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案例分析 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在欧洲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鲁尔区生产全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2/3,电力、硫酸、合成橡胶、炼油能力、军事工业等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鲁尔区有着发展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
能源地位下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1967年四国钢铁产量世界性钢铁过剩衰落的主要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污染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案例分析繁荣阶段
(区位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衰落阶段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鲁尔区的发展历程1.调整工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发展第三产业4.优化环境1998年,鲁尔区制定了一条区域性旅游规划,被称为“工业文化之路”的旅游线路连接了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个典型工业城镇。这条经过精心设计改造的“工业文化之路”,如同一部反映煤矿、炼焦工业发展的“教科书”。 工业景观园中,钢管改滑梯园艺展在工厂遗址上举行游泳池德国鲁尔区主要分布地区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规模大,以大型企业为主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量大、污染严重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规律总结山西学以致用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煤炭资源丰富学以致用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市场广阔交通比较便利学以致用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2、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3、开采的成本上升(单位产值能耗高)
4、市场地位下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新能源的开发)
山西该如何实现资源型污染大省的转型?学以致用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结合地图并运用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概括其发展特点。
2. 通过了解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理解其整治措施。
3.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经验,为我国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有效对策。
【课前复习】
1.工业的区位因素有:
自 然: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能源)
社会经济:劳动力、交通、技术、政策、市场
2.工业,按性质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是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包括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等,轻工业是提供生活资料的部门包括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等
【新课学习】
一.案例学习——德国鲁尔区
1.鲁尔区的地理位置:
2. “因煤而兴”的鲁尔区——区位条件
(1)
(2)
(3)
(4)
(5)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3. “因煤而衰”的鲁尔区 4.再次兴起的鲁尔区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产业结构 (1)
煤炭作为能源的地位 (2)
世界性钢铁过剩 (3)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
环境
规律总结:
传统工业区
典型分布地区
主要工业部
形成条件门
生产规模
存在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根据所给资料,总结山西传统工业的兴起(即区位条件)。
资料1山西煤炭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7年生产规模(6.3亿吨)计算,可开采430年。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山西的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如图1)
资料2 读图2,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对于山西的煤炭发展有什么好处?
资料3
2、山西工业应该如何转型?
【巩固练习】
1.读“辽中南地区图”后,思考回答: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2.比较它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异同。
3.讨论辽中南工业区应如何综合整治。
鲁尔区的介绍:
1、地理位置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距共同体成员国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很近,北距共同体成员国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便于工业区间以及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
2、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
3、交通运通
水运 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莱茵河口上的7000吨级海轮和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从杜伊斯堡港到荷兰边界的莱茵河段,鲁尔区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还可通过河口的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区内有沟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河段),鲁尔区有大小河港74个,这里的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轮的航运。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航运,经埃姆登港与海外运输联系。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内陆地区,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沿海地区样具有廉价运费条件。
铁路及公路 铁路运输与河运同样发达。区内铁路密度非常大,营运里程达9850公里,占全国近1/5,多东西走向,从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哈根是德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区内及其它工业区联系的纽带,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均从区内通过。鲁尔区公路汽车行驶的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倍,达每公里55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