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五课件2.3中国的水文灾害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选修五课件2.3中国的水文灾害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1 08: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自主学习: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1、洪涝(洪水、涝渍)课13页(1)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多发区(从气候和地形上看)2、风暴潮(课14页)(1)概念(2)两种风暴潮(由台风和温带气旋引
起,从发生季节、特点、地区进行比较。)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有哪些?图2.18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有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门、台北等大城市。 一、洪水灾害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暴雨洪水——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我国洪水类型、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对比: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
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东部
季风区
4—9月 融雪洪水 受气温升高影响形成 西北和
东北山区。 4—5月
融雪洪水
7~8月
冰川融水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冰凌洪水 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秋末春初形成原因 受河道流向和地理位置的制约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图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珠江长江淮河黄河辽河嫩江
松花江读图2.19找出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海河通过读图2、20,说出我国特大
洪水点位主要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我国
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
珠江的中下游
平原地区。中国洪水点位图中国洪水点位图1100E200N450N雨涝主要发生范围(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2)诱发雨涝的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
农业大省。围湖造田水土
流失滥伐森林
陡坡开垦泥沙
堆积河流蓄洪
泄洪能力下降加重
洪灾下游低洼地
过度开发资产、人口
等密度加大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的重点?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一般影响范围严重影响范围 7-10月东南沿海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春秋
季节我国北方沿海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p41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2.5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偏
大 偏
小 小 大 低 高 大 小 12 处5 处33000 1320 轻于98年十分严重 通过对案例⑤的探究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例如,植被覆盖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 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 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 高水位、高流量。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标准答案】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北京2010年7月20日电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日通报,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1987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三峡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汉江上游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丹江口水库出现2010年最大入库洪水。?(1)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区域形成该洪涝灾害的共同原因。
(2)为解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原因: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 (2)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裁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4.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读下图联系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于每年5~10月份,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2)孟加拉湾由于地势低平、喇叭口形海岸形状以及城市、人口密集,风暴潮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当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答案: (1)盛行西南季风,飓风活动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 (2)修筑沿海堤防;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制订应急预案和紧急疏散计划;加强河道整治等。(答对三点即可)5.2009年6月28日至7月1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150毫米,部分地区达150~200毫米。湖北鹤峰过程降水量达384.0毫米,24小时降水量达313.2毫米,突破当地日降水量历史记录,为超百年一遇。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2009年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强降雨导致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的部分河道及淮河支流的淠河出现超警戒水位,上海、武汉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请对比简要分析成因。答案: (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2)①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②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增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