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17 08: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复活节岛巨人像(数百尊,高逾9米,重约30吨 ) 活动:案例分析案例1: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曾是一个美丽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于是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大约在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 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 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 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年左右,历经饥荒、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案例1:复活节岛的悲剧思考1:17世纪复活节岛上人口一度增长十分迅速, 但为什么又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里走向衰落呢?思考2:你觉得《复活岛的悲剧》最终反映了环境与人口的什么关系?案例2:日本岛的神话[日本国情报告]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国土总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可居住面积11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60位。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形,平原狭小,并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的资源极其匮乏,特别是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
2005年国情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人口为1.2776亿 ,世界前十;日本人均GDP: 35757美元, 全球第14位;综合国力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案例2:日本岛的神话点评: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小国,却成为世界上人口较多、经济极其发达的“大国”。思考4:那么日本靠什么养活1.28亿人口,并让他们生活得很好?思考3:比较复活岛的事例,你觉得日本依赖自己的自然资源能养活1.28亿人口吗?思考5:如果日本拥有的是与中国相当的13亿人口,你觉得日本有能力养活吗?为什么?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案例3:思考6: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思考7: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多食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为了人类的生存延续,我们应该分散到宇宙空间居住,这是非常重要的,地球上的生命被一场大灾难灭绝的危险性越来越大,比如突然的地球温度上升、核战争、基因变异的病毒或者其它我们还没有想到的灾难。 ——史蒂芬·霍金 / 2006.6香港183010亿20亿30亿40亿50亿60亿19301960197419871999人口爆炸 人口现状 :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70亿2011一、概念了解 人口容量:是指全球或某一地区的资源能够供养多少人,环境生态能够承载多少人,而不是指地球有多大的空间,有多少人的立足之地.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环 境资 源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最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适度人口规模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2、人口容量的特点:①临界性(人口数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相当)
②相对性(随时间地点、科技水平变化而变化)
③警戒性(人口数量要低于人口容量)3、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人口
问题: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二、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1.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影响最大,而资源是首要因素。2、总结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科技发展
水平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决定开发数量决定消耗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人口 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思考: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 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但地球村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地增长。地球村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的理想人口与极限人口
专家估测我过人口承载量——最大极限为17亿,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过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这就是说,16亿或者说17亿是中国的一条生命线。科学家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提出我国生态的理想负荷能力应为7亿到10亿。主要基于以下5点: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12.6亿人;按能源的理想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宜超过4.5亿人;按动物蛋白供应,不宜超过2.6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