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课件(21张)+检测+反思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课件(21张)+检测+反思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1-06 16:16:37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植物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生长素的产生及作用,能正确设计并分析植物激素实验。
2.合作探究,学会对比区分五种植物激素的方法。
二、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三、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在学习《植物激素调节》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文字、图片、模型等信息技术。
首先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时,播放《向日葵的一天》,然后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学习。接着利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然后利用投影给学生明确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课题,使学生整体把握目标,积极高效的进行,提高课堂效果。
课题表述及反馈时,通过展示对六个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把本章的三个重点课题进行深入归纳总结。
在生长素的应用这一课题中,学生展示可结合图分析,教师在引导时也要图文并茂加深学生的整体认知。
四、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控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播放视频《向日葵的一天》,并出示图片,在向日葵的向阳运动中主要与哪种激素有关?
学生结合刚才的视频思考问题,作出分析(主要和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有关)。
借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感知向日葵的忠诚、膜拜和阳光(情感引导)。
明确学习目标
本节三个内容,重点两个:
课题一:生长素发现
(植物向光性)
课题二: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应用,实验)
课题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学生明确本节探究任务
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原生态展示”内容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研究,并展示预习成果
老师观察学生自主学习进程,并启发学生展示,进行初步评价
合作探究、展示
展示探究课题
学生用15-20分钟时间探究、对展示内容进行修正、完善和拓展
教师深入小组探究,协助小组长搞好过程控制,并做好问题反馈和引导
分享.引领.提升
课题一:生长素的发现
1.画图分析向日葵向光生长原因?并分析该过程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2.画图分析不同胚芽鞘的生长
老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
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从问题2中分析通过对照实验得出感光部位、产生生长素部位及横向运输部位。
学生推荐分析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给与补充
1.
学生:借助此图分析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情况—由于但侧光使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深化理解认识,老师对及时回答作出分析的学生给与鼓励
分享.引领.提升
拓展延伸:
实验设计1: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实验设计2:
.设计实验探究光照、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作用强弱?
课题二:生长素的两重性
3.曲线图分析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影响并总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4.画图分析横向放置的幼苗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的原因
延伸拓展:
1.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对以下生理现象分类:
植物向光性、茎背地性、根向地性、顶端优势、促进枝条扦插生根
2.设计实验探究植物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生活动探究,并分析实验设计思路与结果预测
学生分析
总结出:
浓度:低-促进;高-抑制;过高-杀死。
敏感程度:根>芽>茎。
应用:①促进枝条扦插生根②生产无子果实
③用作除草剂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分析实验设计思路,得出基本步骤:
1.取材编号(材料生长状况同)
2.设置对照(一定浓度梯度)
3.观察分析(观察指标——因变量)
【跟踪训练】
加深学生对生长素
两重性的认识

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设计思路并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1.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3.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4.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6.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K27-2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该图可表示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该图可表示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图K27-2
7.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B.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
C.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以防止果实脱落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8.赤霉素和生长素的部分作用机理如图K28-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28-1
A.由图可知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生长素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C.从根本上讲,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由基因决定
D.色氨酸一般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9.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可用单位时间内每根枝条的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同一枝条,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10.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11.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图1 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__的量较高。
专题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分布及实验设计的有关知识。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究竟是由于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转移,还是因为向光一侧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被分解,A项和D项中设置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都不可能发生横向运输,C项中琼脂块没有被分成两部分,不能避免生长素在琼脂块上发生扩散,故只有B项符合要求。
2.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水的吸收、生长素的运输、糖类的转化、ATP与ADP的转化。细胞渗透吸水实际是水分子的自由扩散,是双向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为单向的;在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能相互转化,从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细胞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本题选B。
