一古城——城墙围起来的历史;二级理念:晋商文化通天下,古城英姿冠神州。
(1)平遥古城最大的景区形象是什么
(2)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有什么价值
(3)如果请你对平遥古城进行景区规划,你规划的重点是什么
(4)平遥古城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古城和晋商。
(2)主要是古城风貌及建筑文化景观,如街道及格局、店铺、民居、文物等。有审美价值,古朴美、造型美、色彩美;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有建筑科学的研究价值等。
(3)突出历史文化名城。注意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恢复与再现,同时注意自然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4)在保存古街道建筑的基础上,新建城市旅游设施仍要采用古城风貌,与原城建筑保持风格的统一,不建高层楼房。现代设施要做暗处理,各种装饰以仿古为主;恢复特色商品,开发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用品;补栽树木,防止污染,修建一些仿古文物、楼台、书院、街景等。
解析:平遥古城作为旅游区的独特价值在于古城和晋商,平遥古城的形象设计理念在此充分体现。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平遥古城规划的重点是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恢复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