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1 08: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联合国大会确定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 全球
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
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 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北方沙尘南下上海遭遇7年来最严重浮尘天气沙尘笼罩福州上空?闽江两岸建筑若隐若现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荒漠化的概念和表现
1.概念: 2.表现: 二、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干旱为主 三、荒漠化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气候条件:动力条件:物质条件:…… :人口数量激增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决定性)降水少、蒸发大、温差大、气候异常 风大、植被少 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物理风化、地形平坦等 ——以西北地区为例当堂练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3.荒漠化防治的重点4.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四、荒漠化的危害 1.影响土地生产力2.影响人们生存环境 ABDCA、B、C、D四地,哪些地点有荒漠化?ABCD探究1:干旱的原因西北
地区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干旱 湿润气流难进入山岭重重阻隔返河流土壤植被气候21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盐渍化“红色荒漠”这是荒漠化么?荒漠化的概念和过程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 人类活动不合理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
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A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B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D当堂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