3.D [解析] 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面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降低,A项错误。细胞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B项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植物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最适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植物细胞的生长速率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减小,最终被抑制,C项错误。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尿量增加,D项正确。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作用。根据第一幅图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主根长度不断变短,A项正确。根据第二幅图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侧根数量增加,超过一定浓度后侧根数量比对照组少,B项正确。生长素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有芽和幼叶,如将其去掉,将导致运输到根部的生长素含量降低,会导致侧根数量减少,C项错误。由图可知,施用了10-4 mol·L-1 IAA的植株主根要比未施用的短,侧根数量比未施用的多,D项正确。
5.C [解析]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和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二者是协同关系,A项正确。在人们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发现,引起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B项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侧芽,C项错误。生长素的浓度接近或等于生长最适浓度时,就开始诱导乙烯的形成,超过临界点时,乙烯的产量就明显增加,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D项正确。
6.D [解析] 水平放置的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由大到小,且起促进作用,A项错误。水平放置的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与图形相符,但是生理作用与图形不符,起促进作用,B项错误。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由大到小,但是都起促进作用,C项错误。去掉顶芽后的侧芽生长素浓度由高到低,且高浓度时为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为促进生长,D项正确。
7.A  [解析] 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故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以促使其植株增高,A项正确。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B项错误。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以防止果实脱落,C项错误。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D项错误。
8.C [解析] 由图可知,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氧化分解,不能体现出两重性,A项错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并不是蛋白质,B项错误。从根本上讲,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由基因决定,C项正确。植物中的色氨酸是由植物细胞自身合成的,D项错误。
9.A [解析] 从题意来说,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如扦插枝条的粗细、长短、年龄及枝条上保留的芽的数量等,A项错误,B项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最适浓度的最好指标就是单位时间内每根枝条的生根数,C项正确。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来看,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同一枝条,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D项正确。
10.(1)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 IAA 的载体结合 (2)不是(3)IAA 氧化(降解)酶 有利
[解析] (1)对照图示A为形态学上端,B为形态学下端,IAA在幼嫩的植物组织中发生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故①②中放射性强的是①;琼脂块③④中都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脱落酸不进行极性运输。IAA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用某种抑制剂处理茎尖后,琼脂块①②的放射强度相近说明不能进行极性运输了,考虑该抑制剂不破坏IAA也不影响细胞呼吸供能,那么很可能是该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抑制了IAA与之结合。
(2)IAA在幼嫩植物组织中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如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沸水能使蛋白质变性,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能降解IAA,说明其中含有降解IAA的酶,沸水浴后酶失活不能再降解IAA。适宜的激素浓度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低浓度IAA促进生长而高浓度IAA会抑制生长,种子破土而出的芽尖在光照后IAA适当降解有利于促进其快速生长。
11.(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5)3.6(3) 18(60) 协作 (6)内源IAA
[解析] (1)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
(2)实验过程中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防止培养基被污染,用激素处理时,需要将IAA加在茎芽尖端,从而促进茎芽伸长。
(3)从图2的柱形图可看出,赤霉素和生长素对离体茎芽的伸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GA3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细胞的长度增加的结果。该药物抑制DNA复制,导致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的比例被抑制了54%,说明GA3诱导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进而促进茎芽的伸长。
(5)图2中B组(或C组)赤霉素和生长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13-4)÷(6.5-4)=3.6[(10-4)÷(6-4)=3]倍,是IAA单独处理的(13-4)÷(4.5-4)=18[(10-4)÷(4.1-4)=60]倍,可以推测GA3和IAA在茎芽的伸长生长中存在协作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的协作关系,可能是较高,导致细胞伸长受抑制。
课件21张PPT。瞬时记忆1.生长素的本质:吲哚乙酸(IAA,有机物,非蛋白质)
2.生长素的产生:由色氨酸转化而来
3.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的单向运输
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需载体和能量
4.生长素两重性?P50
5.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
浸泡法—要求溶液浓度低,遮阴和空气湿度高(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沾蘸法—溶液浓度高(时间短约5秒)
6.植物生长调节剂:P54
如:生长素类似物:2,4-D,α—萘乙酸
7.赤霉素含量高:植物疯长得恶苗病
与种子休眠相关的两种激素:赤霉素、脱落酸联系课本忠诚 膜拜 阳光课题一: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植物向光性)
课题二:生长素的两重性
(曲线,应用,实验)
课题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课题课题一:生长素
1.画图分析向日葵向光生长原因?并分析该过程中生长素的运输
方式
2.画图分析探究一
课题二:生长素的两重性
3.【探究二】并总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4.画图分析横向放置的幼苗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的原因
5.分析顶端优势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6.画图分析T7
实验:【探究二】思考3分层目标:A层准备补充拓展;B层积极思考,记好笔记;
