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案+课件(61张)+检测+反思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案+课件(61张)+检测+反思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1-06 16:11:38

文档简介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描述促胰液素发现的过程。
???2.描述血糖调节的过程。
???3.描绘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4.据图分析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实例,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2.?通过建构血糖调节的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作用,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评价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深层次的关系。
【高考要求】
1.考纲内容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要求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分析解读
本专题内容在高中生物学中占得篇幅不多,难度似乎不大,但联系面广,在考纲中的要求也较高,两个考点全部要求为Ⅱ,在复习中药特别注意理清每个调节过程的脉络,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各版本的教材中都篇幅不大,有的甚至没有,但在考纲中是要求为Ⅱ的考点,复习中应加以补充。
三、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实例
3.解决措施:对于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于激素本身的作用,而对激素之间的共同作用往往不够深入,通过设置讨论题及画坐标图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血糖调节的深入思考,并且在血糖与激素含量之间比较,理解激素微量高效的特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依据从现象到本质,从发现到认识的思维生成规律,本着联系生活实际的原则而设计,并且将激素的种类、作用与激素的调节实例相融合,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用一个面包的消化过程导入,引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科学家的实验思维

过渡:食物的消化不仅仅依靠酶,还与激素有关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引出甲状腺激素调节实例

胰腺、肾上腺分泌激素引出血糖平衡调节实例

分组讨论、典型习题突破难点

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实物引入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面包,现在我吃一口,这块面包在我的身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师生互动
激情设疑
前知回顾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消化变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消化变成葡萄糖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承前启后
促胰液素的发现
沃泰默实验设计及结论
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设计及结论
巴甫洛夫失败原因
得到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
理解科学家的实验思维
激素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旧知回顾
比较辨析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分泌激素及作用
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实例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比较
教师点拨,学生探究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胰腺、肾上腺分泌激素及作用
面包引出血糖平衡调节中血糖、激素含量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血糖变化与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图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知识提升
课堂总结
激素调节的特点
教师点拨
能力提升
作业布置
分层布置作业,巩固基础,能力提升
学生课后完成
差异化教学
【板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
促胰液素的发现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激素调节的特点
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2.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喂养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3.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一段时间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该激素是(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4.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
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 )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
A.垂体 B.甲状腺 C.卵巢 D.肠腺
7.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lkg体重lg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问,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人血液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
线是_____________。
(2)下列甲至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
素浓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而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
课件61张PPT。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结构: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
二、人体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及功能
三、激素调节实例一、探究历程(1)沃泰默做出了怎样的假设?
(2)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3)该实验中有对照实验吗?设置对照的目的是什么?
(4)沃泰默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阅读P23~P24,囿于定论的沃泰默,思考并讨论: 勉强结论的沃泰默结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勉强结论的沃泰默(1)斯他林和贝利斯做出了怎样的假设?
(2)怎样设置对照?
(3)得出什么结论?阅读P23~P24,另辟蹊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思考并讨论: 大胆假设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大胆假设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化学调节的结果。 大胆假设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后悔了的巴甫洛夫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化学调节的结果。 大胆假设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后悔了的巴甫洛夫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化学调节的结果。 我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皮脂腺。导管血管?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等。人体的腺体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分 级 调 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分 级 调 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分 级 调 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反 馈 调 节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激素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激素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细胞产生
更多热量。②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激素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细胞产生
更多热量。②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激素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细胞产生
更多热量。②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使尿量减少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使尿量减少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激素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细胞产生
更多热量。②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使尿量减少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
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激素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细胞产生
更多热量。②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侏儒症患者甲亢病人的典型症状眼球突出甲亢病人的典型症状眼球突出食量大、消瘦、体温高、基础代谢快、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使血糖降低来源去向来源去向来源去向来源去向来源去向来源去向来源去向来源去向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使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使血糖升高讨论:饭后半小时和剧烈运动后,体内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变化趋势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下丘脑另一区域下丘脑一区域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下丘脑另一区域胰高血糖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降低肾上腺肾上腺素①升高血糖②促进细胞代谢③增强心脏活动,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1.下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2.(2012四川理综)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通过激素的调节课后反思:
本节无论是引课还是授课都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以问题串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到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设置一系列有效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看书、讨论及相互交流,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反思如下: 一、巧妙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动脑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讨论理解科学家的实验思维,比枯燥的讲授效果要好。 二、本课题与生活实践联系非常密切,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路,不断为学生创造具体生活中的情境,用面包作为课堂的主线,用吃面包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作用机理,并且在此过程中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由于本节教材内容中抽象概括的结论性知识比较多,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就要多给学生“动”的自由,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实施主导作用。如从课本的文字和图表中读取信息、学习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过程;如血糖平衡的过程,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学学习技能。 四、课堂上注意讲练结合,检测题以近年的高考题为主,借此巩固新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五、问题: 1、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理解教材能力较差,对问题思考还抓不到主要方向,往往是顾及了细节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影响了对问题的思考。 2、对学情掌握不够清楚,如课堂预设的问题往往和实际的有差异 这些缺点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改进,不断引领学生走上自主探索生物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