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27 18: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判断]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物体不一定都要振动。
( )
2.[判断]音叉上的字母代表的是音调。( )
3.[选择]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后,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声音是生物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
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物体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选择]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阻止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声
C.声音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
5.[判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示,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
6.[判断]对于同一发声物体而言,其声音的音量和音高都是可以控制的。( )
7.[判断]用同种材料制作的物体,粗细、松紧不一样时,所发出的声音却相同。( )
8.[选择]男高音唱到高音时,他的声带振动的速度( )。
A.慢 B.快 C.不快也不慢
9.[选择]下列3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说:“电影院里声音太大了,音高过大,听得耳朵很不舒服。”
B.小丽说:“通常情况下,男生声带的振动比女生声带的振动慢,所以男生说话的音量比女生大。”
C.小强说:“我在弹吉他时,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这和琴弦振动的频率有关。”
10.[选择]下列物体中能发出高音的是( )。

11.[选择]一把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12.[判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大约每秒钟340米。( )
13.[判断]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14.[判断]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纸杯和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
1 5.[选择]在( )中声音不能传播。
A.固体 B.水 C.真空
16.[选择]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粒子 B.直线 C.波
17.[判断]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
18.[选择]在耳朵结构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
A.听小骨B.耳蜗 C.鼓膜
19.[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C.耳屎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
参考答案
1.× 错因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很多情况下,物体的振动是看不见的。
2.√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对音叉的认识,音叉上的字母代表音调,数字代表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3.B 错因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有些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我们都听不到,比如蝴蝶翅膀振动时,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4.C 错因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没有发生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所以
A、B正确。有些情况,即使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不会发出声音,比如用手按压桌面。
5.√ 错因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对声音两种属性的认识。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越低。所以二者都是可以控制的。
7.× 错因分析:声音是随着物体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敲击相同材质的铁钉,粗铁钉发出的声音较低,细铁钉发出的声音较高。21cnjy.com
8.B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振动频率越快,声音越高。反过来,要得到高的声音,就要使物体振动得快一些。21·cn·jy·com
9.C 错因解析:音量即声音的大小,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即声音的高低,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电影院里的声音太大了,指的是音量较大,所以A是错误的。通常情况下,男生声带的振动比女生声带的振动慢,男生说话的音高比女生的音高低,所以B也是错误的。www.21-cn-jy.com
10.C 错因分析:同样的水杯,杯中的水越少,杯子振动的频率越快,所以选C。
ll.C 错因分析: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低。相比三幅图,C图中钢尺伸出桌面最短,振动频率最大,发出的声音也最高。21教育网
12.× 错因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所以本题错误。2·1·c·n·j·y
13.× 错因分析: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比如老师在教室里讲课,教室每个角落的同学,即使老师背后的同学?也可以听到老师的声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对“土电话”发声原理的认识。在使用“土电话”时,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同时会使话筒内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把振动传给连在“话筒”(纸杯)上的棉线,然后沿着棉线一直传递到另一头(听筒),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所以声音是通过纸杯、空气和棉线传到听筒的。21·世纪*教育网
15.C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棉线等),如果没有空气等介质.声音是无法传播的,所以选C。www-2-1-cnjy-com
16.C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声音是以波
的形式传播的。
17.×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从声源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阻断噪声。植树并没有控制声源发声音,也没有堵住耳朵来阻断噪声,植树是通过阻挡声音的传播,从而减弱噪声的。2-1-c-n-j-y
18.C 错因分析:本题是对人耳结构的考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鼓膜,所以选C。
19.C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对听力的保护。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否则容易给对方的听力造成伤害;当遇到过强的声音时要捂住耳朵,隔断声音,同时张开嘴巴;耳屎堵住耳朵,过多时会影响听力,但经常掏耳朵容易伤到鼓膜,所以在不影响听力的情况下,尽量少掏耳朵。  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