C层记好笔记,有疑问大胆质疑。展示要求: ①完全脱稿;②认真规范③ 注重小结;④双色笔
点评要求:① 注意仪态;②言简意赅③ 拓展提升;④引导互动
其他同学:① 认真思考;②做好笔记③ 注意倾听;④ 补充质疑4.5组B2后6组B1后原生态展示2.3组B2前1组B1前8组A2后7组B1后9组A2前【目标】小组长调控好每个同学目标明确;
A层帮B层分析课题三并拓展提升;
B层总结课题一,并帮C层分析课题二;
C层掌握09训练案,并理解课题二。探索.发现自主研究·合作探究要求:
1.组长做好调控,探究案完成后开始讨论,讨论注意提高效率。
2.讨论完的同学可以对展示内容进行纠正及补充(用好双色笔)
3.没有问题的同学做好整理与落实及自由拓展。1、2组4、6、9组静心.快速探究点一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弯曲生长 ③直立生长
④向左弯曲生长 ⑤向右弯曲生长 ⑥直立生长
探究点二
敏感程度 根﹥芽﹥茎。
1.横放之后受到重力作用影响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下方生长素浓度高于上方生长素浓度。d﹥c,b﹥a。
根部敏感程度高, d处抑制,c处促进,所以根向下弯曲 。
茎部敏感程度低,促进作用b﹥a,所茎向上弯曲。
2. 见课本P50
3. 先设计一组梯度较大的预实验,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等等。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
运输特点:
运输方式:
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横向运输(尖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光照、重力注:在胚芽鞘、芽、幼叶、幼根—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非极性运输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思考设计促进生长机理:促使细胞纵向伸长。
浓度:低-促进;高-抑制;
过高-杀死。
敏感程度:根>芽>茎。
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生长素的两重性该复合曲线说明:
①同一浓度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即敏感程度不一样,从大到小依次是:根>芽>茎
②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作用不同
③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④生长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应用:①促进枝条扦插生根②生产无子果实③用作除草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①顶芽产生的生长 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生长
②下部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低,正常生长应用:
果树的修枝;
棉花的摘心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
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 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 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跟踪训练C思考设计1.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对以下生理现象分类:
植物向光性、茎背地性、根向地性、顶端优势、促进枝条扦插生根
2.设计实验探究植物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
3.设计实验探究光照、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作用强弱?两重性【训练T7】:将一组玉米胚芽鞘的顶端切除,分别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在黑暗中保持一段时间,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右下图)。则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β(纵轴)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横轴)的关系可表示为C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协同方面:
①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 ②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③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坐果和果实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
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 脱落酸促进巩固落实(3分钟)1.静心思考总结,重点问题整理到典型习题本中
2.归纳总结本章知识网络①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②向光弯曲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③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
长素的合成
④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又进行
极性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
⑤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
进行非极性运输
⑥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用环境过程中各种
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本节小结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关于生长素的经典探究实验19世纪末达尔文课本P46单侧光照射尖端,使胚芽鞘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导致向光弯曲1910年詹森课本P47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课本P47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928年温特课本P47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1、下图表示从同一棵月季上取下的4根枝条,将它们扦插后,哪根枝条最容易成活,且其下端生出的根最多 ( )2、番茄细胞染色体数为24,用生长素处理番茄花蕾所得到的无籽番茄,其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 )
A、12  B、24  C、36  D、48B当堂检测C跟踪训练:下列关于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所在的植株枝条进行扦插,
新植株仍能结出无籽果实
B.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由于没有种子,需要年年重育种
C.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的发育都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
D.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的培育基本原理相同无子番茄可用原来的种子,不需年年制种无籽西瓜:给三倍体西瓜雌花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利用花粉激活子房中的生长素合成系统,产生生长素促进西瓜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无子番茄:给子房涂抹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染色体数目变异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a :胚芽鞘尖端b :伸长区d :胚根c :胚轴燕麦胚芽鞘小麦种子萌发横向放置的幼苗茎向上生长、根向下生长的原因 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向地侧>背地侧)。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茎
①对于茎,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
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茎就向上弯曲生长。
②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
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 经过此次优课准备,我有以下反思
1.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设计应有分层达标,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2.争取更多的资源进行生物学实验,本节操作实验探究植物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由于实验周期较长,没有进行实际操作
3.注重课堂学生提出的新生问题,让学生学生探究
4.老师要注意灵活应用多媒体和实物资源